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晚清词社,较之以往,更加发达,不仅几乎包含了词坛所有重要人物,亦与当时的词学精神紧密关联。文章对从道光后期以至宣统年间的143个各色词社进行梳理,以为相应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对纳兰词的评价使其达到了整个清代的顶峰,然而还原到晚清王国维之前,通过对纳兰词刊本和相关选本的分析,可以看到,纳兰词在清中叶已经淡出词坛视野。通过分析纳兰词在晚清词学理论和词创作中的接受情况,可以发现晚清词坛是建构纳兰词文学史地位的关键时期,建构的方式是创作和理论并行。同时,纳兰词也影响了晚清词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宇 《漳州师院学报》2010,24(3):138-141
文献研究表明:闽南民间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继承了闽越文化传统,在拍胸舞等民间体育活动中仍可看出蛇崇拜的遗存.同时受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原歌舞、习俗和养生娱乐活动成为闽南民间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唐宋之后的经济和交通地位的日益重要,域外文明特别是宗教文化队闽南民间体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教士的《圣经》汉译在清末民初中国翻译史的第三次高潮期达到顶峰,而晚清姗姗来迟的一群在华美国传教士在所有西方教士中后来居上,他们以独特的翻译手段中西合壁地演绎了西方经典之作《圣经》,其《圣经》汉译的成就无不让他们的外国同行叹为观止,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5.
以商州二龙山晚更新世以来黄土剖面为例,应用粒度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商州晚更新世黄土的微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黄土微结构特征与其形成环境的关系.表明粒度<5um的粘粒级含量在黄土与古土壤中差异最大,S1古土壤达30.39%,而L1黄土仅为24.7%;S1古土壤中大量出现铁质粘粒胶膜并呈流胶状,结构密实;L1黄土粘粒胶结物含量较少,土质疏松.得出了商州晚更新世S1古土壤形成于湿热的森林环境,L1黄土形成于凉偏湿的草原环境,S0黑垆土形成于湿温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的发展给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为现代公共艺术提供新的表达方式,使艺术语言呈现崭新的风格,因此研究现代城市数字化公共艺术的特征很有现实意义。现代数字化公共艺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定义、基本特征和新特征几个方面。目前,现代城市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发展,虽然受到了社会技术水平的制约,但是随着未来科技的发达、技术的进步,这一切将会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合理。  相似文献   

7.
《晚清四十家诗钞》三卷,是吴阎生完稿于民国十三年的诗选集,前两卷选录晚期桐城派若干关键人物的诗作,以相当大的篇幅建构了一个以吴汝纶为核心的北传桐城诗派的力量组合,对桐城派诗学源流的梳理与总结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索,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数字角色设计的成功与否成了数字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在对游戏角色设计理论的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游戏角色造型的艺术特征及其三维实现。  相似文献   

9.
从寻求动画片的审美趣味上升至文化内涵的层面,通过案例剖析国内外的游戏动画片,以解决当前中国游戏动画片存在着没有形成民族文化特色风格的问题,希望能在立足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建构具有本土语言特色的游戏动画片.  相似文献   

10.
潘向黎用自己的笔将其对生活与生命的关注进行了审美的再现,让读者感受到来源于小说这种文学影式本身的魅力.女性的视角造就她小说温情之美,而意象叙事的运用形成她小说诗的意蕴和散文化的风格.在<我爱小丸子>、<白水青菜>、<永远的谢秋娘>等的艺术创造上,充分体现了潘向黎对文学的现实性与美的坚守.  相似文献   

11.
因地处东南沿海的特殊位置,并着开放型的地理及生态,带着家族的色彩,在南中国海的大环境下,闽南经济在宋元时期就呈现出开放的态势,清代尤为典型,出现了人口的外迁,而人口的外迁以及多方面的回流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及家族传统的强化。  相似文献   

12.
诗钟是盛行于清末民初的一种诗歌游戏,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诗钟结社活动。诗钟社虽以娱宾遣兴为表,但借游戏笔墨寓风雅之意才是文人结社敲钟的主要目的。诗钟集中记录了诗钟社活动的具体内容,如制题、体格、唱卷等;取尚雅洁的诗钟作品从侧面反映出近代文人群体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师院学报》2022,(4):80-87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牛很早即被赋予神圣的地位,“食牛”是一种禁忌。而到了清末,“食牛”这一源自西方的习俗在西学框架中得到正面的文化阐释。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中,食牛者往往拥有西学背景,拒绝接受“食牛”的角色要么充当了旧学代表,要么尚处于刚开始学习西学的阶段。小说中的“食牛”行为已不再是简单的西俗,而是上升到西学的层面。这正是清末中西“学战”在小说中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清末掀起一股创办报刊的热潮,具体表征如下:一是报刊数量激增,二是报刊地域扩大,三是报刊栏目设置多样化,四是报刊民间化趋向,五是白话报刊大力推广,六是讲阅报社的出现。清末报刊异常繁荣对社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公共领域扩大,形成报刊舆论国家失控的局面。之外,对清末教育、国家发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开商埠是晚清通商口岸的重要类型。清季政府批准开放数量达36处,按其开埠性质晚清的自开商埠可分为完全自开商埠和半自开商埠两种类型。但是政府的批准并不等于商埠的真正设立。在实际运作中真正设埠的口岸数量要低于批准开埠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受化和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晚清词人分布呈明显的区域“出产”和区域“群居”格局。晚清词人的区域分布已从清初、清中叶江浙两省的一枝独秀变为江浙、岭南、湖湘、闽中、皖上五区的众花争放。岭南、湖湘、闽中、皖上词人奋力急追,和江浙词人一道,为晚清词学的繁荣共倾情思和心力。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经历了封建专制主义巅峰后的社会转型,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之下变革是无处不在,而作为衣食住行第一要素的服装,其变革首当其冲。满族服装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主流服装,在这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服装纹样和装饰有着怎样的演变发展,又呈现出了怎样的新形式与艺术特征,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分析的。以清末民初的满族女装为代表,结合历史背景,对其纹样和装饰的演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最后对满族女装纹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做出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宋代闽南词坛的词作者寥若晨星,作品屈指可数,作者之间也少有联系,没能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但仍折射了宋代文坛风尚,有其令人激赏之处.  相似文献   

19.
蔡世远是清代康熙雍正间名学和教育家,学识渊博,述颇多,讲学育才,绩效卓,影响不凡,其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对我们仍有借鉴、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