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巫绍勋 《河池师专学报》1998,18(3):49-52,56
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贯串于老舍新文学创作的始终,而他在这方面的独特性在于:通过各类市民思想性格的艺术表现和风俗民情的描绘,来达到对国民劣根性的解剖,并从文化观照的角度去透视国民性的病源,在对二者互为因果的考察中,完成了对封建文化传统的批判。同时,他又极力挖掘民族性格、传统文化中的潜在优异因素,从中寻找改造国民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孙浩芹 《科技信息》2012,(4):202-203
老舍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文学大师,其语言的炉火纯青与艺术内涵让许多评论家和非评论家敬赞有佳,众说纷纭。本文结合老舍先生的一些作品,简论他的小说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老舍小说的表达方式属于讲述型,叙述者的叙述声音比较清晰,读老舍的小说常有听评书的感觉。老舍小说叙述声音清晰的重要标志是较强的阐释性和多用议论比喻。较强的阐释性包括叙述者对小说故事高屋建瓴的通盘把握、频繁使用表达叙述者的意图的小括号、在故事外叙事时“我”、“我们”字样的反复出现、叙述者对于小说人物的代言人性质诸方面。议论与比喻是显露叙述者公开身分和表达叙述者主观感受的重要艺术手段。老舍小说叙述者多用议论和比喻,在议论和比喻中表现自己的见解,引导接受者的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浸润中西文化的作家,西方现代思潮不能不对老舍先生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而这一点又往往被其小说中浓郁的“京味”所冲淡和遮蔽。站在现代非理性的哲学高度细细品味老舍的小说,可以发现其作品中包含着强烈的存在主义因素,这是形成其创作“笑中含泪”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老舍以独特的喜剧方式和幽默手段去体现作品的悲剧内涵,其小说的悲剧形态有多方面表现,但最能体现其悲剧意识与悲剧品格的创作,是他站在文化观照的角度,对中西两种文化、两种文明的撞击所进行的思考,老舍小说的悲剧心理有其特有的内在张力,形成了独特的“软而硬”的悲剧情感体系。  相似文献   

6.
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尤其是他的幽默艺术 ,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喜感因素与悲感因素相交织 ,构成了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独特景观。喜剧和悲剧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艺术成分巧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其小说作品形成笑中含泪的老舍式幽默。这种悲喜剧美学构成 ,使其幽默艺术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因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杨亚芳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1):47-48,66
老舍对两性的抒写,是考察其抒写重心和创作心态的一个难能可贵的窗口。通过这个特殊的窗口能把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行为揭示得相当清楚,使研究老舍笔下的两性抒写极有意义极有必要。通过系统地阅读老舍的小说,概括出老舍小说两性抒写独特的特色,根据传统道德观念与老舍的情感倾向对其小说的两性抒写进行分类,探究和挖掘两性抒写在老舍小说中的具体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市井细民写心--论宋元小说话本的写实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小说话本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以市民阶层为主人公,描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风格清淡朴实;在市民阶层的生活细节和思想意识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真实,具有写实精神.宋元小说话本的写实精神促进了中国世情小说叙事艺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原始生命活力的精灵--梅里美《卡门》的文化意蕴之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里美的小说《卡门》一百多年来之所以能在全世界持续地引起巨大反响,原因就在于它以绝妙的艺法揭示了世俗道德法律的理性约束与生命原始活力的无羁冲动、世俗婚恋道德的规范制约与生命之恋的自由任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0.
老舍抗战时期的喜剧呈现出政治讽刺与文化批判相交织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深厚而丰富的文化意蕴日益显示出巨大的魅力。三幕喜剧《面子问题》就是其中历史文化意蕴最为丰厚的一部,它对“面子问题”这一“中国精神的纲领”进行了深刻的解剖,从而成为老舍的喜剧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喜剧史上一部耐人寻味、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小说生命叙事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小说生命叙事的伦理功能、精神特征和哲学艺术.指出生命叙事应该成为"人学"小说最基本最重要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2.
老舍是一个国家至上主义者,这与五四宣扬的个性主义和由此形成的批判国家偶像说的风气形成背离之势。形成老舍此种价值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满族文化中的八旗制度对满人道德品格的强化和八旗制度对满人掌控能力的形成而造成的满人的自信。  相似文献   

13.
伍尔夫小说阐释的生命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个毕生追求艺术创新的作家 ,她在小说中吸收了诗歌和戏剧的形式 ,接受了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影响 ,把意识流派的创作推向了高潮。但是 ,不管其形式如何创新 ,伍尔夫始终将其主题集中在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上面 ,并将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存在的瞬间 ,在其作品中进行了完美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沉稳与苍凉——论张爱玲小说的人生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注重于对人生意义的阐发 ,在这一主题上表现出三个特色 :一是取材范围远离时代主流、限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叙述方式也显得平淡而自然 ;二是在人物设置上 ,她所选取的都是一些处于生活边缘地带的普通人 ;三是由于勘破了人生的无奈 ,她的小说具有一种悲剧性。但由于她对世俗人生的认同与热爱 ,所以她的作品与传统的悲剧不同 ,而带有软悲剧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关于长江三峡的地域文化书写,是聂华苓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就是她书写三峡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对三峡风景、民间风俗和抗战时期三峡地区的社会人生展开了多维描写,对特定时代的三峡文化尤其是三峡乡民的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透视,不仅使她的小说具有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内蕴和鲜明的时代色彩,而且在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摇曳着独特的艺术风姿,显现了这位著名海外华文作家深深的故土情结和民族情愫.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生之惑”、“生之艰”、“生之悲”三个部分,从“侠客”的“缺父”特征、“侠客”血缘关系的不确定性、“侠客”行为的局限性、“侠客”生存的“进退两难”、“侠客”结局的悲剧性等五个方面详细考察了金庸小说人物的动态生命进程,认为由于独特的人生际遇,金庸产生了“远离中国文化母体中心”,“丧失自身文化根基”的危机感,同时,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思潮也对生活在香港的金庸形成强烈的文化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庸借助其小说,展现了独特的生命意识,即“生命的本质是荒诞的,人生充满无穷无尽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是我国学术文化蓬勃发展的年代,也是小说创作的鼎盛时期。学术文化促进、丰富了小说形式和内容的演化。  相似文献   

18.
通读阿来的小说作品,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着浓郁的族群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特色,这也是阿来进行小说创作的精神原乡和不可或缺的民问文化资源。本文透过其小说中隐含的宿命的宗教观念,神秘的宗教传说和仪式,以及众多肩负着宗教文化传承使命的僧人形象等方面入手,力图比较全面地揭示和展现阿来小说作品中的宗教文化。以及由此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作家宗璞的小说创作深受中国伦理文化的濡染,她的小说中表现了鲜明的伦理意识。其伦理意识有四个显著的特征,即承担历史使命的文化品格,“和”的伦理价值、良知内在支撑点和古典审美意蕴。当我们的民族陷入困境时,宗璞是用“加法”的方式来表现伦理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因此其真诚的写作表现了深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