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飞  司光亚  杨镜宇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5):1021-1025,1031
仿真系统的数据采集是仿真系统应用的重要环节。体系对抗仿真数据采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不区分数据的任务属性,导致后期分析任务的完成情况时难以得到相关数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的数据采集方法,对采集的数据按任务进行组织,支持后期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其他应用。介绍了该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过程,给出该方法一般流程和总体框架。数据采集实例诠释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验证了该方法在体系对抗仿真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一个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框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系统理论概念和DEVS形式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框架,它由建模框架和控制框架组成.建模框架提供了描述组成系统的对象、描述局部于对象的行为和对象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构和方法;控制框架提供了分离不同的仿真控制功能的更为灵活的控制结构.本文的研究为面向对象的仿真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并为研究开发新的仿真建模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莹  王东锋  肖洋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3):535-537,542
自动建模是定性仿真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其目标是寻求自动创建定性模型的有效方法。针对这一目标,提出了面向对象的组合建模技术思想,使用对象描述模型知识;提出模型饭设的分层描述机制,并建立了模型片断库的结构模型;在模型假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联推理的组合建模算法;此外,建立了组合建模与仿真的框架模型,实现了相关的建模与仿真算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仿真模型可移植性标准(SMP2),指出其在分析型仿真中的优点,提出基于SMP2进行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模型开发与集成思路.从组成框架、交互框架、时序框架和对象执行框架搭建基于SMP2标准的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概念模型框架,根据SMP2建模一般过程描述了基于SMP2的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模型设计、开发与集成,讨论了相应的关键功能设计与实现,并以弹道导弹对美导弹防御系统突防措施论证问题为实例验证了介绍的模型开发和集成思路.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探索性仿真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杨镜宇  司光亚  胡晓峰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6):1469-1472,1496
针对战争复杂问题探索性分析评估的需求,基于国防大学战争模拟系统,提出了进行探索性仿真分析评估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复杂问题的探索性分析、分析结果的实时仿真和模拟结果的综合集成三个方面,对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的探索性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具体地研究,并以战术弹道导弹攻防体系对抗为例,简单描述了仿真应用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多Agent仿真系统的控制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多Agent仿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多Agent仿真系统的控制功能框架(DMASCF)。该框架包括了输入接口控制、输出接口控制、模型结构控制、仿真时钟控制、实验数据控制、仿真实验控制、仿真逻辑控制七个功能元素。分析了各种控制功能的工作原理与机制,并从输入输出连接关系角度分析了多Agent仿真系统层次化与分布式建模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象Web的远程有限元仿真服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ternet/Web的迅速发展为计算资源的远程共享和发布提供了开放而一致的平台,使得利用优秀的仿真软件提供远程仿真服务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从分析有限元计算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基于对象Web的远程有限元仿真服务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从分析有限元计算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基于对象Web的远程有限元仿真服务框架R-FEAS,框架采用浏览器/计算服务代理/服务器三层结构,具体讨论了有限元分析任务的描述和管理,计算服务代理,通信机制,后台服务软件规范及可视化技术等问题,本文最后呈现了一个简单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8.
XML在分布交互作战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XML数据标准在分布交互式作战仿真系统中数据表示、处理、传输等方面应用的讨论,探讨了XML数据交换格式和作战文书的XML表示形式,以及在HLA/RTI仿真体系结构下,应用XML数据描述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XML数据表示标准的分布交互仿真支撑框架体系结构、本文讨论的部分内容已在某中等规模的作战仿真系统中初步实现,这样为大规模分布交互式作战仿真系统研究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开发原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概念化框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是面向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学。提出了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概念化框架,重点对该框架中Agent模型的概念及模型转化、ABMS综合环境以及模型校核与验证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结合该框架,对Agent、消息、复杂系统及基于Agent的仿真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最后,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建模与分布式仿真软件框架,介绍了该框架的主要组成部件,并对实现该框架的相关技术以及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体系结构仿真使能的需求,基于该需求研究了体系结构完备可执行的条件,扩展了体系结构描述规范,提出了满足完备性条件的一种可执行体系结构框架,给出了该框架的开发流程,并基于该框架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产品的仿真使能方法,介绍由体系结构产品直接产生仿真平台建模输入的映射理论和转换方法。该方法为提高仿真模型开发效率、保持系统设计和系统仿真之间的一致性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以某给水系统作为案例,验证了体系结构建模到映射转换生成仿真模型的整个流程。  相似文献   

11.
