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最近,我们对临湘县种粮大户(20亩以上)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粮大户是农村商品粮生产的能人,他们在协调农村经济的内部矛盾,促进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1987年,这个县在县内和县外耕种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214户,耕地40800亩,户平33.6亩,劳平15.4亩,其中在县外承包耕地4600亩,占11.3%。全年共产粮食1876万公斤,户平15453公斤,人平产粮2810公斤,收入787.92万元,户平6490元,劳平2447.2元,人平1180元,除去成本、开支,人平纯收入在800元以上。这些粮食生产大户归纳起来有四种:  相似文献   

2.
水稻直播栽培是轻简栽培技术之一。它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等优点,深受种粮大户欢迎。近几年来,我市各县(市)都在积极试验,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直播连作晚稻面积发展不快,除了主要因素品种未突破外,除籼技术未配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早稻生产都以籼稻为当家品种,收割作业时易脱粒,机构收割脱粒更为严重,一般每平方市尺有几十粒甚至到一百多粒,耕耙时虽大部分被耙人泥土中。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早稻谷出苗再生长,一般情况下含籼为10%~20%,多的在30%以上,由于早籼苗期生长旺盛,分蘖快而多,个体大,争肥争光能力强,故要影响直播晚稻的生长。致使粳稻产量下降。据调查,含籼1%以下对产量影响不大。当含籼5%时,减产15%,含籼15%减产高达27%以上;其二,由于早籼稻同样能抽穗结实,放收获后的稻谷中含籼率很高,据1996年对余姚市弁山一种粮大户收割的连直一号直播稻谷调查,含籼谷30%以上;又据奉化方桥一种粮大户调查反映,若直播晚粳含籼谷高,粮站不收购,种粮户只得低价出售,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除籼技术是推广连晚直播的关键之一。而连晚抛秧栽培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西部陆海新通道13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并对地区间的差异及演变轨迹进行分析.结合中介变量法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处于稳定上升通道,各省市之间的技术效率虽有明显差异,但相互间的差距具有明显收敛性.制度环境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通过企业规模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而通过影响对外开放水平、非研发创新支出、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才是更为重要的渠道.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小麦-玉米轮作种植为例,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DEA模型,对中部平原农区粮食生产适度规模进行测度,选取耕地、劳动、直接物资和间接分摊为4项投入指标和粮食总产量及生产净利润为2项产出指标,对不同农地规模农户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测算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而测度适度生产规模.同时,对不同规模分组的投入结构和产出特点进行分析,探索DEA有效分组特征及无效分组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规模农户投入结构有较大不同,普通种粮大户适度规模耕地面积在(3.67,4.67] hm~2,对基础设施健全、农业机械等固定资产投入量大的少数大规模种粮大户来说,最佳适度规模为(66.67,100.00] hm~2.通过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宜种植规模、利用规模优势繁育良种或者种植优质专用品种、加强社会化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4年在河北省调研得到的323份农户数据,以农户玉米生产为例,选用DEA-Tobit两步法分析了收入非农化、土地规模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非农化和土地经营规模化都有利于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其中农户实际经营土地面积与生产技术效率的显著性更强。研究中还发现,农业培训也有助于增进农户的农业生产经验,有效提高生产技术效率。因此,搭建平台促进土地流转,继续支持农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以农户为主体的规模化经营形式,增加农业培训力度和覆盖面应该作为我国农村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内部管理效率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效率与技术效率紧密相关,技术效率通常受到外部环境效应、内部管理效率以及随机误差这3个因素的影响.为了单独测算内部管理效率这一内生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具体作用,通过构建3阶段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消除了外部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这2个外生因素对技术效率值的影响.又以2008年中国31个省市为例,测算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并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眼镜生产企业面临着成本与效率危机.以温州某光学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作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对眼镜产品生产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从生产流程到作业方法的改善方案.生产流程的改善可以使作业效率提高10%、作业空间面积节约15%、产品不良率降低3%;作业方式的改善可以使作业效率提高24%.工作研究是劳动密集型的眼镜生产企业应对成本与效率挑战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香港建筑业生产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一种非参数经济计量方法--数据包围分析(DEA)对香港建筑业1981-1994年间的生产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香港建筑业的生产效率总体上有所提高,其年平均增长率为0.41%,生产效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施工技术的改进,管理水平的进步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建立一种非参数方法的经济计量分析模型,对1981~1996年间我国建筑业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呈良好上升太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提高,其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0.06%。这种计量分析方法为其它经济效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对福建农户杉林地经营投入产出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基础上,该文利用DEA模型方法测算出农户林地经营的产出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评价不同经营规模的林地与农户经营投入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户林地经营的规模效应及合理、有效的林地经营规模边界。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分析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来河南粮食生产效率变化,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结合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测算了河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实证结果显示,对河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较大的是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变化,而制约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因素是河南省综合技术效率不高,纯技术效率未得到提升,河南省粮食生产中加大技术推动应用和优化种植规模仍具有较大潜力。因此,加快河南省粮食生产科技创新,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是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效率,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经营;粮食生产;空间杜宾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  相似文献   

13.
