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川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为玉林地区管辖的一个县份.黎(塘)湛(江)铁路纵贯南北,陆川已成为我国大西南通海钢铁大道经由之地.全县总面积为1551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71.4542万(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其中汉族人口占98.6%,兄弟民族人口占1.4%(多是因工作和婚嫁等原因迁入的).陆川境内居民主要讲陆川客家话和陆川白话,这两种话分别是现汉语客家方言和粤方言的次方言.陆川客家话,在当地俗称新民话,也有称为“(亻崖)(ngai)”话或“勿改(mad gai)”话的,前两者命名着重取其意,后两者命名着重取其音(某些常用词的读音).讲客家话的人占全县总人数的70%以上,讲陆川白话的人一般都能兼通陆川客家  相似文献   

2.
论客家民系人文特征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因移民、行政区域的变动而变化。客家方言于五代前已形成。“阿姆话”是客家妇女地位及作用的标志。客家民系最典型的人文特征:妇女问题、二次葬、祖先崇拜。妇女精神是由其先婢后妻身份及条件所迫而形成的;二次葬习俗是因要回归故里而形成的;祖先崇拜、宗祠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在客家民系中尤为突出。客家称谓迟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粤方言与闽、客方言进行体标记的类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粤语、阂语、客家方言进行体标记之间有比较密切的接触关系,都有“副词+动词”这一类型,粤方言进行体标记的类型较其他两种方言丰富,它有“动词+体助词”或两种方式兼用的表现方式;客家梅县话的进行体标记兼有“副词+动词”、“动词+体助词”两种类型;潮州话进行体标记最为单一,仅采用“副词+动词”的表现形式。考察三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方言是伴随着历史上尤其是清代汉族移民的迁入,在民族融合和语言接触的过程中,以清代前北方幽燕方言为基础,融入不同时期的辽东话、山东话、河北话等多来源多层次的语言特征,并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整合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与“客家民系的形成时期为五代至赵宋年间”的看法不同,本文认为汉民族客家民系的渊源和形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因为客家人的祖先就是中原汉族先民,至今先秦两汉的古汉语仍活在客家方言之中,相关的中原民俗文化仍活在南方的客家民间。这以彭祖文化为参照,可以看得很分明。毛泽东论及的彭祖,是黄帝的八世孙,他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养生文化,在客家人心中有着长久的影响。用客家话阅读与《彭祖经》相关的养生学著述,特别方便,因而彭祖养生文化在客家民间形成一定的习俗,西方学者视为“中国种族和文化长期绵延的原因”。“客家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与“彭祖是中国的麦修彻拉”这两个比喻,有着深刻的内涵,表明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的命根子,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福建长汀(客家)话语音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汀位于福建省西部,北连宁化,东接连城,南邻上杭,西南跟武平接壤,西北与江西瑞金、石城交界。全县面积三千零九十九平方公里,总人口三十八万五千多人。 长汀话跟宁化、清流、明溪(旧归化)、连城、上杭、武平、永定等县的话,类属客家方言,统称闽西客家话。长汀,又名汀州,历史上是明、清两代管辖上述八县的汀州府治  相似文献   

7.
长汀县内方言的同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汀县是闽西客家话通行的地域。唐代开元之后的一千一百多年间,这里一直是州、府所在地,长汀话在闽西客家话中影响较大。就闽西客家话说,南部的武平、上杭、永定三县比较一致,北部的清流、宁化两县也比较接近,连城县处于闽方言和客家方言的交界处,县内方言呈现十分复杂的局面。长汀县处于三者之间,兼有它们的一些特点,在方言特点上也较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广义的北方,指包括我国东北、北部、西方及西南偏北的一部分,地垮西藏至黑龙江的辽阔地区,基本与通常所说的“草原”或古代“游牧”部落地域相当。狭义的北方,指辽宁省辽河以东至内蒙古西境及陇西,即考古界称的“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文化区。”相比而言,黄河中游、下游的农耕氏族部落先民,迁入“狭义”北方与中原交界地带者较多(尤其是耕牧交错地区),迁入其它的北方地域者较少。按传统说法,父系氏族社会(即“五帝”时代)形成的“五大民族集团”中,“西戎”与“北狄”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而广义北方区域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却反映出绝大部分地区的氏族或部落还处在渔猎、农业或农牧并重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黄娟 《科技咨询导报》2007,(26):247-247
大新镇位于北部吴语的毗陵小片,来母字读如定母的现象在江西赣方言、客家方言并不少见,但是在北部吴语却是首例。同时在毗陵小片流摄开口一等字有[-i-]介音以及[o][o]韵的[f/v]读如[h/|↓]的现象也很少能见了,但是在大新话中这三种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连城客家的来源,从时间上,汉民迁入连城数量最多的时段是在南宋,其次是明代和元代;从途径上,有三种:一种是从闽西其他客家县迁入,一种是从福建其他民系迁入,另一种是从江淮直接迁入连城,可见其来源相当复杂。由于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战乱及外出经商等原因,连城客家从明中叶开始较大规模地向外迁移,其迁移范围相当广泛,既向省内各县市迁移,又向广东、江西、湖南、浙江、广西、台湾等省迁移,其后裔有的仍为客家人,有的成为非客家人。  相似文献   

