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绿洲各县市月平均温度、湿度和风速,计算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算出该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研究表明,气候对喀什绿洲旅游影响较大,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规律为:4~10月为喀什绿洲旅游气候较舒适期,1月、2月、11月、12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差,导致旅游适宜期短.  相似文献   

2.
苏志  李秀存  黄颖  谭敏玲 《广西科学》2010,17(3):271-273
利用巴马1959~2008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出巴马1~12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然后根据这3个指数分析评价巴马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巴马的温湿指数范围为45~80,风效指数为-600~-50,旅游舒适期为7个月,舒适月为2~5月和10~12月,其中3月份最舒适;巴马的着衣指数为1~3级,12~1月(最舒适)着衣指数为3级;影响巴马旅游的不利天气因素主要是降水、雷暴和高温。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18,(3):396-403
基于武汉市1965—2015年气候资料,利用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指数)对武汉市各月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50年当中,武汉市4月和10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变化不大.而其他月份有一定的变化,但气候舒适度等级变化不显著.从综合舒适指数看,春秋季气候舒适度变化不大,多为舒适期,冬季气候舒适度有所上升,夏季气候舒适度仍然较差.1965—2015年武汉市较舒适期的平均持续时间在增加,较不舒适期平均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武汉市气候舒适度整体上有提高.其中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呈"M"形,武汉市是典型的春秋舒适性城市.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1—2010年气候统计资料,通过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首次对贵州省舒适期进行分析,通过各月综合旅游舒适度与旅游资源丰度对贵州省旅游潜力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气候舒适期长度呈现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增的分布形势;其中中部至西南部地区属于长舒适期类,舒适期为7~9个月,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气候舒适期为5~6个月,属于中舒适期类。春、秋季全省各地综合气候舒适度等级好,夏季中部至西部地区综合气候舒适度等级好,南部边缘地区在整个冬季舒适度等级均较好。旅游资源丰度分布上,遵义市旅游资源丰度值最高,主要是珍贵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而黔西南州旅游资源丰度最低,主要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各地州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应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加强消夏和避寒旅游项目的开发,打造旅游知名品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玉玲 《甘肃科技》2010,26(20):82-84
气候适宜度及持续时间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利用天水麦积区气象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指标,对麦积山风景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麦积山风景区旅游适宜期可长达半年,尤其以夏季舒适度最高,适宜旅游的时段是每年5~9月。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7,(1):159-165
借鉴气象学对于季节的划分方法,确定旅游气候舒适期的划分方法,利用河南省代表性市(县)的逐日气象资料界定其舒适期起止时间,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与总舒适天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气候舒适期的开始日期集中在4月上旬,结束日期集中在11月上、中旬.舒适期在经纬度方向上有随纬度与经度的增高而缩短的总趋势,且与总舒适天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用于表示旅游气候资源的空间差异.年际变化上,大部分市(县)的舒适期呈增长趋势,部分市(县)增长显著,但总舒适天数的变化不完全一致.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旅游气候资源开发、景区旅游规划、旅行社和游客合理安排出行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宜昌市1986-2015年夏季(6~8月)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利用模糊评判法和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模型,分析宜昌市夏季气候舒适度情况。结果表明:宜昌市6月份很舒适指数最高,不舒适指数最低,平均较热天数为18 d,气候舒适性较好;7月份不舒适指数最高,平均较热天数为19 d,气候舒适性比6月份较差;8月份不舒适指数低于7月份,平均较热天数为21 d,较热天数最多,3个月份的气候舒适性略有差异。在总体上宜昌市夏季气候是较舒适的,而气候不舒适性主要是高温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运用新模型,计算了中国41个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出4种舒适度类型:夏适宜型包括哈尔滨等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形变化,不舒适期较长;春秋适宜型包括北京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M"形变化;冬适宜型包括广州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U"形变化;四季适宜型只有昆明,气候舒适度呈倒宽"U"形变化.年综合舒适指数在北纬25°左右最高,以北纬25°为界,以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增加,以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减小.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选取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类型区的滨海旅游区——亚龙湾、巽寮湾和北戴河作为案例地,基于3地30 a气象数据进行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在统计近5 a网络关注度各月指数的背景下,建立回归方程分析气候舒适度与网络关注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空间差异下的滨海旅游区旅游气候舒适期季节分布、舒适期长短、舒适度变化幅度具有纬向地带性的分布特点;其网络关注度随气候舒适度升高而增大;网络关注度变化幅度随着纬度升高而增大,这与气候舒适度变化规律一致;游客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气候舒适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气候舒适度可能是造成游客网络关注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因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利用陕南三市30年气候资料(四项气候指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月平均值),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综合指标,对陕南三市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综合指标能较好评价陕南地区的旅游气候适宜性.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陕南三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存在差异,汉中和安康舒适期在4月、5月、9月和10月,商洛的旅游舒适期在4月、5月、6月、8月和9月.针对上述气候特点提出充分利用陕南地区旅游资源,促进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从而为陕南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