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化产业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源禀赋是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主要依据。以西安曲江新区和深圳华侨城两个文化资源禀赋差异明显的文化产业示范区为例,分别对其资源整合、业态比重和品牌营销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深入研究两者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关系,总结出了两种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以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的"传承型"发展路径和以现代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创新型"发展路径,为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石河子居民为例,利用结构方程构建“感知价值-居住满意度-地方认同”模型,讨论以居住满意度为中介变量的城市居民感知价值影响地方认同的内部机制和相关特征.结果表明,居民居住满意度的感知价值要素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居住环境、邻里关系、基础设施;同时,邻里关系对于地方认同具有正向影响.由此可知,居民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居住满意度,居住满意度正向影响地方认同,居住满意度为感知价值的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地方认同,说明城市居民更加关注居住满意度,印证了感知价值与地方认同存在复杂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宗教文化属性的调节作用,本文以崆峒山旅游景区为例,收集389份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基于期望差异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了游客期望、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期望负向影响感知价值、感知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宗教文化属性对游客满意度与游客忠诚度有显著调节作用.建议在崆峒山景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中重视普通游客(弱宗教文化属性游客)的期望管理,满足特殊游客(强宗教文化属性游客)的信仰需求,打造具有宗教文化色彩的旅游项目来提升游客满意度.本研究对崆峒山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评价一个城市旅游品牌的受众感知核心在于了解品牌自身所塑造的社会公众目标,即品牌的知晓度、美誉度以及忠诚度。借助于ROST文本挖掘软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贵阳市城市旅游品牌的社会公众目标。研究结论显示,贵阳市城市旅游品牌传播与营销等方式较为传统,知晓度较低;品牌宣传与受众实际感知体验下的美誉度较高;知晓度与美誉度共同影响下的品牌忠诚度有待培育与提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以"营销城市"的手法提升品牌知晓度、美誉度,培育品牌受众的"忠诚度",以创意的手法打造贵阳文化创意园区和构建竞争力强的贵阳"爽游"产业链等贵阳市城市旅游品牌优化打造建议。  相似文献   

5.
295个样本数据的因子分析表明,游客对南音文化旅游的感知满意度较高,但亦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南音游客感知满意度主要受4个因子的影响,按其重要度从大到小排序分别是真实性感知、舞台语境感知、体验性感知和基础设施感知。可通过构造真实性的文化语境空间,拓展游客舞台感知的内涵,丰富体验活动,打造完善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等途径,激发游客的文化和历史情感,并使之与当地的自然资源与其他类别人文资源深度融合,提升南音文化旅游的游客感知满意度,打造表演艺术类非物质化文化遗产独具一格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6.
评价一个城市旅游品牌的受众感知核心在于了解品牌自身所塑造的社会公众目标,即品牌的知晓度、美誉度以及忠诚度。借助于ROST文本挖掘软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贵阳市城市旅游品牌的社会公众目标。研究结论显示,贵阳市城市旅游品牌传播与营销等方式较为传统,知晓度较低;品牌宣传与受众实际感知体验下的美誉度较高;知晓度与美誉度共同影响下的品牌忠诚度有待培育与提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以"营销城市"的手法提升品牌知晓度、美誉度,培育品牌受众的"忠诚度",以创意的手法打造贵阳文化创意园区和构建竞争力强的贵阳"爽游"产业链等贵阳市城市旅游品牌优化打造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道是维系城市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的重要空间场所,提升绿道景观感知的丰富性,塑造高品质的城市绿道已逐步成为现代城市研究的热点和城市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选取合肥市新老城区3个绿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分析使用者对绿道景观感知的满意度,辅以Person相关系数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整理出影响城市绿道景观感知满意度的核心因子,并建立满意度回归方程.研究表明:总体上使用者对于城市绿道景观感知较不满意;测度体系中有6个评价因子与绿道景观感知满意度关系密切,且触觉感知在景观感知满意度影响因子中占有较大比重.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探讨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庐山风景区为例,实证分析了旅游者地方感对旅游者忠诚度的影响,并探讨了旅游者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然风景感知维度、社会人文感知维度及旅游功能感知维度与情感依恋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旅游者对庐山的情感依恋程度对其满意度和忠诚度产生直接影响,自然风景感知维度、社会人文感知维度、旅游功能感知维度主要通过情感依恋维度影响着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旅游者满意度在情感依恋维度与忠诚度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认同和组织支持理论为依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价值共创中顾客-企业认同和顾客感知组织支持在顾客资源对顾客价值影响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顾客的人力和关系资源显著正向影响顾客的实用和享乐价值,顾客的人力和关系资源显著正向影响顾客-企业认同与顾客感知组织支持;顾客-企业认同显著正向影响顾客的实用和享乐价值;顾客感知组织支持对顾客的实用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顾客-企业认同和顾客感知组织支持在顾客资源和顾客价值关系间具有中介作用,且顾客-企业认同和顾客感知组织支持是非递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动机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以闽南芗剧为例对旅游者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为了把旅游动机和文化认同联系起来,将旅游者满意度选择为二者之间的中介。