11.
论述在方言书写的美学意义和客家族群特性日益凸显的新语境下,钟肇政是不容忽视的存在。1950年代,在威权统治时期“不合时宜”的语境下,他就认定客家方言书写,并做努力探索。当词语选择了作家之后,钟肇政就成为客家方言书写的代言人,他从民间攫取各色语言进行锤炼,主要表现在词语上,语法上也曾略做尝试。总之,钟肇政为中国文学语言的丰富性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龙岩话属闽南方言,在语音上它具有闽南方言的某些共同特点,由于长期受客家方言的影响,龙岩话同客家方言又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通过龙岩话同部分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的对比,揭示龙岩话的闽南语特征和客家方言特征。  相似文献   

13.
闽西连城客家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城客家的来源,从时间上,汉民迁入连城数量最多的时段是在南宋,其次是明代和元代;从途径上,有三种:一种是从闽西其他客家县迁入,一种是从福建其他民系迁入,另一种是从江淮直接迁入连城,可见其来源相当复杂。由于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战乱及外出经商等原因。连城客家从明中叶开始较大规模地向外迁移,其迁移范围相当广泛。既向省内各县市迁移,又向广东、江西、湖南、浙江、广西、台湾等省迁移,其后裔有的仍为客家人,有的成为非客家人。  相似文献   

14.
闽台客家人所说的"地方普通话",在性质上应该属于"汉语次标准语";台湾客家"地方普通话"是在学习国语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客家方言成分的次标准的国语;福建客家"地方普通话"是福建客家在学习汉语标准语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客家方言成分的次标准语;闽台客家"地方普通话"的调研个案,说明两岸客家人所说的普通话具有更多的共同点,客家话内部的高度一致性同样表现在他们所说的普通话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仔”是闽南方言最常见的一个词尾,作为一种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它不但有形态作用,即构词作用,而且还有词汇意义,“仔”尾在不同的闽南方言点有不同读法:厦门、漳州地区念[a],但诏安、东山念[ε],泉州念[a]而永春、安溪又念成[ka]。从音韵上看,闽南方言的“仔”尾在这儿不过是一个借用的概念,它应该是由“囝”(九件切)虚化而来的,“仔”尾实际上是“囝”尾,今天潮州话的“仔”尾就还保留着“囝”的读法。如“小鸡儿”读“鸡仔”[koikia],“纸烟”说成“薰仔”[huηkia]等,所以,“囝”虚化成词尾的历时变化,可以在不同闽南方言点以共时差异中体察出来,这种历时变化可以描述为kia→a→ia→a(ε)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语言因移民、行政区域的变动而变化。容家方言于五代前已形成。“阿姆话”是客家妇女地位及作用的标志。客家民系最典型的人文特征:妇女问题、二次葬、祖先崇拜。妇女精神是由其先婢后妻身份及条件所迫而形成的;二次葬习俗是因要回归故里而形威的;祖先崇拜、宗祠现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在客家民系中尤为突出。容家称谓迟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自秦汉以来,尤其是西晋以后,客家先民大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徒,在漫长的迁徒过程中,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同时体现出南方民族服饰之特征。客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两者的服饰呈现多元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四保话属客家方言。四保客家话不同于典型的客家话(如梅县话)的音韵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有七个声调。二、中古知、章两组有些字的声母读同见组(k-或kh-)。三、有鼻化韵。四、只有一个塞音的韵尾。  相似文献   

19.
客家人的“父亲”称谓有一个“指称族,”这些指称与客家人的名讳传统有关,从指称的语言编码方式看,还可以窥探到客家文化的某些底层,以及客家的父权或男权思想的孑遗。而“爸爸”指称的引入,则是现代文明对客家传统称谓文化的入侵和颠覆,它消解了父权或男权的威严,同时标志着新型人伦思想有待在客家地区得到全新确立。  相似文献   

20.
客家先民 ,原是中原的汉民。因战乱等原因 ,自西晋以来 ,客家先民 ,经过几次大的南迁 ,在闽西、粤、赣边三角区聚集、形成、壮大。客家族谱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客家族谱在客家研究中的作用是其它史料无法替代的 ,是正史的重要补充。客家族谱联结的是一份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深 ,是海内外客家裔孙寻根谒祖的依据。客家族谱 ,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早日实现中必将显示其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