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在对上海佘山地区的植被调查中发现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当时该物种未形成群落,只为个体的零星分布.但在2006年的追踪调查中,三裂叶豚草已于林缘、路边等形成面积达数十平方米的群落,并完成生长、开花、结实整个生活史,同时有继续蔓延、扩张的趋势,这也是首次在上海发现三裂叶豚草成群落分布.被称作世界性公害植物之一的三裂叶豚草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加拿大,在世界各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降低农业产量,并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文通过对三裂叶豚草群落特征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结构以及生境条件等特征,并对其发展动态变化进行预测,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适时措施,对该物种实施监控.  相似文献   

2.
2004年,在对上海佘山地区的植被调查中发现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当时该物种未形成群落,只为个体的零星分布.但在2006年的追踪调查中,三裂叶豚草已于林缘、路边等形成面积达数十平方米的群落,并完成生长、开花、结实整个生活史,同时有继续蔓延、扩张的趋势,这也是首次在上海发现三裂叶豚草成群落分布.被称作世界性公害植物之一的三裂叶豚草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加拿大,在世界各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降低农业产量,并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文通过对三裂叶豚草群落特征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结构以及生境条件等特征,并对其发展动态变化进行预测,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适时措施,对该物种实施监控.  相似文献   

3.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6):F0002-F0002
项目:利用锈菌防治豚草的研究 编号:30471152 主持人:吕国忠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inn.)是20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的外来恶性杂草,在我国北方(尤其辽宁省)发生和危害最重,并且非常难于防治。本项目拟利用专性寄生锈菌——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Puccinia xanthi f.sp.ambrosiae-trifiac)防治三裂叶豚草。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毛茛科菊科植物某些种分布的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吉林省毛茛科和菊科植物分布新记录,共3种,它们是:硬叶水毛茛(Ranunculus foemniculaceus Gilib.),三裂叶豚草(Ambrosa trifida L.),菊叶豚草(Ambrosa artemisifolia L.)/  相似文献   

