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赢秦人与东夷部族诸如少昊氏、有虞氏、先商等关系非常密切。大汶口文化是少昊文化,而赢秦人也自认为是少昊氏的子孙。春秋时期齐国有个赢邑,汉代置赢城县,治所在今莱芜市羊里镇城子县村,故址犹存。这就是赢秦人的发祥地。其后随着民族部落的壮大或政治原因而逐步向西迁徙。秦始皇东封泰山也有着回乡寻根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儒家学说向来被认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实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派系,而其中分歧最大的两派就是崇古派与非古派。两种学派相互融合,相互争论,互为补充,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思想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成就众所周知,孔子在体育方面的主张及其实践,恐怕不为很多人所知.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思想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成就众所周知,孔子在体育方面的主张及其实践,恐怕不为很多人所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科技智囊》2008,(9):42-44
征集单位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是由我国八个民主党派和国家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旨在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弘扬中华和谐文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和谐世界的社会文化公益活动机构。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的工作方式是,深刻开掘一个文化主题,全力实施一项文化行动,广泛普及一个文化理念,力求达到一种文化沟通。以此推动海峡两岸同胞的交流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申磊 《晋中学院学报》2010,27(4):82-84,119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作为百家争鸣的重要部分,对三晋地区的思想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儒家文化的传播与三晋地方文化相结合,促进了三晋法家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墨家学派即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世之显学”的学派,墨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墨家学派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其科技教育思想更是独树一帜。墨家学派科技教育思想的产生有其必然原因,内容有其独特之处,兴亡亦有其客观因素。同时,墨家学派科技教育思想也具有实践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浅议名实     
本文运用语言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审视儒家文化典籍中普遍存在的"名"实"现象,"名"义"之辩,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发韧期,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转折、思想大爆炸阶段的社会和思想变迁。就先秦儒家代表人物文献中名义关系的论述加以历史的回顾,从中感悟和回应思想裂变时代,儒家学派如何就社会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名实等作出自己的表述,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关系切入思考,从中求得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10,(12):19-23
<正>敬宜同志的诗书画和他写作的新闻、散文是被人们普遍称道的,但是人们可能不太了解的是,敬宜同志在他年迈之际,曾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文化纽带作的事业,把心血和精力大量投付于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开展中……今天,许多人已经知道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但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来龙去脉人们  相似文献   

10.
《乐记》是我国古代美学与审美教育思想的专著,它以邹鲁文化系统的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探讨了审美教育的基本规律,为中华民族古代审美文化的创造与审美教育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乐记》的审美教育思想,确定它  相似文献   

11.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中国先秦儒家"正名"学派,其"正名"逻辑思想是一种重视内涵性的概念逻辑系统。他们在许多方面提出了独特的新见解,充实和发展了儒家"正名"逻辑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播学派的"文化圈"视野,有助于重释中越文化交往的著名例证《金云翘传》。作为东方文学三大文化圈中心之一,历史上华夏文化向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辐射与扩散,中国小说《金云翘传》进入越南,被阮攸摹写与改编,赋予了它富于越南民族特色的六八体的诗歌形式,使之成为越南文学经典,在当代重新进入中国—东盟文学关联域。这种重复与变异,体现了世界文学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3.
自先秦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儒家之“道”就一直被后人言说着。南朝刘勰、唐代韩愈、清代章学诚都曾作有同名《原道》之文,追本求源,探寻儒家之“道”,体现出他们对儒家之道的不同理解,也从宏观上丰富和发展了儒家之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钱成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5):35-36,39
从“临川四梦”的创作指导思想可以看出,汤显祖中年以后的主导思想,是本于儒家的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体系。汤显祖正是受晚明思潮,特别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影响,形成了他较为先进的戏曲创作观。  相似文献   

15.
石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思想家,宋代理学的先驱.石介在其代表作《中国论》中斥佛、老,以捍卫儒家之道的正统地位.同时,该文也反映出了石介对华夏文化正统性的维护以及夷夏各处的民族思想.文中石介不仅表现出对“中国”的忧虑,更将排佛老上升到了“尊夏攘夷”的高度来论述.石介的民族思想在北宋内忧外患、民族矛盾异常突出的特殊时期,对于维护王朝的统治、增强民族意识以及维护华夏正统文化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语词定义与主要内涵方面 ,可以尝试界定新道家的概念 ;进而可以从辨伪学问题、文本阐释问题以及与新儒家的比较方面 ,探讨建立新道家的可能途径。阐扬新道家之学理与精神 ,营建新道家学派 ,是 2 1世纪承接民族文化、争取民族生存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儒家学派是中国的思想统治者,其思想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文艺思想也被尊为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本文以白居易的诗论纲领<与元九书>为主要例证,从两个方面--"以政教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和文质并重--对儒家文艺观作一个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先秦各家学派的美学观奠定了我国美学思想的基础,其中简约之美更是影响到现代设计艺术的各个领域,本文对先秦各家学派的美学观中的简约之美进行探讨,指出它们主要来自儒家儒家文质彬彬’、绘事后素的简约之美,道家寂寞无为、疏简素淡的简约之美,墨家、法家去饰致用,尚质尚用的简约之美。  相似文献   

19.
易建湘 《科技智囊》2008,(10):79-80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标志性形象,塑造中华和平龙,即将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融入“和平”的特质并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于2006年正式提出的创意和设想。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负责同志的意见,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于2007年7月,批准并授权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区选址并实施。同年9月,工程组委会向全球征集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此事在海峡对岸获得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20.
施江斌 《科技资讯》2010,(3):176-176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十分重视人格理想的教育,其教育的宗旨是通过礼乐教化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在孔子看来,艺术的本质是美善合一的,而这种尽善尽美的艺术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快乐,能够把人生带入一种自由的境域,从而塑造完美的人格,所以,儒家对于艺术有一种高度的自觉,"诗教"和"乐教"也自然成为儒家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