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花鲈视觉发育与摄食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是我国沿海近岸生活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亦生活于淡水.近几年国内外已进行大规模养殖和人工繁殖.我国学者对其形态、发育、繁殖生物学研究较多[1~3],对其生理特性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其...  相似文献   

2.
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生长和摄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2003~2004年对人工培育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仔鱼、稚鱼和幼鱼的生长和摄食进行了研究.在水温28.5~31.0℃,盐度31.4~34.3条件下,初孵仔鱼经39 d培育变态为幼鱼.全长(L/mm)与日龄(D/d)的关系式为L=2.039 8e0.076 7D;体质量(M/mg)与日龄(D/d)的关系式为M=0.065 8e0.252 8D;全长(L/mm)和体质量(M/mg)的关系式为M=0.006 5L3.267 3.对170尾仔、稚、幼鱼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摄食率达95.88%,饱食率达77.65%.饱食量(F/mg)与体质量(M/mg)呈直线相关,F=0.043 3M-0.003 9,大多数仔稚鱼在30 min内可以饱食.仔鱼对轮虫的消化时间为1~2 h,稚鱼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的消化时间分别为1.5~3 h和2~4 h.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强度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仔鱼白天摄食、晚上不摄食,前期仔鱼在8:00和18:00摄食量较大,后期仔鱼在8:00和16:00摄食量较大,稚鱼昼夜均摄食,摄食高峰期出现在中午12:00.  相似文献   

3.
花鲈幼鱼个体代谢与体重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不同饵料对花鲈稚鱼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12月20日至2002年1月23日期间,用经营养强化的轮虫和桡足类、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5种不同饵料投喂30日龄花鲈稚鱼,经34d培育,测定其生长和存活率.结果表明:投喂经营养强化的轮虫、桡足类和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花鲈稚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较高,捕苗操作后1d的死亡率则较低.投喂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的实验组,花鲈稚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较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实验组,花鲈稚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最低.可以认为:桡足类和经营养强化的轮虫是花鲈稚鱼的优质饵料;卤虫无节幼体也是花鲈稚鱼较好的饵料,但使用前应经营养强化.  相似文献   

5.
花鲈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人工繁殖的花鲈胚胎的发育过程。花鲈的卵为圆球形、浮性,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38 ̄1.51mm;大多具1 ̄2个油球,少数具3 ̄4个油球。在温度为12.2 ̄14.0℃、盐度为22‰的天然海水中,花鲈胚胎发育历时的86小时孵出仔鱼。胚胎发育分为5个阶段,共30个发育期。  相似文献   

6.
饲养密度和饵料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因素五梯度的正交设计方法,分析了不同饲养密度和不同饵料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花鲈稚鱼(全长8.22~11.05mm)和饵料(卤虫无节幼体)被分为5个不同的密度组饲养30d(花鲈稚鱼的密度:5,10,15,20,25尾/L;饵料密度:250~1125,500~2250,1000~4500,2000~9000,4000~18000只/L).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1)℃,盐度为28~30条件下,饵料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有显著影响,花鲈稚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在饵料密度为250~1125只/L至2000~9000只/L范围内呈增长趋势,当饵料密度增加到4000~18000只/L时,花鲈稚鱼生长率和存活率反而下降.饲养密度较高时花鲈稚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较低,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饲养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不显著.可以认为,饲养密度和饵料密度分别为15~20尾/L和2000~9000只/L对花鲈稚鱼生长和存活应该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中日花鲈生化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中日花鲈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共检测了中国沿海花鲈146个个体和日本东京湾花鲈40个个体中12种同工酶的16个基因位点。同工酶分析表明:中国花鲈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0.4375和0.3750。中日花钙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0283,0.0324;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0473,0.0782。两间在LDH^*,GPI-1^*,GPI-2^*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接近完全替代。中国花鲈和日本花鲈间根井遗传距离为0.1918,远远高于中国种群间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弓斑东方Tun仔稚鱼前期,仔鱼期和稚鱼期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初孵仔鱼全长3.12-3.38mm.9-10d卵黄囊被吸收而消失。15d后鱼的器官分化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质量浓度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尖吻鲈稚鱼(Lates calcarifer)(15日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以自然海水(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小于0.03 mg/L)为对照组,开展质量浓度分别为67、200和333 mg/L亚硝酸盐对尖吻鲈稚鱼的急性胁迫实验,分析0、6、12、24、36、48、72和96 h实验鱼消化道中胃蛋白酶、脂肪酶以及淀粉酶活性.结果:不同处理组个体消化酶活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中质量浓度(67、200 mg/L)处理组个体胃蛋白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呈双波峰变化趋势,高质量浓度(333 mg/L)处理组,个体胃蛋白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个体脂肪酶活性均因亚硝酸盐的处理而呈波动趋势;个体淀粉酶活性随处理质量浓度升高分别呈U型、双波谷和不规则波动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消化酶活性在亚硝酸盐刺激下具有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10.
廖国璋 《广东科技》1998,(11):26-27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俗称鲈鱼、白花鲈、青鲈、七星鲈,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经济鱼类,与卷口鱼(嘉鱼)、鳜鱼和斑鳗(白须(鱼甘))并列为西江四大名贵河鲜鱼类。花鲈体型大、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历来为出口港澳的河鲜鱼类,而且也是珠江口底拖网重要渔获物之一。 近年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莞等地水产科技人员根据花鲈在淡水中生长迅速、适温性强、饵料较易解决的特点,将在河口地区捕捉的花鲈苗,经过盐度的梯级驯化,待花鲈苗完全适应在淡水生活后,再运到淡水池塘中试养,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生产实践,已在东莞市及珠江三角洲养鱼主产区取得池养花鲈成功,为今后进一步推广池塘大面积养殖花鲈  相似文献   

