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太阳能是一种值得推崇的能源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全世界矿物燃料的储量在不断锐减中,它们尚有开采的年限分别是:石油40多年、天然气50年、煤炭240年……人类正面临矿物燃料枯竭的严重威胁。 在探索和开发新能源时,人们普遍看好太阳能,因为它无处不有,又能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优势明显。太阳能发电并不比传统的发电需占更多的土  相似文献   

2.
<正> 高效低耗太阳能价格低廉的太阳能完全能与矿物燃料能量相媲美。在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努力下,太阳能利用在工艺上取得巨大进程,从而向太阳能的实际利用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对开发月球^3He资源作为D-^3He聚变燃料的核聚变反应堆的经济技术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太阳风的参数分析与月球表层土中的^3He储量作了估计,对开采月球上^3He的可行性及D-^3He与D-T燃料的聚变能单位电价进行了比较。D-^3He聚变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它比通常的D-T为燃料的聚变电站更为安全、干净、可靠。  相似文献   

4.
地球正面临着能源枯竭的危机.燃烧石油和煤炭等矿物燃料所产生的废气,正使人们遭受着愈来愈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微生物-电化学装置,利用产电菌氧化有机物,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开发新能源和污染物处理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光催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光电极,将光能引入到微生物燃料电池中,能够同步利用太阳能并且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效率.总结了国内外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中半导体材料作为光电极的研究,对光催化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机理、生物电极与光电极的协同作用、产电性能以及污染物去除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其推广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由于矿物燃料的数量有限,而且燃烧矿物燃料会释放大量CO_2造成温室效应,危害地球气候。因此,寻找替代能源受到普遍重视。而能满足全球能源需要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唯一替代能源就是太阳能。  相似文献   

7.
能源专家认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和氢能这五种新能源,在今后将肯定会优先获得开发和利用。1.太阳能太阳能利用的形式很多。例如太阳能集热为人类供暖、供热水;用太阳能电池驱动交  相似文献   

8.
我国煤层与甲烷安全共采技术的可行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主要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的 ,国家对矿物资源开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尚处于粗放性、低科技含量、低劳动效率和经济条件相当困难的我国煤炭工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的挑战 ,是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矿物燃料的不可再生和燃烧矿物燃料引发的不断恶化的环境后果 ,促使人们努力寻求新的替代能源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完善日益受到重视 ;但要完全取代现在占一次能源90%的矿物能源 ,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替代能源的开发达到经济实用和商业规模远非一朝一夕…  相似文献   

9.
 主要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目的, 国家对矿物资源开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尚处于粗放性、低科技含量、低劳动效率和经济条件相当困难的我国煤炭工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的挑战, 是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矿物燃料的不可再生和燃烧矿物燃料引发的不断恶化的环境后果, 促使人们努力寻求新的替代能源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完善日益受到重视; 但要完全取代现在占一次能源90%的矿物能源, 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替代能源的开发达到经济实用和商业规模远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时尚科技     
《华东科技》2012,(8):74-75
柔韧可折叠的纸也能做太阳能电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近日开发出一项新印刷技术,并成功地利用其制造出纸质太阳能电池。目前,在太阳能电池制造所使用的几种方法中,其所需条件都是  相似文献   

11.
能源短缺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大问题。据专家测算,全世界的煤还可以开采200年,天然气可开采45年,而石油已经只能开采30年。矿物能源不能再生。怎么办?专家们寄希望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氘能及生物能等可以再生的非矿物能源上。 太阳能是地球上的最大能源,但由于它的分散性,需要巨大的空间和庞杂的热发电设备;风能则有其不稳定的缺点;潮汐能的利用技术较复杂,难以普遍应用;利用海水里的氘进行热核反应,虽能提供巨大能源,可是核聚变又谈何容易!于是 科学家将注意力转向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球化能源危机,节能环保成为当今主旋律,如何更好地利用清洁能源就成为当务之急。提出了一种新的太阳能飞机,它是以太阳能电池转换太阳辐射能为能量来源,采用轻木等传统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制作。太阳能飞机不同于以往的以化学燃料为能量来源的飞机,在结构设计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该研究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能源产业,是新世纪发展最迅猛的新兴产业[1].本文针对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点,设计一个基于光伏发电的智能百叶窗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不仅只在强烈阳光下运作,在阴天也能发电而且永不枯竭: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个体家庭中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提供居室内的用电需求,当然智能百叶窗系统同样从中取电,做到了环保无污染的同时,也满足了智能家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风光互补开发清洁能源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秉斌  于清阳 《科技信息》2010,(34):I0383-I0384
青海省是我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着广阔的荒漠地区,可利用土地大,地势平坦,为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提供了有利的土地条件,2010年后青海电网将逐步形成以750kV主,330kV为辅的网架结构,因此,其综合开发条件较好。风能和太阳能是目前全球在新能源利用方面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行业,并且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两者互补性的结合实现了两种新能源在自然资源的配置、技术方案的整合、性能与价格的对比等方面达到了对新能源综合利用的最合理,更为新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教育、普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针对青海省风光互补发电专题开展工作,旨在对青海省风光互补开发清洁能源等相关方面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以促进青海地区新能源的有序开发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以其节能、清洁、零排放、来源广泛、安全等特点,成为目前各种新能源中越来越受重视的一种绿色能源。通过对太阳能设施在公路交通各领域中的应用分析,提出了缓解交通能源危机及交通环境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钱荣国 《甘肃科技》2012,28(13):65-67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趋紧张,美国为确保能源安全,实现美国的“能源独立”,提出了新能源发电的长远规划.概述了美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开发策略和发展前景,包括对风能、太阳能、水力、地热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7.
经济社会的发展以能源为重要能力,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之一的生物质能源,对于缓解21世纪的能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产生诸多利益。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l%。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太阳能研究的新进展和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能源保护委员会预测。到2000年和2020年世界能源消费和生产结构中新能源的比重至少将分别达到约2.5%和5.5%。今年,几位著名能源专家在《再可生能源:燃料和电力的源泉》这本新书中也断言:“如果给以有力的支持,可再生能源将以低于传统能源的价格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到21世纪中叶前,可再生能源将占据世界电力市场的60%及直接应用燃料的40%。”新能源,主要是太阳能,作为能源的重要供应者,减轻环境污染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潜力很大,因此各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巨资,以求在这场国际竞争中领先。就太阳能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而言,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太阳能工业界一直抱怨政府投入太少,告诫政府不要重犯“录相机综合症”(指录相机研究开发的初期不投资,因而失去了几十亿美元的市场及几十万就业机会)。实际上近四年中美国能源部的  相似文献   

19.
磁约束聚变是利用磁场将氘和氚燃料以等离子体的形式约束并发生聚变反应,被认为有希望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是中国磁约束聚变发展路线图规划的下一个托卡马克聚变装置,其运行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200 MW聚变功率、氚自持的稳态运行;第二阶段实现1000 MW聚变功率并示范聚变电能输出. CFETR将着力解决ITER与DEMO之间存在的物理与工程技术难题,包括实现氘氚聚变稳态运行、公斤级氚的增殖与循环自持、能长时间承受高热负荷与强中子辐照的材料技术等,为我国2050年前后独立自主建设聚变电站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模糊决策理论研究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发展风能、加大区域太阳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同时,注重当地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是最适合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