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位教生物的老师讲了一则趣事:在生物考试中,由于一时粗心将卷子中的细胞图左右颠倒了,内行人一眼就看出此图的错误,学了一学期生物的学生也算半个小小内行了吧,硬是没有一人对此图提出疑问,一个个所谓的好学生居然按正确的细胞图填写名称。当时,所有的老师都乐了,乐完之后是苦笑,是苦涩……  相似文献   

2.
陈琳 《科技咨询导报》2011,(15):157-157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重要意义,学生产生学习生物兴趣的主要原因,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具体策略等三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这一基本思维规律出发 ,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与细胞减数分裂、糖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动物体内血管连接方式等有关生物知识分析比较 ,阐明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正确途径 ,是提高学生记忆效果的有效方法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自由组合基因的“棋盘图”内容的剖析 ,指出教师备课时处理好教材内容是运用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教学“5的乘法口诀”,某老师把课本的主题图放大,精心制作成5张彩球图(每张5个彩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每一句口诀。课上,当老师张贴出第一张图,并宣布课题时,学生中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随后,又有七八个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也已经会了。”并摇头晃脑地背起来:“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老师一时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课程是中学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教材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题,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使生物课堂有声有色,有效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位生物老师不断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田凤玉 《科技资讯》2014,(1):145-146
生物学课程是中学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教材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题,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使生物课堂有声有色,有效提高生物表学质量,是我们每位生物老师不断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安排了“加和减”。教材是这样出例题的:有一幅植树的情境图。一位男生说:“一班植树43棵。”一位女生说:“二班植树31棵。”白菜老师问:“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如果让学生看图,对他们说去参加植树活动,学生肯定不感兴趣,因为那只是说说而已。怎么办呢?我只能抛开教材中的情境图了。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为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中学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科技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而且21世纪被喻为生物的世纪,生物学科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能够促进教学。高中不同的学生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对生物的感知能力、所拥有的生物知识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高中的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教师就能促进不同学生的生物能力共同提高。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主要是依据学生能力、理解力等各方面的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导图进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知识,对高中生物课程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姜丰仪 《科技资讯》2012,(5):237-237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阶段生物科学一个重要的实验。学生通过这一实验能够对植物染色体的构成情况以及细胞的分裂过程建立起初步的认识,并能够具备洋葱根尖制作以及有丝分裂装片的能力,进而自主完成有丝分裂生物图的绘制与处理。可以说,这一观察实验是整个高中阶段生物科学的基础性实验,做好实验能够为学生后续生物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生物科学课堂教学中有关这一实验的教学与实验操作规范还不够明确,教学与实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多次实验摸索之后,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发现,希望能够使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变得更加精准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不知道为什么,给我们上课的那些老师都不会笑,总是对学生绷着脸,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好像全班同学都欠了她的钱,所以我们都很怕老师,也不敢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种局面能改变吗?Q有些老师可能认为,只有绷着脸才像个老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显示出老师的尊严,觉得这样才便于管理。当然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这样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恐惧感,有问题不敢问,影响了学习成绩。老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有一种亲和力,它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有亲和力的老师才能真正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和平等的…  相似文献   

12.
潘毅 《科技资讯》2014,(9):176-176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人们对教师的评价,可见教师是一种多么重要的职业,所以老师往往收到人们的尊重,但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其实对于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好每一名学生,不但要教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学生就是老师工作的全部,如果没有学生可教,那么再好的老师也无用武之地。所以,一个老师必须把学生的事情放在首位,可以说学生就是老师的孩子,是老师的任务和责任,学生应该永远都在老师心中。  相似文献   

13.
梁栋 《科技信息》2010,(27):312-312
生物教科书表现形式体现了图文并茂的特点,在书中凡是能"图形"表达的内容都用"图和图群"表示,文字尽量精炼。"图和图群"能够表现栩栩如生的生物及其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过程、感受生物科学探究的魅力。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图形都是静态的,对生理过程表现的不得力,不能反映其动态变化过程,如果能让它们动起来,并配上声音,则动画内容更接近于真实的生理过程,可以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我女儿的科学课举行了一次辩论,题目是:病毒是不是生物?辩论的结果,大部分同学认为病毒不是生物。理由是: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病毒不是细胞,所以不是生物。生物学界一般也不把病毒当作生物,理由也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实际上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着的一段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高中生物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随着高考形式的改变,尤其是理综试卷中生物实验设计题型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验教学中仍旧还是存在一些教学的误区,还有一些需要我们去改善的方面。高中生物教材上的实验大致分三类:学生分组实验、老师演示实验、课本经典实验。  相似文献   

16.
正上数学课了,李老师打开电脑,出示了下面一幅图,对同学们说:"下面的图形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大家仔细想一想,左起第32个图形是哪个图形?第78个图形呢?"  相似文献   

17.
“最容易上的是美术课啦,挂一幅图在黑板让学生照着画就行了……” “最轻松的是美术老师了,不用备课,不用批试卷,批作业也简单……” 常听到同事们这样的议论。  相似文献   

18.
生命梦工厂     
<正>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而言,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除病毒之外,所有的地球生物,小到细菌,大到蓝鲸,均是由细胞组成的,即便是病毒也必须在细胞中才会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性状。历经30多亿年的演化发展,地球上的生命以细胞为基础,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发展到如今多姿多彩的各种生物,细胞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生命工厂,一个蕴藏着无限可能的梦之工厂。  相似文献   

19.
侯冰 《科技咨询导报》2014,(18):121-121
当前,生物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生物知识体系建构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对生物教师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设置一些“小问题”,可以极大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学科奥秘的兴趣,而实施“小问题”教学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高中生物知识的体系构成,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实践的能力和问题意识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有效的投入到研究生物的教学上去,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朝向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学习知识能力的增长。老师在教学上实施“小问题”教学是以教师课堂上设置的“小问题”为导向,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主体的一种教学策略,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生物知识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谢春英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5):178-179,137
图是一种形象语言,它具有直观性、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图文并茂在生物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综合能力。可以说,图文并茂是学生学习中的良师谊友,是教师教学中的得力助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