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漳州师院学报》2017,(3):54-59
彼得·马修森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先后以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品两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著名作家。在其三十多部作品中,小说《海龟岛》并不是商业上最成功的,但却是最具环境写作特色的一部作品。透过生态的视角,可以看到,无论是小说排版方法、叙事手法,还是小说的主题,《海龟岛》都体现了东方禅宗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体观对作家的影响。马修森从深受禅宗影响的水墨画留白手法中获得灵感,以精简的手法呈现世界,让读者在直觉体验中领悟人类在宇宙的位置,洞见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的一体本质,以此唤醒人类与其世界的联系感,从而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22,(4):102-107
在生态批评兴起之后,梭罗一直被视作生态文学的先驱者,倍受追捧。但事实上,不管是作为一个生态行为的实践者,还是作为一个生态作品的创作者,梭罗的生态思想中都蕴含着不同程度的含混。既想回归自然又怀念文明,既喜欢原始荒野又心存畏惧,既同情印第安人的遭遇又带着白人的沾沾自得,这些不仅造成梭罗在生态行为上的含混,同时导致梭罗在生态思想上的含混,进而影响梭罗在生态叙述上的含混。研究梭罗作品中的生态含混,不仅有助于更客观地理解梭罗的生态思想,而且有助于更辩证地解读生态文学作品、指导生态文学创作,还有助于更具体地理解人类的生态观念,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乔治亚大学著名风景园林生态规划学家Forster Ndubisi《关于风景园林生态规划在美国的发展》的论文,系统地介绍了生态规划在美国从出现、兴起到成熟的一个完全过程和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本文是对Ndubisi教授所做分类的一个总结和介绍及对中国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所处阶段的一个反思。  相似文献   

4.
扎龙湿地生态价值评估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扎龙湿地生态价值评估与研究,推断出一旦湿地的生态价值受损,是以间接生态价值损失最为严重,由此转变了人类传统生态保护观念.  相似文献   

5.
福克纳小说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时空观,这种时空观既构成了其小说特殊的结构形式,成为一种创作技巧;同时又是其小说创作内容和题材的形象化和具体化,是作家创作中的自觉的精神追求,是作家始终如一的表现人类追逐时间,占有时间的人道主义思想的独特展现.它从历史观和人生观的角度体现着福克纳以文学的方式对人类生命整体意义的特殊关注.  相似文献   

6.
《易经》是人类摆脱浑沌的一个手段和方法,《易》之“太极”同样包含着对远古宇宙图式的一种拟测,这与神话中的浑沌开辟有着精神上的相通,都体现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易经》六十四卦的井然有序其实正来源于原初的浑沌——太极。正是对超越浑沌的渴望,才有了《周易》揭示的宇宙秩序。“太极”的宇宙图式体现了整体思维的模式,与“人类生于蛋”的神话母题一脉相承。《易经》、《易传》、《易纬》在传统意义上的义理与象数语言之外,还有一套神话语言,对《易经》、“太极”进行神圣的描述,从而将其神话化。  相似文献   

