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当代欧美甚至全世界多数国家的道德教育领域,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是两大具有代表性的道德教育理论,它们对当代道德教育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文章深入研究了这两种理论并比较其异同,进而揭示了这两种德育理论对我国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外道德教育理论的流派中,具有影响力的有体谅关心、价值澄清、认知发展、完整人格、逻辑推理等流派;纵观各流派发展出现了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以人为本、隐性德育、注重道德价值取向体验、道德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各派道德教育理论日趋融合等六个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西方道德教育传统在理念特点、教育模式、政治意义上的比较分析,探究德育传统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影响,从而汲取中西方德育的精华,拓宽当代德育的内容及教育手段,改进当前德育的工作方法,推动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围绕着四大主题与四大流派而发展的,从“突出个人主义”、“强调主体意识”到“体现人本思想”,完成了由“以人为主”向“以人为本”的路径转换。如何认识和理解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与转向并加以借鉴和运用,对于丰富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发展以来,各种文学思潮更迭迅速趋于多元化。文章阐述了米勒的文学"终结论",并分析了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实践和共同特征。这些理论相互影响,构织了一幅多元化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景观。  相似文献   

6.
赫尔巴特的德育论是建立在他的心理学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的。他关于道德基本要素、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因素和道德培养的方法的论述 ,是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开展亦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傅涛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74-174,139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里促使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是当代学校德育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当代德育模式的发展和经验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本文从当代德育模式的发展入手,分析了当代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发展动向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部邵建芝 《科技信息》2010,(34):I0154-I0154
诺丁斯关心理论是西方极富特色的德育流派之一,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学被以不同的方式吸纳进该理论中,成为其重要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9.
保罗·A·萨级尔森是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1970年因《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b一书获得了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48年起,他的《经济学》至今已出版了十四版,成为当今最畅销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萨缨尔森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最新成就,他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也反映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状况。一、萨梁尔森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诞生至今,经济学发展成为科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对于经济学说的研究出现了很多思潮。萨梁尔森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的…  相似文献   

10.
书海导航     
《管理实践》 彼德·德鲁克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西方有关企业管理经验和理论的著作浩如烟海,而彼德·德鲁克却以其实用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为世人所称道。 《管理实践》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他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被认为是管理学上最主要的贡献。目标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推动作用。目标管理一词至今仍为人们所常用。 推荐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追求卓越》 汤姆·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合著的《追求卓越》是当代最畅销的管理书籍,被誉为是美国工商管理的“圣经”,自1982年出版以来,…  相似文献   

11.
韩国学校德育历经蜕变,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并合理吸收传统儒家文化,紧随时代发展需要,成功地将德育生活化、实践化,突出了德育的重要性,这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落实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准确把握"道德"与"法律"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是讲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前提。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整合,在价值取向上,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统领,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法律为保障;在实现路径上,应该体现"道德"与"法律"在育人目标上的一致性、行为规范上的相通性、运行过程上的渗透性和发展过程上的渐变性。离开道德的法律是无根的,离开法律的道德是脆弱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德育素养作为德育课程的一种核心资源,它的提高有赖于"德育社团"这一重要资源。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德育社团"是建设德育课程资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结合我国德育课程资源的现实困境以及当前德育社团发展的历史机遇,借鉴国外教育社团建设德育课程资源的历史经验,尝试探讨我国德育社团建设课程资源的可行之径。  相似文献   

14.
周榕 《科技信息》2008,(35):167-168
审视我国过去和现在的道德教育,应当承认的是,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在主流方面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中。要想打破这种模式,观念的更新是必要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从道德学习的实质、过程和目的对道德学习进行了阐释,帮助我们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了反思。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进行研究,赋予它新的时代感,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道德教育理论水平而且对于指导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界的同仁越来越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以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素质教育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分析体校学生德育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通过对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出在体校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勇 《科技信息》2007,(18):207-207
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就职校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主体性德育观开展职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7.
贺丽 《科技资讯》2013,(12):203-203,205
加强德育,义不容辞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教书与育人必须并重,中学化学的教材内容存在丰富的品德教育素材。本文就化学课堂中如何加强德育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西方的隐喻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隐喻的修辞学研究,隐喻的语义学研究和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整个历史来看,西方的隐喻研究学者提出了对比论、互动论、映射论以及概念合成论等隐喻理论,隐喻研究主要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进行,并围绕这几个层面展开。文章在介绍和讨论这些隐喻理论的同时,对它们的贡献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20.
Adam Smith是美国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在《国富论》中强调了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了道德的力量。本文将两部著作的思想连贯起来,分析道德观念对市场经济中人们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