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和其他随行人员的陪同下,从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4日,访问了非洲十个友好国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摩洛哥王国、突尼斯共和国、加纳共和国、马里共和国、几内亚共和国、苏丹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帝国和索马里共和国。这是我国国家领导人对非洲的第一次正式访问。周总理一行,从北非到西非,又从西非到东北非,历时近两月、行程数万里,受到各国政府隆重、殷勤的接待和各国人民兄弟般的热诚欢迎。这次访问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大大地增进了中非友谊、巩固了亚非团结、加强了维护世界  相似文献   

2.
半月谈     
周总理满载非洲人民友谊而归从1963年12月14日到1964年2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和其他随行人员的陪同下,访问了非洲的十个友好国家:阿联、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其间,周总理还访问了兄弟的阿尔巴尼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周总理一行的访问活动,不仅成为中国人民和非洲各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而且也是全世界人民所共同关心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怀着感激和喜悦的心情,祝贺周总理一行出访的圆满成功,欢迎他们胜利归来。这次访问,不论是对于增进我国同有关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对于加强亚非团结、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方面,还是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出了  相似文献   

3.
半月谈     
中国人民热烈欢迎苏丹贵宾苏丹共和国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易卜拉欣·阿布德,应我国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是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问非洲十国之后不久前来访问我国的第一个非洲国家元首。这是中国和苏丹两国友好关系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民对于前来访问的苏丹贵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和苏丹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早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漫长岁月里,两国人民  相似文献   

4.
1963年的国际形势,对于全世界人民,是一个大好形势。在这一年里,社会主义阵营同帝国主义阵营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被压迫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垄断资本集团同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都有了进一步的、更加有利于全世界人民而不利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发展。在这一年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全世界人民的觉悟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为帝国主义服务的现代修正主义者进一步暴露出他们的丑恶面目。在这一年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继续蓬勃高涨;许多民族主义国家在独立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新老  相似文献   

5.
张永蓬 《世界知识》2011,(14):32-33
关注热点、加强政治联系和强化贸易纽带,是美国对非战略的新特点。6月中旬,希拉里·克林顿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非洲,她先后访问了赞比亚、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三个国家,出席了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的第十届《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论坛,强调了美非贸易对非洲的重要性和好处。引人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6.
半月谈     
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团结反帝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和其他随行人员的陪同下,继访问了非洲十个友好国家和兄弟的阿尔巴尼亚之后,又访问了东南亚的三个亲密邻邦——缅甸、巴基斯坦和锡兰。宋庆龄副主席也应邀访问了锡兰。宋副主席和周总理对东南亚邻邦的访问,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同这些邻邦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了我国人民同三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并且对促进亚洲团结、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维护亚洲和平和世界和平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同缅甸、巴基斯坦和锡兰三国的关系,都是友好的,令人满意的。缅甸和巴基斯坦都同我国圆满地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缅甸还第一个同我国缔结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锡兰第一个同我国签订长期贸易协定,打破美帝国主义的“禁运“政策。通过这次我国领导人的访问,我国同这些友  相似文献   

7.
在东风继续压倒西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和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法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已经处在全面瓦解之中了。“法兰西共同体”的十二个非洲成员国除了毛里塔尼亚外,其余的都已在今年先后获得独立。长期在帝国主义统治和压迫下的这些国家终于向着独立发展的道路前进。这是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新胜利。帝国主义总是不愿意放弃殖民统治的。这些非洲国家的获得独立,决不是由于法帝国主义的什么“恩赐”,而是非洲人民英勇不屈、长期奋斗的结果。法帝国主义迫于非洲人民的斗争,在步步退却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別是亚非会議以来,由于整个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非洲人民的觉醒,反殖民主义的熊熊烈火燃遍了整个非洲。非洲的国家一个接着一个地独立了,独立国的面积占整个非洲的36.5%,它們的人口占42.2%。尚未取得独立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也正在以各种形式同帝国主义展开激烈的斗爭。这种斗爭正在加速着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非洲已以嶄新的姿态出現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了。然而,帝国主义是不会自动退出非洲的,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正在加紧对非洲的鎮压和掠夺。战后,美帝国主义由于經济上和战略上的考虑,正在步步入侵,加重了对非洲人民的剝削,深化了帝国主义之間的矛盾。这些因素都捉使非洲的形势日趋复杂。但是,不管怎样,非洲人民既經站起来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寿命不长了。非洲的民族解放斗爭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非洲人民的斗爭获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飽受殖民主义祸害的中国人民分外关心着非洲局势的进展。我刊过去虽曾分別对一些非洲国家的情况作片断的介紹,但是,有系統地介紹并不多。本期开始登載的这个講話就是想弥补这样的缺陷。講話包括:介紹非洲的自然环境、面积、人口、种族、語言和宗教信仰等;陈述帝国主义在非洲的侵略史、角逐史以及战后美国势力的入侵;剖析当前殖民者怎样对非洲进行政治上的奴役和經济上的掠夺;介紹非洲人民的斗爭史,并着重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汹涌澎湃的民族解放运动。非洲土地辽闊、形势复杂,要在短短的講話里論述到所有的問題是不可能的,因而只能对非洲情况提供一个輪廓,以供讀者参考。——編者  相似文献   