11.
盐度对鲈鱼稚鱼的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鲈鱼稚鱼在15‰、12.5‰、10‰、7.5‰、5‰、2.5‰及淡水7个不同质量分数盐度水体中的生长情况,并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稚鱼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鲈鱼稚鱼的生长及存活率均有影响,在盐度为7.5‰的水体中的稚鱼生长最好,存活率较高;不同盐度水体中稚鱼的脂肪酸含量也有差异,其中SFA的差异不显著.PUFA的含量随实验水体盐度的降低而呈增高趋势,尤其以EPA、DHA和AA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非等氮饲料投喂鲈鱼幼鱼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膨化饲料、鲜活饲料和以上两种饲料的配量物,分别设计三个梯度蛋白质的投饲水平,对鲈鱼幼鱼进行对比饲养.结果表明,用膨化饲料每天提供每百克鱼1.20 g蛋白质,有最好的生长率、消化率、投饲料系数和较好的成活率、较低的饲料散失率.从而认定用膨化饲料投喂有较好的养殖效果和保护养殖水环境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海水网箱养殖花鲈溃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基础上,进行养殖水域细菌学分析和防治药物的研究,提出了以生态防结合药物防治的综合性防治技术。结果表明:依细菌数量的动态规律可预测鱼病的发生时期。环丙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磺胺+TMP、磺胺甲基异恶唑等可作为首选药物,联合用药效果更佳。试验点的花鲈成活率为93.9%-98.6%,比较同一海区另两个养殖点的成活率72.7%和37.5%分别提高了约23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表明综合防治技术应用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掌握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早期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方法】对海水青鳉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连续观察和研究。【结果】在水温26~28℃,盐度27‰,14h光照∶10h黑暗的条件下,海水青鳉0日龄胸鳍发达、眼球浓黑、脊索末端向上弯曲、尾鳍条出现;1日龄鳔充气,并开口摄食;3日龄卵黄吸收完毕;4日龄油球消失,进入后期仔鱼阶段;8日龄胸鳍、臀鳍条出现;10日龄背鳍出现;25日龄各鳍发育,进入稚鱼期;35日龄各个鳍条发育完善,身体布满鳞片,形态与成鱼相似,进入幼鱼期。【结论】根据卵黄囊、油球的吸收,鳍的发育以及鳞片等发育特征将海水青鳉早期发育阶段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海水青鳉各鳍的发育时序为胸鳍、尾鳍、臀鳍、背鳍、腹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饥饿和再投喂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稚鱼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15.00的盐度条件下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饥饿3 d、饥饿6 d、再投喂3 d的鲈鱼稚鱼,其胃蛋白酶的活力比摄食组高,胰蛋白酶的活力比摄食组低;而再投喂10 d和再投喂17 d的鲈鱼稚鱼,其胃蛋白酶的活力比摄食组低,胰蛋白酶的活力比摄食组高.饥饿组和摄食组的鲈鱼稚鱼,其蛋白酶活力差异显著.由此认为,短期饥饿可能导致鲈鱼稚鱼出现补偿性生长.  相似文献   

16.
海水养殖鲈鱼分离出一种hepcidin抗菌肽新基因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我国海水养殖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分离到一种hepcidin抗菌肽新基因,并在国际GenBank公布(accessionnumber为AY547281).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鲈鱼分离到的hepcidin基因属于hep cidin抗菌肽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7.
饥饿对花鲈生长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7月24日至8月23日在福建省海水鱼类苗种繁育科研中试基地室内水泥池进行了继饥饿补偿生长和不同日间隔停饵对花鲈生长效果的比较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对体重16.2g、体长10.1cm左右的花鲈在一个月的实验期内,与连续每日喂食相比,无论饥饿处理5d或10d再恢复喂食,花鲈均表现出明显的超补偿生长,不仅生长速度高于所有对比组,而且饵料系数有显著降低;而每日增加喂食次数虽能使生长有所加快,但饵料系数显著提高,结果表明:继饥饿补偿生长现象在花鲈养殖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