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考虑几何刚度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了一致质量矩阵,建立了空间动力分析模型。通过算例表明在高层建筑动力分析中应考虑各节点竖向振动及绕水平轴转动的影响,这样使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李琦 《科技资讯》2010,(30):92-93
本文对一种框架结构建立了一种考虑节点转动影响的串并联多质点系模型,分别考虑了节点铰接与刚接两种不同情况下动力矩阵的建立,研究了其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3.
对TMD控制结构竖向地震做了理论分析,以主结构位移方差为优化目标函数得到了TMD最优系统参数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分析,由算例分析知道此参数是有效的,为TMD控制竖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车辆-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竖向振动特性,根据蠕滑理论并结合Matlab软件快速求出轮轨力,将模拟的轮轨力输入到用Midas建立的桥梁有限元分析模型中,求解出桥梁的竖向振动响应.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于Matlab-Midas模型求解车桥系统竖向振动特性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便捷性.以某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为例,选取和谐号CRH1,CRH2,CRH3,CH4型电力动车组,分析了4种不同型号电力动力车组的竖向动力响应,结果显示CRH4型的竖向位移动力响应大于其他3种类型,但是4种车型总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
从工程设计应用出发提出一种高层建筑结构三维直接动力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子结构技术将高层建筑结构规模庞大的空间整体分析模型沿超重方向划分成若干个规模相对很小的竖向子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三=维动力分析中整体结构动力平衡方程的阶数。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人-结构竖向相互作用中驻留人体模型的适用性,基于质量-弹簧-阻尼(mass-spring-damper, MSD),质量-弹簧-阻尼-附加质量(mass-spring-damper-added mass, MMSD)和刚性质量(rigid mass, MR)三类人体模型,建立了人群-梁耦合体系动力方程,分析了单人作用位置以及人群数量对耦合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加速度峰值和均方根加速度为指标,评估了三种模型对振动响应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MMSD模型和MSD模型对耦合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趋势一致,但结果的相对误差会随人群密度的增加而放大;MR模型对体系前两阶频率作用相同,对模态阻尼比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不适用于人-结构相互作用分析;3种简化模型均降低了体系振动水平,合理考虑驻留人体对耦合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可提高结构振动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探测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目前关于大型复杂的结构损伤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利用结构振动响庆和系统动态特性参数进行结构损伤诊断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评述,最后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结构分析中动态有限元引起的非线性特征值问题。中提出将动态有限元法与Ricaati传递矩阵法相结合求解振动非线性特征值问题。该方法减少了普通动态有限元法中结构划分所需的节点数,大大扩大了在微型机上的求解问题的规模;对传递矩阵引入Riccati变换,从而比标准传递托 阵法减少了误差传递,提高了计算效率;采用Neuton-Rqphson法代替行列式值试凑法计算频率值简单高效。最后,本给出了两  相似文献   

9.
地铁工程结构破坏的竖向地震力影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中,地铁工程结构发生前所未有的破坏,其中柱的破坏尤为严重,人们通常认为中柱的破坏是由水平地震力引起的,但地铁结构的有些震害现象至今无法得到圆满的解释,采用冲量理论分析竖向地震力对地铁结构中柱破坏的影响,能较好的解释中柱破坏的震害现象,这说明竖向地震力对地铁工程结构的破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车辆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在移动的两轴车辆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的动力响应。分析了车辆初始振动、车辆行驶速度、桥面不平整等参数对桥梁动态增量(Dynamic Increment)的影响,研究了简支梁桥不同截面的动态增量,提出了简支梁桥的放大谱,最后对山东胜利大桥的引桥进行了动载试验,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1.
地震作用下结构振动最优控制的一种一般算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基于对地震激励输入结构过程的重新理解,直接从二次型控制目标函数的泛函变分出发,推导出了一种更为一般的最优控制算法,并用状态转移的数值方法加以实现.所获得的最优控制力表达式同时包含了结构响应和地震激励两部分的影响,从概念上改进了现有的结构最优控制算法;还导出了最优控制力系数表达式,用代数公式取代了传统的Riccati微分方程的求解,提高了计算效率.算例表明,该算法的控制效率优于现有的两种结构最优控制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高耸结构的破坏除了因为水平地震的作用外,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也很大。本文根据撞击原理对高耸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的类剐,烈度和场地土类剐较高时,结构的上部有拉力产生。烈度和场地土类别越高,上部结构的受拉范围和最大拉力越大;地基基础和下部的质量越大,受拉范围下移。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活动断裂带条件下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动力特性及环境适应性,明确系统动力响应与断裂位移的对应关系,针对断裂地带工程地质特征,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列车-聚氨酯固化道床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断裂所致的基础错动将直接映射到轨面,形成明显的轨道不平顺,断裂处及端部上拱位置形成明显离缝甚至脱空;系统振动响应随断裂位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用于住宅的一榀新型复合结构模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复合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和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梁柱及支撑的各截面应力、裂缝、变形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一榀六层复合结构,在梁柱截面为250 mm×250 mm,支撑截面为120 mm× 120 mm,承载面积为4.2 m ×4.2 m的情况下,荷载达到一般住宅竖向荷载标准值,梁的裂缝和挠度均小于规范值;当达到设计值时,支撑和底层柱所需要的配筋仅为构造配筋,而梁最大弯矩截面的配筋率仅需0.25%,即新型复合结构满足住宅结构在竖向荷载组合下可靠性要求.复合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为梁铰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布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振宇 《科技资讯》2008,(11):91-9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发展速度在逐年递增,高层建筑的重心正逐渐向亚洲、向中国转移。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建筑功能和类型愈来愈复杂,结构体系更加多样化,地区分布更加广泛。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起决定性作用,而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与结构布置在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其中,怎样选择有利的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布置,是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和技术经济合理最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层状地基中群桩竖向振动及动内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Gazetas和Makris通过拟合有限元计算结果所得到的弹簧系数和阻尼系数,基于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和传递矩阵法,提出了一种分析层状地基中单桩和群桩竖向振动特性的简化方法.在考虑了“被动桩”和周围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求解层状土层中的桩一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在这基础上,计算群桩竖向动力阻抗以及群桩中单桩桩身动内力,通过相关算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一榀四层规则RC框架为对比框架,采用调整层高的方式改变层刚度,并利用SAP2000对结构进行Push2 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and Retrofitting December 2005over 分析,研究Push2over 方法在探测竖向不规则结构薄弱层方面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内、外筒变形协调条件建立结构的整体稳定方程,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分别计算了设施烈度7度、8度和9度的小震情况下,相对于楼层重力荷载的临界荷载因子pcr,计算结果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筒中筒结构的整体稳定影响显著,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后,临界荷载因子值pcr减小,当设防烈度为9度,pcr值减小约20.19%。  相似文献   

19.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 ,高耸结构的破坏除了因为水平地震的作用外 ,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也很大。本文根据撞击原理对高耸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进行了分析计算 ,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的类别 ,烈度和场地土类别较高时 ,结构的上部有拉力产生。烈度和场地土类别越高 ,上部结构的受拉范围和最大拉力越大 ;地基基础和下部的质量越大 ,受拉范围下移。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分析了受动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厂房楼面产生较大竖向振幅的原因.结构加固后,为检测加固后的减振效果,对加固后结构再次进行了实地测试,通过对两次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加固后楼面竖向振动幅度大大降低,达到其减振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