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龙岩城关话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话属闽南方言,在语音上它具有闽南方言的某些共同特点,由于长期受客家方言的影响,龙岩话同客家方言又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通过龙岩话同部分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的对比,揭示龙岩话的闽南语特征和客家方言特征。  相似文献   

2.
龙岩话属闽南方言,在语音上它具有闽南方言的某些共同特点,由于长期受客家方言的影响,龙岩话同客家方言又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通过龙岩话同部分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的对比,揭示龙岩话的闽南语特征和客家方言特征。  相似文献   

3.
福建长汀(客家)话语音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汀位于福建省西部,北连宁化,东接连城,南邻上杭,西南跟武平接壤,西北与江西瑞金、石城交界。全县面积三千零九十九平方公里,总人口三十八万五千多人。 长汀话跟宁化、清流、明溪(旧归化)、连城、上杭、武平、永定等县的话,类属客家方言,统称闽西客家话。长汀,又名汀州,历史上是明、清两代管辖上述八县的汀州府治  相似文献   

4.
长汀县内方言的同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汀县是闽西客家话通行的地域。唐代开元之后的一千一百多年间,这里一直是州、府所在地,长汀话在闽西客家话中影响较大。就闽西客家话说,南部的武平、上杭、永定三县比较一致,北部的清流、宁化两县也比较接近,连城县处于闽方言和客家方言的交界处,县内方言呈现十分复杂的局面。长汀县处于三者之间,兼有它们的一些特点,在方言特点上也较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介绍了玉林话的古汉语现象,认为玉林话的古汉语现象的原因有:一是特殊的历史背景所致;二是唐宋以后自外省传进的粤方言及客家方言未能对玉林话造成主流影响;三是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客赣地点方言的区分,实践上尚有不够清晰之处。有学者把永新方言说成是客家方言,可是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仅在语音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二者的方言系属。井冈山与永新相邻,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语音上的区分,对整个客赣方言语音上的区分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客赣地点方言的区分,实践上尚有不够清晰之处。有学者把永新方言说成是客家方言,可是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仅在语音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二者的方言系属。井冈山与永新相邻,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语音上的区分,对整个客赣方言语音上的区分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保话属客家方言。四保客家话不同于典型的客家话(如梅县话)的音韵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有七个声调。二、中古知、章两组有些字的声母读同见组(k-或kh-)。三、有鼻化韵。四、只有一个塞音的韵尾。  相似文献   

9.
长汀客话的时间副词,从语法功能看,它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作状语;从它在句中的位置看,它位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这些都与普通话相同。虽然如此,长汀话与普通话的时间副词,还是存在许乡不同之处。那些普通话没有,只为长汀话所用的时间副词的意义、用法特点较突出,而另外一部分与普通话同词异义或异词同义的副词亦有一些独特之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方言有一些词语本字未明.今结合古代文献,从音义两方面,考证其中的部分本字.  相似文献   

11.
福建长汀客家话具有复杂的变调规律;来母字大多不念l,却念成t;有些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在别的方言中少见;一些习俗方面的词语在别的方言中少见。这些特殊现象,构成了长汀话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武平中山军家话,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了统一军家内部语言,逐渐形成了以抚州话为主的,吸收了部分武平客家话成分的一种混合型的方言,是语言接触、双方言混合的一个特殊案例。  相似文献   

13.
方言分区是汉语方言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方言分区必须以同言线的考察和谱系分类的研究为基础,有些学者把方言地理、方言分区和谱系分类对立起来实际上是对方言地理学的一个根本误解。  相似文献   

14.
柳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是桂柳方言的一个分支。清末,广东不少人移民广西,带来了粤方言。作为强势方言的粤方言,对本土的形成于明末的柳州方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试图借鉴语言接触的相关理论,从词汇的角度来具体分析粤方言对柳州方言产生的影响以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方言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意义非凡.齐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言,很多文献资料中,比如“三礼”和“春秋三传”,都有齐语的例子.汉代的齐语,我们认为虽然有一些复辅音的语音现象,但是考虑到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我们把不同发音部位之间的声母处理为声母的混用.除此之外,齐语还有塞音和同部位鼻音之间的混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历史比较法与实地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晋城方音百年来阴声韵的演变,通过同邻近诸方言及汉民族共同语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百年来晋城方音阴声韵发展演变的轨迹,晋城方音阴声韵的许多旧质在发展演变中已消磨掉,在逐步向普通话靠拢,但并没有完全趋同于普通话,仍然保持着自身系统的语音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三字杂》的用韵,有一定的特色,其所体现的读音可以与今洞口方言尤其是山门话语音相印证。此外,通过分析其韵脚字,还可以考证方言本字以及订正错别字。  相似文献   

18.
南流江流域的方言即是玉林市的方言。其民系的形成保留了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地方特色,并具五彩缤纷的地理格局。玉林白话和客话既自成一体,又互相交融,既体现了古汉语的语音语法系统又有客家大县的方音。两种方言还具有丰富的方言文化。体现了玉林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9.
南昌县(塘南)方言语音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县(塘南)方青是南昌方言的一种次方言[1].塘南方言的语音系统,由19个声母、62个韵母、7个声调构成.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角度探究及展现出塘南方言独特的语音特征.同时,塘南方言与南昌方言城里话在语音方面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明显差异.文章显现出塘南方言的独特个性,构建了塘南方言语音系统,丰富了南昌方言语音的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