9.
万隆会议后十年多来,许多亚洲国家特别是大批的非洲国家取得了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亚洲、非洲人民的斗争面前,正在土崩瓦解。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风暴,正以雷霆万均之势,滌蕩着帝国主义在亚洲,非洲的殖民主义污浊。长期的殖民统治和超经济的剥削,使亚非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处于落后的状态,民族传统遭到摧残,教育水平很低。因此,新兴的亚非国家的人民,正怀着无比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巩固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努力发展和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清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位于非洲西部的多哥法国托管部分,9月21日宣告独立,成立了自治共和国。展开非洲地图,人们可以看到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深绿色的海水拍击着黄金海岸的土地。在这片土地的极南端的阿克拉港右方,紧靠伏尔塔河的就是多哥。数十年来,多哥一直是帝国主义的竞争埸所。德、英、法从这里取得原料,还以垄断的方式在这片土地上兜售他们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1日,东非一个新的国家——索马里民主共和国诞生了。它是由同一天宣布独立的索马里亚共和国(前意大利托管地索马里兰)和今年6月26日宣布独立的索马里兰共和国(前英属索马里兰)合并而成的。这两个国家的独立和合并,是索马里人民七十多年以来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行英勇斗争的结果。在殖民统治下索马里兰位于非洲东部一个突出的半岛上,通称“非洲之角”。在这块面积约七十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二百零二万居民,他们主要是属于塞米特一哈米特语系的库什特语族的索马里人(Somali)。由于领土被分割,索马里人分别居住在几个地区,在前意大利托管地有一百三十一万,在前英属索马里兰有六十五万,在法属索马里兰有六万;还有四十几万索马里人居住在邻近的其它地区。索马里人大都信奉伊  相似文献   

