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8-甲基-顺-6-壬烯酰(3,4-二甲氧基)苄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草醛和6-溴己酸为起始原料,经过6步反应合成了辣椒素类似物8-甲基-顺-6-壬烯酰(3,4-二甲氧基)苄胺.一方面, 先将香草醛羟基进行甲基保护后转化为肟, 然后经金属法还原产生重要的中间体3,4-二甲氧基苄胺;另一方面, 首先利用固相反应将6-溴己酸转化为三苯基膦盐, 再经Wittig缩合反应制备8-甲基-顺-6-壬烯酸, 最后将产物与3,4-二甲氧基苄胺反应合成目标产物.利用IR、NMR等结构表征, 表明经该法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以2,4-二羟基喹啉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氯代、胺解、硝基还原、环化、苄胺化和脱苄基等七步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咪喹莫特.通过7次循环使用硝化反应的母液使2,4-二羟基-3-硝基喹啉(Ⅱ)的平均收率达99%;在95%的乙醇中使用铁粉和盐酸还原4-(2-甲基丙胺基)-2-氯-3-硝基喹啉(Ⅳ),反应完成后添加适量的无水碳酸钾使铁的氧化物容易经过滤与产物分离,得到76%收率的4-(2-甲基丙胺基)-3-氨基-2-氯喹啉(Ⅴ).通过对各个反应条件的改进,硝化、胺解、硝基还原、环化、苄胺化反应的中间产物可不经重结晶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简化了合成工艺,使七步反应总收率超过45%.  相似文献   

3.
以4-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去甲基化两步反应合成得到了目标产物N-(4-羟基苯基)-乙酰胺,并采用IR、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乙酰化反应时催化剂Al Cl3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N-(4-甲氧基苯基)-乙酰胺产率的影响,以及去甲基化反应中催化剂TBAB用量、溴化氢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N-(4-羟基苯基)-乙酰胺产率的影响.在最佳合成条件下,N-(4-羟基苯基)-乙酰胺的产率可达94.1%.  相似文献   

4.
三丫苦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从三丫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种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1)香草木宁,(2)(trans)-3,4,5-三羟基-6-乙酰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烷,(3)茵芋碱,(4)(trans)-3,4-二羟基-5-甲氧基-6-乙酰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烷,它们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根部分离...  相似文献   

5.
多孔菌半伏小薄孔经土豆液体发酵培养后,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次级代谢产物1-5,分别鉴定为erythro-1-(3′-氯-4′-甲氧基苯基)-1,2-丙二醇(1)、3-氯-4-甲氧基苯甲酸(2)、3,5-二氯-4-甲氧基苯甲酸(3)、3,4-二甲氧基苯甲酸(4)和对羟基苯甲酸(5).本文是首次报道半伏小薄孔菌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3为含氯代谢物,1,2和4为首次从陆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孔祥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854-5856
以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为催化剂,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和正戊醇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了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戊酯。考察了影响合成反应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戊酯的合成优化工艺条件为: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0.2 mol,醇酸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6 g,带水剂环己烷30 mL,回流反应3.5 h,在此条件下,收率可达97.0%。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验证了目标产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简便,收率高。  相似文献   

7.
以4-羟基硫代苯甲酰胺为原料制备出高纯度的非布索坦.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合成方案.方法以4-羟基硫代苯甲酰胺为原料,经环合、甲酰化、醚化、醛肟化后脱水得到腈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再经过酯水解、酸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最后经过重结晶得到合格的产品.结果最终产品的结构经核磁共振分析得到确证.经重结晶后其纯度可达99.7%,产品总收率为48.8%.结论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4-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去甲基化两步反应合成得到了目标产物 N-(4-羟基苯基)-乙酰胺,并采用 IR、1H NMR 和13C NMR 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乙酰化反应时催化剂 AlCl3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 N-(4-甲氧基苯基)-乙酰胺产率的影响,以及去甲基化反应中催化剂 TBAB 用量、溴化氢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 N-(4-羟基苯基)-乙酰胺产率的影响。在最佳合成条件下,N-(4-羟基苯基)-乙酰胺的产率可达94.1%。  相似文献   