7.
生态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批评学派。它是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相互关系的批评。唤醒环保意识是它的主要任务。生态批评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梳理和挖掘人类文明史上的生态思想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漳州师院学报》2022,(4):40-44
元宇宙视域下,以《剑网3》为代表的国产大型多人在线网络游戏由于其特有的社交性、交互性、沉浸式等特点,其传播活动的形态更加全面而复杂:其自我传播是一种类自我传播,其人际传播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其群体传播则呈现出圈层化的特点。受这些新特征影响,网络游戏的传播活动也非常容易出现与现实割裂、负面信息无节制传播等生态问题,这既需要玩家提高认识,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责任感,又要求网游开发者正视问题,积极引导和充分发挥网游的传播功能,明确网游不仅是娱乐工具,也应承担更多的文化传播功能。这样,方可营造一个良好的虚拟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9.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物物理指标,其核心是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和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从而定量判断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本文计算了大庆市2001年的生态足迹,得出大庆市2001年人均生态足迹3.982 hm2,大庆市实际所能提供的人均生态足迹供给为1.651 hm2,因此大庆市2001年人均生态赤字为2.331 hm2.表明大庆市人口的消费需求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反映其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大庆市在区域尺度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针对减少生态赤字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黄膺翰  周青 《河南科技》2013,(13):268-269
作为一门正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的新兴学科,生态水利工程学在理论上还有所欠缺。本文通过对该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时代背景的分析提出了现阶段该学科的一些不足之处:工程评估难、工程目标不明确等。并从哲学角度提出了对应的指导性的宏观建议:生态工程不应仅局限于生态修复,还应该让它的设计思想随社会文明程度而变化,并且应该充分考虑人类的活动因素,使工程融入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和城市用地的大规模扩展造成的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的矛盾,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要达到既控制城市规模扩张又增加城市容量和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基于此,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阐述河南省生态文明现状。以此为基础,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指标的选取,包括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和生态精神文明三大方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生态文明的量化及有关实证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师院学报》2019,(2):58-63
当代生活中世界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它认为每个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是对整个人类的关怀,要求消除等级制度,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世界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它要求人们不仅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以至于全世界的公民,还要求爱护包括动植物在内的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其诉求的是一种大爱。文章以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三位主人公和劳伦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探讨劳伦斯作品中流露出的强烈世界主义意识,揭示他对合理公正人际关系的向往、对人类赖以生存家园的人文关怀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深入剖析《祝福》英译本,提出《祝福》英译本符合生态翻译学要求,其文读起来浅析易懂、易于理解,为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师院学报》2017,(2):110-114
泰勒小说《岁月之梯》以女主人公迪莉娅摆脱以男性为本位的传统家庭角色的束缚为题材,刻画了作为家庭主妇的迪莉娅的生存状况与精神困惑以及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与经历的锐变。迪莉娅重新审视自我与人生,最终做出回归家庭的理性选择。当代社会,女性应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增强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赢得社会对女性的尊重,从而实现两性的真正平等。泰勒诠释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女权主义的新女性主义的自我实现观。  相似文献   

16.
索尔·贝娄的小说《洪堡的礼物》选择了两个不同性格的典型人物——犹太裔美国文学家洪堡和查理,这两个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小说反映了两代艺术家的不同生活及命运,也给读者展现出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一论断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1.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文明和工业  相似文献   

18.
章颖 《漳州师院学报》2008,22(1):154-161
多数的评论家都认为许地山早期的散文与小说创作浸淫着佛教的观念与思想,其实这一时期的许地山尚未开始佛教、道教的专门研究,《空山灵雨》与《缀网劳蛛》并未体现圆满究竟的佛学佛理。在这一创作时节,许地山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并接纳着佛教“生本不乐”的苦空观,并借用佛家词汇传达其“劳蛛缀网”的人生观。他对佛教采用的仅仅是社会生活态度层面上的理解和文学审美情感上的价值取舍。  相似文献   

19.
翟贵均 《河南科技》1992,(11):17-18
<正> 智力,这个神奇而又不可捉摸只有人才具有的特殊现象,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探索研究的重要科学课题。随着人类一代又一代不懈地努力,蒙在人类智力上的神秘幕纱一层层地逐渐被揭开了。二十世纪初,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从生理学的角度发现了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偏抽象型和偏形象型以及中间型,并指出偏抽象型宜于向理科方向发展,偏形象型宜于向文科方向发展(摘引之吴越等著《人类智力的奥秘》。)这一发现,是人类探索自身智力奥秘的一个巨大进展。但是,他没有找到如何从生理学的角度测试出以上三种神经型(也可称之为思维型或智力型)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采用的测试智力的方法基本上还是沿用本世纪初由法国心理学家A·比纳和T·西蒙所发明的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批评文艺理论的视角来看,哈代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男主人公裘德具有浓厚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小说中的静态自然环境描写及其所潜在的自然法则,表明其中蕴涵着明显的生态自然观,显示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