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首次研究了分离自南海红树林的海洋真菌(菌株编号4454)的次级代谢产物,从其发酵培养液分离到3个化合物(A~C),通过分析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尿嘧啶(A)、甘露醇(B)和草酸(C)。  相似文献   

2.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B2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红树林真菌B2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过程中,从培养液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以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fusaric acid、 对苯二甲酸甲酯和4 butoxy benzeneacetic acid。其中fusaric acid单晶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它的晶 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重新研究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386的次级代谢产物,运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包括3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1,2,3),3个环二肽类化合物(4,5,6),2个甾醇类(7,8)和1个结构新颖的生物碱化合物(9)。其中化合物1的结构是通过乙酰化,水解等化学方法以及NMR、GC-MS等技术得以确定。化合物9的结构主要通过波谱方法得以确定的,尤其是2D NMR,最后有单晶X射线测定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7,18-dihydroxy-16,18-dimethyl-9-methoxy-10-phenyl(7,13E,16S,18S,19R)[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1),7-hydroxy-16-18-dimethyl-10-phenyl[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2)和viscumamide(3)3个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来自于红树林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通过一维和二维的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其结构,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2,3均对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在寻找神农架植物内生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中,从七叶一枝花叶片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NO.64)的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PDB)中分离得到三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为嘧菌酯(azoxystrobin)1和2及一个线性二肽类衍生物3,3个化合物均为第一次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同时也是第一次从植物内生真菌中获得.  相似文献   

6.
南中国海红树林海洋真菌2492号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来自香港海红树林Phragmites australi的海洋真菌2492号的次级代谢产物.用乙酸乙酯对该菌的培养液进行了液-液萃取,用硅胶柱层析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用IR,MS,UV NMR波谱法推导确定了单离到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在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4个有生物活性的生物胺,分别是Hypoxylin A(2),Hypoxylin B(1),N-乙酰酪胺(3)和2492-1(4).  相似文献   

7.
南海海洋真菌1924号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真菌1924号分离自香港江口红树林植物Kandelia candel的落枝,种属未定。首次研究了该菌的代谢产物,从菌丝体分离得到5个代埘产物,它们的结构通过解析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个鞘氨醇类化合物N-2’-hydroxypalmitoyl-1-O-β—D-glucopyranosyl-9-methyl-4E,8E—sphingadiene(A)、N-palmitoyldihydrosphingosine和3个甾醇类化合物麦角甾醇、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和啤酒甾醇。初步生理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A不显示hTOPⅠ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100μg/mL。  相似文献   

8.
南海海洋真菌Julellaavicenniae的代谢产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中国南海海洋真菌Julelaavicenniae的菌体中分离出17种化合物,从它的培养液中分离出2种倍半萜.根据IR,NMR,MS和GC-MS等光谱数据,确定菌体代谢物中麦角甾醇和5种脂肪酸和酯的结构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马陆肠道内生真菌Xylariaceae sp.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溶剂提取法和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单体化合物,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吩嗪-1-羧酸(1),肉桂酸(2),2-n-庚基-4-羟基喹啉(3),N-苯甲基氨基甲酸(4),酪醇(5),2,3-二羟基-1-(3-吲哚基)丙酮(6),3,4-二羟基苯甲酸(7),胸腺嘧啶(8),环(甘氨酸-苯丙氨酸)(9),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10),环(4-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11),环(甘氨酸-脯氨酸)(12),环(甘氨酸-亮氨酸)(1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菌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 HPLC 等柱色谱方法,对南美蟛蜞菊内生真菌 Aspergillus sp. PQJ-1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利用NMR、 MS等波谱方法以及与参考文献对照,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cyclo-D-Trp-L-Pro(1 1),1 H -indole- 3-carboxaldehyde(2 2),isoeugenin(3 3),flufaran(4 4),aflatoxinB1(5 5),sterigmatocystin(6 6)。对所有化 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 1、2 2、4 4~6 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显 示出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从三亚采集的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体内分离得到一株共生真菌Penicillium sp.,该菌在GPY培养基中培养,菌体呈浅红色。对该菌菌体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纯化得到1个新化合物:(4E,6E)-2-N-十六碳酰基-1,3-二羟基十六烷-4,6-二烯-鞘胺醇 (1),以及4个已知化合物1,7-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2),1,7,8-三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3),1-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4),4,8-二甲基-1,5-二氧环辛烷-2,6-二酮(5)。化合物结构主要通过MS,NMR等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2,3,4,5〖STBZ〗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南海海洋真菌Hypoxylon oceanicum的代谢产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中国南海海洋真菌hypoxylonoceaicum(326号)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A~H,其中,8-羟基-9-酮-7(11)雅槛蓝烯-12,8-交酯(A)为新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IR,FAB-MS,NMR(2DNMR)及元素分析数据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13.
Paecilomyces sp.Tree 1-7是一株采自台湾海峡的红树林共生真菌。用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该菌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菌丝体中分离鉴定出三个化合物,分别为alatern in(1),5,8-二羟基-4-甲基-香豆素(2),3-羟基-3,6-二甲基-2,5-哌嗪(3)。对1进行了抗人的肝癌细胞hepG2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IC50=7.0μg/mL),及很好地抑制AChE活性(IC50=0.87μg/mL)。  相似文献   

14.
从大自然中分离到的菌种因为生境不同,其生理特性等并不为人类生产所实用,所以要对其进行诱变、筛选以得到合适的工程菌种,该类微生物已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海洋真菌K38号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海洋真菌K38号从湛江红树林中分离得到,菌体为白色,种属未定,首次研究了该菌的代谢产物,从培养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或与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byssochlamic acid、5-丁基-2-吡啶甲酸、5-丁烯基-2-吡啶甲酸、丁二酸。(-)-byssochlamic acid是首次从自然界中发现。前3种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未见报道,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对hep-G2细胞抑制的IC50分别为35、110、和15μg/mL。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海红树内生真菌No.1403次级代谢物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中国南海红树的内生真菌No.1403是由香港城市大学Vrijmoed教授等分离出来的。其发酵液粗提物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对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采用硅胶柱层析、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和X光结晶衍射等方法对该菌静置培养的发酵液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真菌No.1403能产生灰黄霉素A和多种醌类抗生素B,C,D及其它化合物,其中C未见文献报道,A的产量很高,约为20mg/L,本研究表明No.1403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湛江红树林内生真菌Nigrospor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首次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该菌培养液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得到3个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Griseofulvin(1),Vermixocin B (2)和Tenellic acid A (1)。化合物1的立体结构还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一步得以确定。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对人口腔表皮样癌(鳞癌)细胞KB,人口腔鳞癌多药耐药细胞KBV200,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8.23, 9.10和14.26 μmol/L。  相似文献   

18.
大亚湾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中的红色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采集于大亚湾,从该菌的菌体提取物分离得到2个红色素:灵菌红素A和新的衍生物二甲基灵菌红素B。它们的结构通过NMR,LC-MS等确定,并得出灵菌红素是具有强烈抗微生物和细胞毒性的化合物,同时研究了它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