9.
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一类存在于柑橘属植物中具有显著抗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了提高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和药用价值,以2种来源丰富且抗癌活性高的多甲氧基黄酮橘皮素和川陈皮素为底物,分别经过氧丙酮氧化得到多甲氧基黄酮醇[3-羟基橘皮素(7)和3-羟基川陈皮素(8)],化合物7和化合物8分别在K2CO3和N,N-二甲基甲酰胺条件下与氯乙酸乙酯进行Williamson反应,生成了多甲氧基黄酮羧酸酯类衍生物,再经碱性水解合成了2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多甲氧基黄酮羧酸衍生物[橘皮素-3-O-乙酸(1)和川陈皮素-3-O-乙酸(2)]。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CH2Cl2作溶剂、1-(3-二甲基丙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为缩合剂和4-N,N-二甲氨基吡啶为辅助剂的条件下,分别与2种不同的氨基酸甲酯盐酸盐发生缩合反应,得橘皮素和川陈皮素的氨基酸甲酯衍生物,然后经水解反应得到了4种新型多甲氧基黄酮氨基酸衍生物3~6。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用1H NMR、13C NMR和MS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黄酮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应用广泛,但提取黄酮产量低、价格高,为了探索人工合成黄酮的新技术和合成新的黄酮,以天然产物丹皮酚为原料,碱催化间羟基苯甲醛和丹皮酚发生缩合反应,构建中间体产物Ⅰ;再在高温下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碘催化诱导其氧化关环得到目标产物Ⅱ,通过紫外、红外、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等综合分析确定产物的结构,考察产物Ⅰ和产物Ⅱ在不同浓度酸碱盐溶液中紫外光谱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产物Ⅰ为2′,3-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产率82.2%,在不同浓度酸碱盐溶液中其紫外光谱均有变化,可与低浓度NaOH溶液作用,其生成物在30 min内能稳定存在,也易与KNO3溶液作用,其生成物不稳定;产物Ⅱ为7-甲氧基-3′-羟基黄酮,产率92.0%,在HCl(4.0 mol/L)、NaOH、KNO3溶液中能长期稳定存在。该合成工艺克服了缩合反应中需要保护羟基的问题,实现了7-甲氧基-3′-羟基黄酮的高效合成,产物Ⅰ未能形成4-色酮结构,其AB环上各有一个酚羟基,稳定性受环境影响较大,碱性环境下尤为突出,使用时应把控产物Ⅰ的存储环境,pH...  相似文献   

11.
陈衍华  黄朝  谌开红 《江西科学》2008,26(6):957-960
以2,4-二氟联苯为原料,以乙酰氯为酰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AlCl3作为催化剂,经过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得4-(2’,4’-二氟苯基)苯乙酮。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AlCl,与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05,乙酰氯与2,4-二氟联苯的摩尔比为1.34,原料液滴加温度为15℃,于25℃下保温反应2.5h,进行适当的后处理,使4-(2’,4’-二氟苯基)苯乙酮达到最佳收率98.2%(基于二氟联苯),熔点为70℃-72℃,纯度为93.5%。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H3PW6Mo6O40/SiO2催化剂,以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催化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是影响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合成收率的重要因素.当n(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1.0∶1.2∶1.5,反应温度为90℃,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反应时间为75min时,产品收率可达70.3%.通过熔点、IR、1 H NMR和MS对合成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13.
在二氯甲烷溶液中,一氧化氮导致2,3-环氧酮发生顺式开环反应,生成的顺式羟基硝酸酯化合物为主要产物.在质子型溶剂如甲醇中,开环反应主要以反式方式发生,生成以反式为主,顺式为辅的异构体混合物2-羟基3-甲氧基-1-丙酮.  相似文献   

