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代日记体游记的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记体游记在宋代开始定型并走向成熟.这种文体有着特殊的文体特征:日记兼游记的体制;质朴与简洁的语体;叙事与考证的体式;纪行与交游的体性.并且由于不同的作家因为才性的差异,同一作家因为审美心态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对戴维·洛奇经典之作《小世界》进行文学文体学分析,从词汇特征、修辞手段、语境与衔接这三个层次切入,对该小说的语言进行多方位的透视,探讨作家如何通过语言选择来表达作品的主题意蕴,实现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文体学角度阐述了新时期的以来中国作家文体实验的总体特征,认为“无中生有”式的纯粹的创新并不存在,作家们的方体实验要达到可理解性与新颖性组合的优化,只有通过现有文体的体载要素及语言运用特点进行全新的组合,因此说,文体实验不变的规律和特征就是对旧元素的全新组合。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科技英语用于表述客观真理、具体事实、一般规律和科学设想,具有自己相应的文体特征。通过对科技英语实例的分析,从词汇、语法、语篇、语气及文体几个方面透视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电脑和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人们普遍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资料与知识。由于英语为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语言,因此新闻英语的涵盖面非常广泛,互联网新闻英语文体慢慢发展成一种非常重要的新闻英语文体的次文体。目前,对Internet下的新闻英语文体特征的研究通常只涉及其中一方面,尚未形成体系。所以中国的英语语言学家要加快对Internet下新闻英语文体特征的研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使我们对新闻英语文体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更高效地获取全球的信息。本文从版面特点、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与篇章特点四个方面对Internet下的新闻英语文体特征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6.
在澳门,人们一般认为,散文是仅仅次于诗歌的重要文体。澳门散文有其独特的品质和发展足迹。文章从澳门散文发展的三个时期、澳门散文的主要特征、澳门散文类型和重要作家作品、澳门女性散文等方面入手,勾勒澳门散文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速写体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常见的一种体式,至今没有得到关注。它有特定的文体特征:篇幅和故事的时间跨度短,叙事主要由场景构成,简笔勾勒,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它的兴盛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追求有关。  相似文献   

8.
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选词、择句及修辞等方面对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功能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指出广告英语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其以说理、劝诱为主的文体特征逐渐具有了文学的移情感染特征,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化的视听阅读文学。  相似文献   

9.
从语域理论的角度,对科技英语的三类文体:科技散文体、科技应用文体和科技口语体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不同的科技英语文体呈现不同的语域特征,具有不同的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也都有着多样的特点,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本文从心理透视、小说的意境、小说的语言、小说的文体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在沈从文看来,美在生命,艺术创作是求得生命的永生。他的作品影响了当代文坛的一些作家,诸如张承志、水运宪、古华等。研究沈从文的作品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具有开创意义。她在创作中重视小说的形式和表达技巧。文章拟从谋篇布局和叙述技巧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陌生化”,分析她是如何通过运用各种手法来实现对传统短篇小说的革新,并给读者带来鲜活的感受的。  相似文献   

12.
李春兰 《科技信息》2010,(29):178-178,400
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匠心独运、寓意深刻、韵味无穷。本文以曼斯菲尔德代表作《序曲》为例主要研究和讨论曼斯菲尔德如何在其短篇小说中运用象征手法塑造人物性格并揭示人物微妙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打破传统小说叙事方法,大胆创新小说技巧,推动短篇小说的发展。本文试图以她的代表作《幸福》为例,分析她采用的独特的叙述视点以及该视点的应用对主题表现和艺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已故上校的女儿》是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曼斯菲尔德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主要描述了一对姐妹在独裁专政的父亲死后所过的彷徨孤独的生活。曼斯菲尔德用作品表达了从二十世纪初到二次世界大战前混乱的西方社会中对个人命运的关切。本文分析并探讨了导致姐妹俩悲剧生活的根源,指出小说的悲剧主题及独特的写作技巧使其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保持醉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已故上校的女儿》是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曼斯菲尔德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主要描述了一对姐妹在独裁专政的父亲死后所过的彷徨孤独的生活。曼斯菲尔德用作品表达了从二十世纪初到二次世界大战前混乱的西方社会中对个人命运的关切。本文分析并探讨了导致姐妹俩悲剧生活的根源,指出小说的悲剧主题及独特的写作技巧使其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保持醉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李健 《科技信息》2009,(25):190-19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一杯茶》的主角——罗斯玛丽·菲尔——是一个生活在上层社会的典型人物。她交际于上层聪明人中,身边伴着鲜花和奢侈物品,过着极其安逸的生活。本文将用文体和文本语言学的方法,来客观剖析该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儿童小说代表作《六便士》、《小姑娘》和《累妞儿》中被父母变态管教及伤害、被父母遗弃及被成人残酷迫害和剥削的苦难儿童群像,探讨了其儿童小说的恐惧感主题和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18.
李春兰 《科技信息》2010,(27):I0120-I0120,I0147
通过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创作历程的介绍与分析,本文阐述和探讨了其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作为现代英语短篇小说创新的领军人物,曼斯菲尔德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她的作品大多围绕妇女和孩童展开,情节与故事背景都比较简单,以展示生活中自然美与和谐美为主题,运用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善于捕捉生活中精彩瞬间,从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散文体小说。  相似文献   

19.
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之作《幸福》,从“无情节”表现手法、意识流技巧和象征主义手法等方面阐述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独特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凯塞琳·曼斯菲尔所写的《已故上校的女儿》进行了浅析.着重分析了凯塞琳·曼斯菲尔笔下的父与女这种血缘关系实质上却是一种因长与囚犯,镇压者与被镇压者,施害者与受害者的关系。揭露了西方男性统治社会的腐败,号召妇女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