5.
三种检疫性豚草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洲豚草、三裂叶豚草、多年生豚草的茎杆、叶片、花序、总苞等的特征比较研究,弄清它们的形态特点,为检疫鉴定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6.
皇岗口岸首次截获两种危险性豚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皇岗动检局先后从美国进口的亚麻籽中检出豚草(Ambrosia artemisifolia L.)一批,从加拿大进口的大豆中检出三裂叶豚草(A. trifida L.)和豚草各一批,这是皇岗口岸首次截获的两种危险性豚草。现将两种豚草的主要鉴定特征、生物学特性、防除方法、危害性简述如下: 1、主要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7.
刘华杰 《科技潮》2009,(4):46-46
菊科是一个大“科”,成员众多。生态入侵植物中菊科闹得挺凶,我听说过的就有紫茎泽兰、一枝黄花、三裂叶豚草、薇甘菊、黄顶菊、假臭草、豚草、飞机草、假苍耳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土壤种子库是种群地上植被更新的基础,对入侵植物种群形成和危害起决定性作用.方法 本文通过研究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入侵1~6年土壤种子库和地上种群数量的关系,分析土壤种子库对其种群建立、增长和维持的作用.结果 (1)土壤种子库密度随土...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苍耳轴霜霉菌(Plasmopara angustiterminalis Novotelnova)侵染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 L. )叶片木质素沉积变化和叶绿体结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苍耳轴霜霉菌能够导致寄主叶绿体膜破损,内含物外流,从而影响叶片光和能力,抑制豚草生长。叶片中木质素因霜霉菌的侵染其沉积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广义的湿地维管植物177科703属1 942种,其中185种(54科112属)为外来种,占9.53%.外来湿地植物中,有8种为中国外来入侵种,全部产自美洲,其中3种为典型的湿地植物,即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另5种菊科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trifida)的生态适应性强,可在湿地生长.源自美洲的104种,占56.22%为最多.菊科17属21种为最多,以刺果泽泻属(Echinodorus)的14种为最多.木本植物仅10种;草本植物中,以水生植物115种占65.71%为最多.为保障生态安全,对人为引种的外来湿地植物,应加强生态影响风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以三叶鬼针草、稗草和莲子草3种杂草为受体植物,测定三裂叶蟛蜞菊茎叶挥发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时的化感作用活性。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的茎叶在密闭系统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三叶鬼针草、稗草和莲子草的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的三裂叶蟛蜞菊茎叶挥发油对稗草、三叶鬼针草和莲子草的幼苗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实验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茎叶挥发物是其产生化感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C-Mn钢三点弯曲裂纹试样进行了实验和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裂尖断裂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达到某一临界载荷前,裂尖只发生简单的钝化,并且在裂尖前端满足解理断裂三个判据的不同区域是相互分离的.因此形核的裂纹因不能扩展而不能引发解理断裂.随外载荷增加,高于这个临界载荷时,小裂纹在裂尖处形核、扩展,随后被钝化.此时裂尖前端的塑性应变被保留下来,但是三向应力度被释放掉,随后又重新建立,从而使得三个区域相互靠近.在第二个临界载荷下,三个判据都满足的区域相互重叠,解理裂纹形核并扩展.可以在裂纹形核区域和裂纹扩展区域刚要重叠的那一瞬时,决定解理断裂的最小距离.结合解理断裂的三个判据,裂尖断裂行为及由其产生的断裂驱动力参数(εp,σm/σe和σyy)的相应变化为钢的解理断裂在细观上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缺口形式的X70管线钢试样进行了准静态三点弯曲断裂和示波落锤撕裂试验,详细研究了加载速度和缺口形式对管线钢断裂的影响,分析了高性能管线钢落锤撕裂试验中出现异常断口的原因.研究表明:异常断口常出现在韧脆转变温度附近,温度较低和较高均不易产生异常断口;管线钢动态断裂扩展是由许多裂纹扩展、止裂、重新起裂过程组成的,裂纹在整个韧带上的扩展速度变化幅度很大;裂纹扩展速度改变引起的裂尖应力状态变化、断裂的扩展方向和韧脆状态改变也可产生异常断口,仅通过改变试样缺口形式来减小试样起裂载荷和起裂功,并不能完全避免异常断口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选取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及其本地近缘种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以叶绿素荧光影像仪研究整株植物在零上低温(10℃)和室温(25℃)条件下,强光(1700molm-2s-1)诱导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的特性,探讨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对强光及温度的响应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室温强光处理5 h后三裂叶蟛蜞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下降幅度均显著小于本地种蟛蜞菊,而在低温强光处理5 h后三裂叶蟛蜞菊的Fv/Fm、Yield、ETR降低幅度显著高于本地种蟛蜞菊.本文结果初步表明,三裂叶蟛蜞菊对室温强光适应性强,而对低温强光则较敏感.这一结果暗示外来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可能较适应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强光气候,而向北方地区进一步扩散有可能受到低温等环境因子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动态焦散线实验方法,对冲击作用下不同厚度的三点弯曲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厚度对其动态断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厚度三点弯曲梁在动态冲击实验中,预制裂纹起裂时间和扩展时间受到试件厚度的影响.厚度越大,起裂越慢,扩展时间越长;试件起裂后,不同厚度下裂尖的扩展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均呈现先快速上升后波动下降的趋势;裂尖扩展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峰值随着厚度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厚度影响了反射应力波对裂纹扩展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委陵菜属四种植物茎叶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解剖学方法对委陵菜属四种植物的茎叶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植物茎的结构具有相似性,只是多茎委陵菜茎具有复表皮现象;从叶的结构看,二裂叶委陵菜属于等面叶,叶肉组织全部分化为栅栏组织,而其余三种叶均为背腹叶:综合四种植物茎叶解剖特征,四种委陵菜都具有旱生植物特征。但其抗旱性的发达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以二裂叶委陵菜的抗旱特征最显著,其次为西山委陵菜,多茎委陵菜,鹅绒委陵菜较弱。  相似文献   

17.
豚草传播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豚草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其种子萌发受温度的制约明显,豚草从侵入某一地区到进入稳定阶段以前,其群聚度往往与侵入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当外界阻力达到或接近足够阻止豚草种群在该地区的继续扩展时,此种群就进入了稳定阶段。建议采取综合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8.
豚草生态学特性及生防对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综述了豚草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重点论述了豚草的生态学特性及其危害,确立了生物防除豚草应采取的综合措施。其中,以经济植物替代豚草的生态防除措施最具优越性,即可有效地控制豚草的生长和扩散,消除豚草花粉病和豚草对农作物的威胁,又具美好环境,保持水土,无化学防除二次污染等多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得到弹塑性材料裂纹扩展的阻力曲线,采用较大外径和较大韧带直径的周边切口在自行研制的间接杆-杆型冲击拉伸试验装置上进行了动态断裂和起裂止裂试验.采用数值分析提出的修正方法得到韧带面上的载荷,结合测得的裂纹嘴张开位移(CMOD),推广Rice远场J积分公式来计算动态J积分;依据柔度变化率法确定起裂点,从而获得动态起裂韧度JID.利用柔度标定法得到裂纹扩展轨迹;提出了周边切口拉伸试件裂纹扩展阻力的动态,JM(t)积分表征的修正形式,从而得到了弹塑性材料裂纹扩展至止裂前的阻力曲线,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表明:修正的JM(t)可以作为裂纹扩展阻力的表征参量,不仅适用小量稳态扩展过程,裂纹扩展较大时也适用;对弹塑性材料裂纹扩展阻力曲线是惟一的,与裂纹初始长度无关.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南麂岛豚草生物学特性及防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三年来对南麂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的观察研究,确定了防除豚草的适期和除草剂;采用综合防除豚草新技术,结果显示豚草已得到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