14.
以3-溴吡啶作为起始原料,与正丁基锂和硼酸三丁酯反应,制备了3-吡啶硼酸。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解pH值对收率的影响。采用HPLC,FTIR,1 H NMR等方法对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60min、物料配比为n(C5H4NBr)∶n(n-BuLi)∶n(B(OC4H9)3)=1.00∶1.20∶1.20、水解pH值为5.0时,3-吡啶硼酸的收率为82.20%,纯度可达99.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4,4′,4′′,4′′′-四(正丙氧基羰基)酞菁钴(Ⅱ)[CoPc(COOC3H7)4〗分别在由正十六烷基-2-羟基-3-氯丙基磷酸一氢酯(C16-AHCP)所构成的双分子膜泡囊、十二烷基硫酸纳(SDS)胶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胶束、无水乙醇和无水苯中催化分子氧氧化巯基乙醇的反应.利用微量呼吸检压仪测定体系中的耗氧量来确定催化反应速度,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影响催化反应速度的因素.结果表明,CoPc(COOC3H7)4的催化活性顺序为在双分子膜泡囊无水苯CTAB胶束Triton(x-100)胶束SDS胶束无水乙醇,催化活性与[CoPc(COOC3H7)4在介质中的存在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AA)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AA-AMPS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及聚合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产物黏均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A)∶n(AMPS)=96∶4,引发剂质量分数(基于两种单体)为2%~5%,链转移剂质量比(基于两种单体)为0.30~0.95,单体质量分数(基于反应体系)为40%,反应温度在85~100℃,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合成出了黏均分子质量在3900~10 000范围内的AA-AMPS共聚物.最后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17.
(Y,Gd,Eu)(PO4,BO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相反应的基础上,采用草酸根沉淀稀土粒子使其充分混合的前处理方法,合成出一种新型的硼磷酸钇钆铕荧光红粉。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红外和荧光光谱表征。与(Y,Gd,Eu)PO4相比,产物增加了与磷元素等摩尔量的硼。硼的掺入提高了发光强度,但没有改变样品的正磷酸盐单斜晶系结构。根据样品的红外光谱,发现其吸收峰与GdPO4的很相近,说明样品与GdPQ同构;同时分析了不同浓度Gd^3+掺杂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以及基质离子对Eu什的能量传递机理。通过对产物的分析发现其具有高的发光亮度及低的热猝灭效应,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最后将本实验所用方法与传统回相法对比,反应温度降低了100℃,发光强度提高了10%以上,且所得样品易粉碎、粒径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原料3-(叔丁氧基羰基胺)—1,2-环氧—4-苯基丁烷国内市场紧缺的现状,降低生产成本,对国内外现有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以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经硼氢化还原、Swern氧化和硫叶立德反应获得3-(叔丁氧基羰基胺基)—1,2-环氧—4-苯基丁烷.结果显示,采用该工艺反应试剂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中间产物稳定,产物的纯化无需过柱,收率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富马酸海藻糖甲酯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马酸海藻糖甲酯的合成分3步完成:第一步,以摩尔比为1:1的甲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以3%的无水AlCl3和3%的硫酸氢钠为异构化催化剂,在60℃下酯化反应0.5h,再升温至80℃异构化反应2h,得到富马酸单甲酯(MMF);第二步,以摩尔比为1:2.5的MMF和亚硫酰氯为原料,在90℃下反应1h,得到富马酸单甲酯单酰氯(MMFC);第三步,将MMFC和海藻糖按摩尔比4:1混合,以二氯甲烷为分散剂,在10%无水K2CO3和10%TBAB(w%MMFC)相转移催化下,40℃水浴反应3h,得到富马酸海藻糖甲酯(TMF),收率69.24%.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TMF对混合菌群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抑菌能力优于MMF,与苯甲酸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