吴泽彬  李蔚清  蒋夏军  吴慧中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5):1217-1221,1226
提出一种基于时态数据库的分布仿真数据收集方法:先给出分布仿真数据收集体系结构;参考历史关系数据库模型,对传统关系数据库进行扩展,提出适用于分布仿真数据收集的时态数据库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详细设计并实现仿真时态数据库原型系境用于数据收集,包括数据的索引机制、存储实现以及查询优化。通过大量实验与基于纯文件的数据收集和基于一般商用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收集进行性能比较,论证该方法在分布仿真数据收集方面的优势。该方法收集速度快、查询效率高,特别适用于面向回放和实时查询的分布仿真数据收集系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HLA的仿真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LA分布式仿真标准由于其广泛适用性、可伸缩性及用户自定制性给数据收集与分析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在分析现有工具的优缺点和新的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HLA的仿真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HIT-DCAS,它可以完整地收集仿真过程的通信信息,并能够满足实时查询,态势显示,事后回顾,有效性分析及结果分析等需求.重点讨论了分布式数据收集中的静态及动态调度策略,以及通过构造状态矩阵的方法,提出一种仿真运行有效性的分析方法.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数据收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首先描述了模拟系统的态势回放数据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归纳了对态势回放数据进行采集的基本要求,提出了采集态势回放数据的两种策略,即静态采集策略和动采集策略,并特别针对满足海量数据的采集需求,分别为这两种采集策略设计了对应的数据存储结构,即静态存储结构和动态存储结构,给出了这两种存储结构的应用算法,并进一步对它们的时空访问复杂度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给出了这两种存储结构的对比测试实验结果以及各自应用场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仿真数据收集中的实时数据库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实时仿真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技术。为实现仿真中数据收集、存储和事务调度的实时性,满足对所收集数据的实时使用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稀疏索引技术。该技术在不影响数据收集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提供对所收集数据的高效查询。通过比较实验,验证了实时数据收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装备指挥训练模拟数据收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指挥训练模拟数据收集系统是装备指挥训练模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完成装备指挥训练模拟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的收集。收集的数据具有三种用途:一是用于数据展现,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二是进行数据分析,验证训练模拟的正确性;三是数据备份,用于训练模拟的重演。介绍了数据收集研究现状;分析了装备指挥训练模拟数据的内容;探讨了装备指挥训练模拟数据收集系统在装备指挥训练模拟过程中的作用,划分了装备指挥训练模拟数据收集系统的功能,提出了装备指挥训练模拟数据收集系统框架,并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6.
高级分布式仿真中的数据收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蒋夏军  李蔚清  吴慧中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8):1758-1761,1767
介绍了高级分布式仿真中数据收集的体系结构、存储方式以及事后分析等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数据收集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数据收集后在内存和磁盘中的组织,应用实时数据库技术来提高数据收集和数据导入磁盘的性能,并为数据的运行时使用提供了条件。对于数据收集后导入磁盘的算法以及分布式数据收集的体系结构,本文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A new forward scattering bistatic radar mo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spectral analysis and minimum waveform entropy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and ground vehicles imaging function of forward scattering radar, a simple bistatic forward scattering radar experiment system is set up on both sides of a road to collection ground vehicles experimental data. Finally, experimental ground vehicles imaging results confirm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o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imaging results are identical with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in the same parameter and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仿真网格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张传富  刘云生  张童  查亚兵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552-2555,2559
网格是执行任务的共享资源的集合。对用户而言,它就是一个大系统,以访问强大而分散的资源。从分布式仿真技术的发展需求入手,论述了将网格技术引入仿真领域,构建分布式仿真网格平台的必要性。通过对仿真技术和网格技术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分布式仿真网格的技术框架和概念框架,并进一步从技术实现上提出了构建分布式仿真网格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统一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调度、作业管理和调度、并行和集群RTI等。最后,根据分布式仿真网格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仿真网格的原型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9.
针对HLA作为新一代分布交互仿真体系结构,增加了数据记录系统的实现难度,介绍了基于HLA的仿真数据记录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模块及其相应实现策略。重点研究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工程实践,对数据文件记录格式和存储方法提出了一定见解。作为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记录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综合仿真环境项目的全系统集成调试工作中,显著提高了系统调试工作的效率、客观性和准确性,缩短了系统集成调试的周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虚拟采办日益得到重视,评估技术已成为虚拟采办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当前正在开发的虚拟采办的评估需求,对其评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虚拟采办的特点,提出了虚拟采办的评估过程模型,对虚拟采办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虚拟采办的评估指标体系.此外,还对虚拟采办的数据评估和互操作性评估两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