12.
半月谈     
东风继续压倒西风早在去年莫斯科会议期间,毛主席就正确地指出了当前世界形势发展的特点,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这半年多来国际局势的发展,正是证明了,东风已经压倒西风,而且将继续压倒西风。帝国主义集团的首脑美国,现在已经陷入新的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猛烈下降,失业大量增加;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日益加深,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扩大了。中立主义的倾向继续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着;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继续高涨。全世界人民热烈地要求和平,要求召开最高级会议、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裁减军备、禁止使用和试验核武器,要求结束殖民统治和制止干涉别国的内政。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却顽固地反对这一切,还在继续进行战争威胁和准备新的战争,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1日,在开罗举行的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在它的“关于帝国主义的决议”中写道:“大会要求,联合国应该结束在受托管的国家所实行的托管,承认它们的完全独立,并且及早采取步骤以达到这种目的。”决议还要求全世界注意喀麦隆、多哥、索马里兰等托管地的情况和支持那里的人民的斗争。我们在下面用简明扼要的形式来介绍非洲的六个托管地的基本情况,它们是:多哥、喀麦隆、索马里兰、坦噶尼喀、卢安达—乌隆的区和西南非洲;它们分处在非洲的东南西北,托管的国家有英、法、意、比等国,但是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不管用什么方式来统治,帝国主义殖民制度的末日是不远了,非洲人民正在以豪迈的步伐登上国际政治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新年钟声还在回荡,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便于1993年1月5日踏上了访问中东、非洲之路。至1月20日他先后访问了阿曼、毛里求斯、喀麦隆、加蓬、布隆迪和卢旺达。钱其琛在这次重要访问中,向各国领导人表明,中国尊重非洲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及发展道路;希望非洲国家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和非洲统一组织为谋求非洲大陆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节译自美国“哈泼斯杂志”今年5月号。作者史蒂文森(Adlai E.Steven-son)是美国民主党头子之一。1952年和1956年曾两次被推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1955年和1957年,他曾两次访问非洲,了解非洲情况,作为对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献策的准备。本文正是为此目的而写。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如火燎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正在迅速瓦解。目前非洲人民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斗争的锋芒,主要是指向英、法等几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野心勃勃的美帝国主义认为有机可乘,准备对非洲进行更大规模的掠夺,甚至企图把整个非洲都抢过去,放在美国金融资本的直接统治之下。史蒂文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像他所说的,是要给新的非洲指出一个新的“方向”,或者叫“指南”。这个“方向”就是在美帝国主义控制和统治之下进一步殖民地化的“方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提出的建议是在“非洲和西方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什么样的新关系呢?实际还是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为了这一目的,他的具体建议是成立一个“欧非联合体”。具体的作法是在非洲用“联邦制”或“邦联制”的办法,“在西非、东非和刚果河流域建立一系列的地区性的联合”,使这些“前殖民领地可以用建立联邦和共同体的新联系,继续同欧洲宗主国保持密切联系”,也就是使非洲新的民族独立国家继续受欧洲殖民主义的统治。但是这整个“欧非联合体”则必须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配之下。因为用史蒂文森的话来说,“增强非洲和自由世界之间的联系对于美国的安全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要这样做,还“需要有一套魔法”,而除美国之外,现在“没有几个国家的政府具有这种魔法”。这种“魔法”实际也并不是什么新花样,而是像史蒂文森所说的一个“类似马歇尔计划”的大规模开发非洲的计划,也就是一个新的殖民主义计划。史蒂文森提出这个“方向”、“建议”和“计划”的根据是什么呢?根据很简单,就是第一:“如果得不到白种人的充分合作,……非洲人就还不能对目前他们的生存所依靠的日益复杂的经济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同样,阿尔及利亚如果脱离法国,就会面临饥饿、破产,或者依赖其他方面(指社会主义阵营)。”第二,“实际上,‘独立’对这些新的国家来说,其意义是有限的。”史蒂文森站在美帝国主义的立场,坚决反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他认为“可以肯定”非洲民族独立国家只能是“由少数人来实行寡头政治,而不是实行真正的人民民主”。面对着非洲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运动,史蒂文森积极主张美国应该“运用它的影响来提倡非洲人要忍耐和克制”,不要把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进行到底。史蒂文森的文章很清楚地暴露了美帝国主义对非洲的侵略野心。他认为“即使要几十亿美元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否则为进行反颠复活动和夺回已丧失的地盘而打仗,这些钱也会轻易地浪费掉”。但要实现这种野心,则障碍重重。史森文森自己说:“据我看,要使这种有希望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最少有两个严重的障碍。其一是外部的,即英国和共同市场六国之间的分裂”,也就是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像史蒂文森所说,只限于英、法、西德之间的矛盾,而更主要的是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同美帝国主义争夺非洲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所谓“欧非联合体”在帝国主义阵营日益四分五裂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但却有可能成为美帝国主义侵略非洲的借口。他指出“第二个障碍是非洲的内部情况”,这是无可讳言的,而且是不能克服的.因为这种侵略计划必然会遭到非洲以及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坚决反对。这里所介绍的是完全代表美帝国主义说话的一篇极为反动的文章,通过选篇文章可以了解美帝国主义对非洲的阴谋。最近美帝国主义假借联合国名义,对刚果民族独立所进行的横暴干涉,就是实现这一阴谋的一个重大步骤。广大非洲人民通过自己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不可避免地会同全世界一切争取民族独立的人民一样,逐步走上直接反对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美国统治阶级对非洲这个“黑暗大陆”实然特别感到兴趣,对于非洲人的前途表示了异样的关心。1955年有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的波尔顿考察团访问了非洲撒哈拉以南和以东的24个国家。1956年有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格林率领的考察团访问了13个非洲国家。最近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还亲自出马,以参加加纳的独立典礼为名,到非洲的一些国家去进行活动。美国统治阶级对非洲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兴趣和关心呢?根室的“非洲内幕”一书中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传奇般的令人不敢等闲视之的大陆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我有机会访问了非洲几个国家,在这个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地区,所见所闻,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足迹所到之处,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流露出真挚的革命友谊,更使我十分激动。这种感人肺腑的情谊在所有访问过的国家都有。现在,我仅把在索马里共和国逗留时亲身经历的一些片断,记录下来。每当提到索马里时,我都要想起我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涉重洋,三次战胜惊涛骇浪到达索马里沿海城镇的故事。郑和作为中索两国人民友好的先驱,早在五百年以前即播下了友谊的种子。我们说中国人民和索马里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相似文献   

18.
站立起来了非洲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从十五世纪起,逐步沦为西方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地达五百余年之久。非洲人民所遭受的屈辱和苦难,罄竹难书。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非洲大陆只有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三个独立国家,但它们也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控制。多年来非洲一直被称为“黑暗大陆”。二次大战后,非洲开始觉醒了。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成为非洲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战后三十多年来,非洲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五十年代,有6个新独立国家诞生;六十年代非洲民族解放斗争进入高潮,宣布独立的国家多达32个;七十年代又有8个国家升起了独立的旗帜;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津巴布韦人民取得胜利,宣布  相似文献   

19.
“非洲解放日”(5月25日)。1963年5月22—25日,三十一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非洲国家首脑会议。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支持正在进行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非洲兄弟,会议通过决议,规定每年5月25日(即非洲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非洲统一组织宪章签字的日子)为“非洲解放日”。现在非洲  相似文献   

20.
在地理上,中东是联结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枢纽地带;在战略上,是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必争之地。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基本矛盾是重新瓜分殖民地。英、法、德、意、俄几个帝国主义瓜分奥斯曼帝国的斗争就是一个重要的导火线。奥斯曼帝国灭亡之后,战胜国英法帝国主义便将阿拉伯牛岛以北,原属奥斯曼帝国统治的西亚阿拉伯地区,瓜分成五个国家。伊拉克、约旦和巴勒斯坦归英国委任统治,黎巴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