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报导了卤代芳氧基乙酰氧基烷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三种核磁共振谱性质,由于磷元素的影响,这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性质,特别是^1H-NMR谱性质显示出较丰富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水杨醛、邻香兰素与乙二胺缩合而成的双希夫碱的铟(Ⅲ)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热及热重分析这些近代物理化学测试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且对其性质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3.
苯乙烯菁染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3种未见献报道的苯乙烯菁染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取代基对其光谱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苯酚为原料,合成4,4'-二羟基-α,α'二甲基苄连氮(DDBA)的方法是一种简单而产率高的方法.通过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对DDBA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磁共振分析技术是利用物理原理,通过对核磁共振谱线特征参数的测定来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它不破坏被测样品的内部结构,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化学、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报道一种新型C^N^N结构的有机配体:反式4-[4(-(N,N-二乙氨基)苯乙烯基]-N-{4-[(2(-苯基-6(-吡啶基)吡啶]苯甲基}吡啶溴盐,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电喷雾质谱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其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二茂铁烷氧基硅烷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羟基烷基二茂铁和氯硅烷作用,合成了12种新的二茂铁烷氧基硅烷,并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在有机溶剂中的乙酸解等性质,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通式为(C17H20N2I)2RE(NO3)5的一个系列15种碘杂环硝酸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重-差热分析,摩尔电导,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磁矩测量等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重。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几种稀土元素和茶氨酸的的配合物,其通工为LnT3Cl3.6H2O。用化学分析、热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其组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及表征。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5,5′_二甲酰基_3,3′,4,4′_四甲基_2,2′_二吡咯基苯基甲烷〈7〉,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结构.初步探讨了这种新化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We report 27Al NMR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of Zr and ZrHf-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es (BMGs). 27Al NMR Knight shift shows that there exists a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l electronic properties at Al sit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addition,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also provide clu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onic states,especially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d-orbit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oughness and hardness.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测井仪纵向分辨率对薄互层陆相页岩响应特征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二叠系风城组3组薄互层接触面全直径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岩心取样方式,模拟核磁共振仪器不同纵向分辨对薄互层的核磁共振测量。研究核磁共振仪器纵向分辨率在不同薄互层厚度情况下横向弛豫时间T2谱的响应特征的差异,明确核磁共振仪器纵向分辨率对T2谱形态、核磁孔隙度、核磁T2特征截止值及几何平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薄互层物性差别较大且仪器纵向分辨率较低时,T2谱形态不能准确反映真实储层特征,进行核磁测井资料解释需要考虑分辨率的影响;核磁孔隙度受仪器纵向分辨率影响较小,是薄互层探测区域的线性平均值;T2特征截止值和几何均值会受到较大影响,会造成核磁有效孔隙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和核磁渗透率偏小。研究结果对薄互层型页岩储层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核磁共振测井在页岩薄互层储层性质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柳珊瑚共生细菌Bacillus subtilis发酵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多种常规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对柳珊瑚共生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和抗污损生物幼虫附着活性测试.结果分离得到7个环二肽类化合物,依次为环(S-脯氨酸-甘氨酸),环(S-脯氨酸-R-亮氨酸),环(4-羟基-脯氨酸...  相似文献   

14.
通过炔烃的环三聚合作用首次合成了一系列以苯环作为刚性中心的带有不同长度烷氧基链的液晶化合物 ,用IR ,1 HNMR ,1 3 CNMR ,以及MS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确证了其结构 .同时研究了该系列化合物的液晶性能 ,并初步探讨了烷氧基链长度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Application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spectroscopy in the study of living systemsrepresent an ever-expanding area of researchactively pursued in man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institutions[1 ] .The interestin studying living cellswith NMR techniques stemmed from the exchangeexperiments of human blood cells in D2 Operformed by Odeblad et al.in the mid-1 95 0 s[2 ] .Continued interest in defining and explaining theproperties of water in biological tissue from themid-1 96…  相似文献   

16.
测绘了新合成的14个2-(2-取代乙烯基)-5-联苯基(口恶)唑及中间体2-甲基-5-联苯基(口恶)唑的核磁共振谱图,对这些谱图进行了分析。确定图中各峰的归属;通过双键上二个氢偶合常数的研究。确认这些化合物具有反式结构;并对这些化合物的 UV,FL 产生的原理进行阐述。解释了此化合物 FL 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17.
焦水煤浆流变性及其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风化煤、大港石油焦制备成浆体燃料PCCWS,考察了浆体的流变性质并利用HNMR考察了PCCWS中水质子的动态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浆体浓度的增大,屈服应力值和粘度均表现为增加;浆体中水质子的化学位移移向低场,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值则减小。浆体中束缚水和自由水的份客及其活动性对浆体的NMR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ChemOffice在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化学软件ChemOffice2002在化学中的应用,包括进行化学计算,推测核磁共振图谱和计算物理化学属性。  相似文献   

19.
地下原油的成分复杂,粘度变化范围很大,具有很宽的核磁共振(NMR)弛豫分布特性。研究原油的NMR弛豫特性随原油粘度、NMR仪器测量频率以及测量回波间隔(TE)等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对利用NMR测井资料准确识别和评价油水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两种工作频率(2MHz和23MHz)的NMR谱分析仪器测量了不同粘度原油样品的NMR弛豫时间。结果表明:轻质油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近似相等,且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与原油粘度、粘度/温度的比值成反比关系;稠油的T1大于T2,其T1/T2比值随测量频率、粘度/温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大;仪器测量频率对轻质油弛豫影响很小,而对稠油的弛豫影响较大;随测量回波间隔的增加,稠油的视横向弛豫时间增大,且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可生物降解、具有温度响应性的、具有乙氧羰苯氧基、甘氨酸乙酯和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侧链的聚膦腈,用31P NMR、1H NMR、IR、元素分析、DSC和GPC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此聚膦腈的温度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浓度的缓冲溶液中,其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不受浓度和pH值的影响;而在低浓度时,其LCST随浓度的减小而升高.亲脂性的乙氧羰苯氧基和甘氨酸乙酯侧链的引入,使此聚膦腈的LCST低于聚二(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磷腈,而更接近于人体温度.对聚膦腈的水解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膦腈在碱性条件下的降解略快于在酸性条件下的降解,在中性条件下的降解最慢.这个新的聚膦腈在生物医用材料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