结果表明:(1)民俗文化旅游动机正向影响旅游满意度和文化认同;(2)旅游者满意度正向影响文化认同;(3)旅游者满意度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理解民俗文化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丰富旅游动机和文化认同理论研究,推动和传承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黄山市屯溪老街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SPSS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探究非遗旅游街区游客的地方感对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多元化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游客地方感对满意度和忠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满意度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地方感对感知价值质量的显著正向影响大于感知价值;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在地方感对满意度的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地方感、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存在多重中介路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认同是城市外来人员社会融合的重要内容。从地域视角,聚焦安徽省省会合肥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城市认同的基本维度,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城市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认同由环境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群体认同四个维度构成,它们在年龄、婚姻、教育、与家人居住、户籍地、户籍、居住时长、住房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地域环境因素、结构因素、个体因素均会对城市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地域环境因素的作用力最强,其次是结构因素和个体因素。此外,各因素也对城市认同的不同维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提升人口密集区中心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地域环境的建设,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认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西人文旅游课程建设,依托于丰富的陕西人文旅游资源,以区域文化特色为定位,对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重点研究,构建了层次化、专题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编写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电子教材,全面实现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方式,探索出了教学实践结合的新途径,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参与西安城市文化建设研究,使<陕西人文旅游>成为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的省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4.
毛白滔  王公民 《科技信息》2010,(27):381-382
现代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城市的特色又来源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的景观文化受古代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地域特点,使得传统城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韵。然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却由于缺少对该城市深层次人文背景的挖掘,城市传统文化特征已经不复存在,景观的个性魅力与特征也已消逝。笔者基于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提出通过对景观文脉的传承、地域特色的认同以及国际语言的表述方面入手,让现代城市依托特有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基础和灵魂。可是,当前景德镇在凸显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方面还存在着历史文化资源深厚但挖掘、利用不足;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但特色不足;城市名气大但内功修炼不足的现状。景德镇城市形象塑造和品位提升的路径选择是凸显核心文化形象,打造卓越独特的城市气质;培育内涵丰富、格调高雅的城市文化氛围;打牢人文基础,彰显城市文化灵魂。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巫溪马镇坝新区城市中轴线景观规划设计,分析地方文脉、时代特征与城市景观的关系,认为根植于地方文脉,结合时代发展,塑造有灵魂和个性的和谐的城市中轴线景观,起到了延续和发展城市地域文化,展现时代风采,增强城市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目前在重视维护城市传统文化、发掘城市地域特色的背景下,对城市色彩进行统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提升城市的价值,更全面有效地维护城市人文传统和地域特色,应对城市色彩展开系统研究,建立各个城市的色彩档案,并将之纳入城市规划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目前在重视维护城市传统文化、发掘城市地域特色的背景下,对城市色彩进行统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提升城市的价值,更全面有效地维护城市人文传统和地域特色,应对城市色彩展开系统研究,建立各个城市的色彩档案,并将之纳入城市规划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文化为载体的区域经济竞争在我国逐渐展开。西安作为13朝古都建地,拥有大量的皇宫遗迹、宗教遗存和其他古建筑群等显型文化,同时还拥有反映帝王政治、民风民俗和盛世商贸等隐型文化。西安应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古都文化资源优势,将城市发展定位于打造“东方古都,世界神韵———五千年东方文化的辉煌与传承”的品牌上,正确处理好产业选择中的底牌与王牌关系、资源开发中的隐文化与显文化的关系、开发模式中的文化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全方位发掘古都文化资源并实现产业化,从而增强西安经济竞争力,推动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西安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现代化驱动力与旅游业发展表征的流动性力量对林区乡村地域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天柱山核心景区为案例地,重点研究受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三个村落,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域景观的概念及分类理论框架,构建多维度乡村地域景观分类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质性研究等方法,剖析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的演化特征,结论如下:1) 天柱山核心景区土地利用类型产生较大变化,2000—2020年间,建设用地由零星点状集聚成片,且片状面积逐年递增.2) 人工景观变迁以乡土建筑与聚落形态为主,呈现由分散向集聚变迁的态势,居民点多沿交通廊道呈带状分布,建筑风格承袭传统皖南流派.3) 乡土文化、节庆活动、语言政策等非物质景观顺应文旅融合时代要求,经历了从破碎化、边缘化向旅游场域中心迈进的过程,居民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也因此得以提升.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是“三生”空间、农耕文明与村落文脉的承载,在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研究提出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加强产业合作,彰显人文魅力;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发展路径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重构策略,以期为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