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力刻不容缓.文章对《西藏日报》、西藏电视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中国西藏新闻网、中国西藏之声等西藏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新闻信息产品生产能力,丰富舆论引导的内容;实现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拓展舆论引导的渠道;改进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新闻报道,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培养舆论领袖,实现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出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魏艳 《科技信息》2013,(17):261-261,298
本文通过对2004年以来国内对高校舆论引领力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和研究,发现在当今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形势下,舆论引领力研究对高校如何应对社会舆情、引导和谐校园建设等问题十分必要,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影响着舆论引领力的发挥。目前的相关研究多关注高校与外部舆论环境的互动,轻自身内部的舆论环境建设,同时,没有对高校这一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分,研究成果多有"以偏概全"之虞。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是一种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新媒体类型,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具备传播实时、速度快、受众面广等特点,具有很深的社会影响力。该文通过突发事件在自媒体传播的特点,强调了自媒体在事件传播中的正面影响,以及自媒体舆论传播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并针对自媒体舆论传播的负面问题对如何引导自媒体的舆论传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法律法规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及其下属(省、市)职能部门,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宏观管理;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涉及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有关产品实行强制监督。中国出口产品严格实行商标制度和质量认证标志,ISO质量认证体系是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无证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凡违背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生产、销售企业都要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相似文献   

5.
公共舆论对执政者当局的政治合法性和政治权威至关重要,在西方民主国家,公共舆论与媒体紧密关系甚至被看成是民主制度的核心构成元素之一。媒体作为公共舆论形成的重要平台,拥有说服公众的特殊影响力。那么,大众媒体能否很好地承担起政治沟通的责任,取决于媒体沟通环境中的政治观念的多元化难题,这种难题既体现在以往的历史实践中,也体现在公民获取政治新闻资讯时的差异性选择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为数不少、令人心痛的“豆腐渣”工程。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提高我国建筑产品质量的若干监理对策,以期对我国建筑产品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薛力 《世界知识》2014,(22):45-47
<正>近来,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受到了中国媒体的较多关注。比如,一些媒体认为:印度总理莫迪9月初对日本的访问,是在呼应日本的"价值观外交",旨在"遏制与牵制"中国;越南总理阮晋勇10月底访问印度,是为了在印度洋上支持印度,并为在南海问题上抗衡中国而寻找支持力量;即便对菲律宾总统阿基诺9月中旬访问欧洲四国,媒体也突出其欲在南海问题上获取支持的一面。其实,这背后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崛起中的中国,应如何看待周边  相似文献   

8.
海关程序优化及其对贸易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海关程序变化会引起产品质量的变化,即产品质量效应。运用中国自东盟热带水果进口的面板数据,研究中国海关清关时间对进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关程序优化产生的边境时间缩短将提高进口水果的质量,进而提高进口水果的数量。同时研究还发现,产品易腐烂程度越高,即产品对时间敏感度越高,海关程序对其质量的影响越显著。在中国大幅进口国外食品的背景下,海关程序优化对提升消费者福利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6月,马来西亚对中国军用运输机飞越南海及中国海警船在南沙群岛海域正常巡航做出了罕见的强烈反应,中马围绕南海问题的分歧再次引起舆论关注。马来西亚在南海的权益主张马来西亚是中国周边邻国当中最后卷入南海争端的国家,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渐渐明确岛礁领土主权和海域管辖权主张,大致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0.
张兴耀 《科技信息》2014,(15):218+225
我国人民十分喜爱足球,但中国的足球发展水平却不尽人意,本文从足球选材、战术配合、媒体舆论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作者独特的观点,与关心中国足球的广大球迷朋友们、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为我国足球早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宏观     
《信息化建设》2009,(11):59-59
李长春:研究新兴媒体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1月8日在第十届中国记者节暨颁奖报告会上讲话时指出,新闻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积极主动进行网上舆论引导,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相似文献   

12.
产品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近年来由产品质量原因引发的一系列危害性事件,说明我国在相关立法方面还存在着种种不足.随着中国"入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健全完善保障产品质量的法律制度显得尤为迫切.本刊特登载三篇专题论文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法学界与实践部门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建筑质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荣昌 《科技资讯》2006,(32):246-2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为数不少令人心痛的“豆腐渣”工程。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建筑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提高我国建筑产品质量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对全民健身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体育消费观念的培育,进而影响其发展。文章通过对主流媒体对"全民健身"信息的关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众媒体在对"全民健身"信息的关注度仍然较低,文章从新闻传播学视角进行原因分析,并从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媒介培养和舆论引导功能等方面,提出增强大众传媒关注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自杀现象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潮》1999,(7)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提供了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有关媒体及专业刊物上关于自杀事件及其原因、预防等案例的报道公开化,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杀问题的严重性。1994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自杀暨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专业团体对该问题的关注。有证据表明,自杀已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卫生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有关自杀率的数据,比较导致自杀的精神病模式、社会模式及多因素模式,探讨解决自杀问题所应采取的步骤与策略。中国有关自杀状况的统计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产品质量是突破绿色壁垒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介绍绿色壁垒的成因出发,分析了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巨大影响,反思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曾经存在的问题,并就近年来农产品质量的进步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的产品质量是值得信赖的并且正在稳步提升.在北京奥运来临之际,我国正用自己高品质的食品质量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  相似文献   

17.
宫传春 《奇闻怪事》2011,(12):22-22,28
新时期领导工作环境的最大交化,是舆论环境的交化。由新兴媒体构建起来的新的舆论环境,一方面为党和政府了解杜情民意提供了新平台,为及早预警社会性事件提供了新手段,为加强媒体舆论监督和引导提供了新形式;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改交了过去集中统一的、自上而下的舆论弓l导格局,明显增大了社会舆论特别是两络舆论引导的难度。领导干部要高度关注、努力适应这种新交化,研究新情况,掌握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兴媒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传媒格局正处于结构性转变之中,以党报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和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在诸多新闻事件尤其是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报道角度和所持观点时常存有分歧,更甚者会相互博弈。在相互争锋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在公众中的信任度有所降低,突出表现就是频遇"塔西佗陷阱"。官民两种话语体系隔阂、主流媒体信息输出方式单维度、公信力消减,是"两个舆论场"存在的重要原因。从儒家思想文化视域下探讨"两个舆论场"的融通之道,营造和谐的舆论生态环境,须以儒家文化为介质,通过信义人物塑造"信义媒体",通过客观报道凸显"诚实媒体",通过强化职业道德营建"礼智媒体"。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因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等特征,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更是我国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而电视新闻作为主流媒体,肩负重要的社会责任,引领主流舆论,在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有报道滞后、报道缺乏深度及报道方式程式化、缺乏人文关怀等。对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现状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研究,提出提高新闻时效性、深度挖掘延伸报道等可行性策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电视新闻媒体需要准确、客观、及时、有效地进行全方位报道,帮助政府及民众平安渡过危机。  相似文献   

20.
韩政中 《甘肃科技》2014,30(17):1-2
近些年,配装眼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多次成为媒体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照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部署,对配装眼镜产品实施了风险监测,针对配装眼镜产品风险特点,进行了检测。对本次风险检测项目做了介绍,将本次风险检测结果合格率做了统计,并对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同时,提出了风险处置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