生产方式是技术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统一。反映劳动过程技术条件的方面,即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可称为技术生产方式;反映劳动过程社会条件的方面,即劳动的社会组织形式,可称为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通过生产方式这个中介来实现的,即生产力决定技术生产方式,技术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云阳县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连全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2):60-61,7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为了寻求云阳县粮食安全的基本对策,通过对云阳县农业资源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的分析。本文阐述了云阳县粮食生产的现状及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潜在的粮食危机,最后笔者结合云阳的实际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累积分布函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系统地分析2015年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的空间集聚特征, 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18个因子对黄淮海地区及不同类型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提炼出主导因素, 得到如下结果。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呈现“低值集聚、高值离散”的特征, 并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同质集聚性。其中, 显著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南、皖北和苏北地区, 显著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和山东临海县域。综合考虑空间约束和粮食产量分布差异, 将黄淮海地区分为粮食高产区、中高产区、中低产区和低产区4个类型区。18个因子对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不一, 主要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型。其中, 高产区的主导因素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属于社会经济及要素投入作用型; 中高产区的主导因素为耕地面积、区域人口、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表现为综合作用型; 中低产区的主导因素为耕地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折纯), 表现为地理环境及要素投入作用型; 低产区的主导因素为植被指数、耕地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表现为综合作用型。针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 提出不同的粮食增产增收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稻生产面临高产与安全高效、高产与绿色优质之间矛盾和难以协调统一问题,种植方式向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和标准化转型。再生稻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增产增收、省种省工、减肥减药,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再生稻对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我国再生稻生产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主要存在强再生力水稻品种选育技术体系不完善、再生稻单产水平不稳定、适宜于机械化栽培的品种少等问题,从生产技术和遗传生理角度综述了再生稻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再生稻品种评价体系与品种选育、腋芽萌发机制与产量形成、肥水运筹调控与标准化种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再生稻品种选育、高产栽培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河南省省级、地级市和县域尺度粮食产量变动的因素贡献, 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开展1980-2010年间粮食产量变动的因素分解研究。结果表明: 1) 在省域尺度上, 河南省粮食产量增加5437.1万 t, 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粮食单产的贡献分别为-175.4万、1165.7万、-573.4万和2871.6万t; 2) 从地级市看, 粮食单产效应和复种指数效应全部为正值, 耕地面积效应和粮作比例效应基本为负值, 地级市间各分解因素效应的差异显著; 3) 县域粮食生产“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明显, 4个因素贡献的县域差异显著, 粮食单产效应叠加上复种指数效应促使豫东多数县域粮食总产量的显著增加。防止耕地快速“非农化”与非粮化以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面积比例, 同时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和粮食生产要素投入优化策略, 是提升河南省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赵奇  范春丽  杨玉珍 《河南科学》2014,(12):2486-2490
选择了农业从业人员、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农用化肥使用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等8个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周口、信阳、商丘、驻马店、南阳五地市2004—2012年粮食产量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因子对这5个地市粮食产量影响排名差别较大,基于此,提出粮食增产稳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综合考虑影响安全生产的自然因素、技术因素、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从7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核心区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区域,稳定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有效供给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区域发展的现状,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解决粮食生产制约因素4个角度,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地位,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