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氢氧化铜/过氧化聚吡咯膜修饰电极(Cu(OH)2/PPyox/CCE),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Glu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Glu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安培法检测Glu的线性范围为2.0×10-7~1.2×10-3mol.L-1,灵敏度最高为2500.0μA.mmol-1.cm-2,检出限(3Sb)为1.0×10-7mol.L-1,加标回收率为96.5%~100.6%。该方法已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3.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铂基体上制备铂、锡共修饰聚吡咯修饰电极,以提高对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对其制备条件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并用于甲醇的电催化氧化,循环伏安及放电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比裸铂电极上的电流峰高近30倍.进而探讨了甲醇在该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机理,认为电催化活性的提高是由于Sn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在PPy膜中的嵌入,吸附活性氧,减少铂电极表面的中毒. 相似文献
4.
万其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过氧化聚吡咯膜修饰碳纤维微柱电极,并对其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和酸性缓冲溶液中,过氧化聚吡咯膜修饰微电极能有效地排除抗坏血酸的干扰而选择性地对多巴胺产生响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得聚吡咯(PPy)膜修饰电极,经不同的化学方法处理,此类电极对溴(Br-)离子具有选择性效应,分别研究了溴(Br-)离子的掺杂效应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聚吡咯修饰电极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经碱的掺铁氰根聚吡咯修饰电极,发现此电极对多巴胺有较强的选择性富集作用,由此建立了多巴胺新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过量的抗坏血酸(AH2)不干扰多巴胺的测定,该法用于测定多巴胺,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吡咯亚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表征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1.0*10^-1-5.0*10^-5mol/L浓度范围内,电极电位与亚硝酸根离子浓度成良好从而验证了电极响应是基于要机理。 相似文献
8.
金属杂多酸聚吡咯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圆盘电极上 ,用电化学方法将单缺位 Dawson型金属取代磷钨杂多酸盐 [α2 - K8P2 W17O61(Ni( ) OH2 )· 17H2 O,α2 - K8P2 W17O61(Co( ) OH2 )· 16 H2 O]的阴离子 (P2 W17)掺杂到聚吡咯 (PPy)薄膜中 ,制成 PPy/ P2 W17/ GC化学修饰电极 .研究电极对 NO-2 电还原过程的催化机理 .其还原电流 ipc值与 NO-2 浓度在 7.4 1× 10 -6~ 8.2 4× 10 -5mol· L-1和 1.74× 10 -4~ 1.2 1× 10 -2 mol· L-1范围内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中检测下限为 3.10× 10 -7mol· L-1,可用于酸雨中 NO-2 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聚吡咯亚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表征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1.0x10-1~5.0x10-5mol/L浓度范围内,电极电位与亚硝酸根离子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Nernst响应科率为51mv/PNO2-。观察了NO2-在PPy膜中掺杂=去掺杂过程,从而验证了电极响应是基于掺杂机理。 相似文献
10.
赵丹庆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4):299-300
用循环伏安法,在酸性介质中对掺铁氰根聚吡咯电极膜催化抗坏血酸(AH2)氧化的电化学行为,阳极峰电流(iPa)与AH2的浓度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修饰膜可测定水果等多种样品中的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化学沉积结合电化学衍生法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钴/镍修饰电极( Co-Ni( OH)n/C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线性方程分别为2.0×10-7~6.9×10-5 mol·L-1(灵敏度为249μA ·(mmol·L-1)-1)和6.9×10-5~1.0×10-3 mol·L-1(灵敏度为49.6μA·(mmol·L-1)-1),检出限为1.0×10-7 mol·L-1,响应时间小于5 s. 相似文献
12.
以尿素和氯化镍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泡沫镍载Ni(OH)2纳米片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纳米片的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纳米片的结构,通过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了电极的超级电容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OH)2纳米片先构成一种交错连接的线状结构,再以线的形式均匀而密集地覆盖在泡沫镍的骨架上.这种特殊结构使得该纳米片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电容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的情况下,其面积比电容为255mF/cm2. 相似文献
13.
首先通过多周期的电化学循环伏安处理法在Ni金属丝(Niw)上原位生长Ni(OH)2/NiOOH活性层作为电化学氧化葡萄糖的电极材料,然后通过逐个周期改变葡萄糖浓度(1~15 mmol/L)的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葡萄糖在电极上的氧化机理及动力学特征,详细分析了不同电位下氧化电流与葡萄糖浓度的数学关系。结果表明:葡萄糖的电化学氧化机理是基于NiOOH对葡萄糖的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再生NiOOH的耦合过程;0.16~0.24 V为葡萄糖氧化电化学控制区;在0.24~0.36 V间,响应电流随葡萄糖浓度呈等阶梯式增加,为典型的扩散控制。进一步研究表明所制备的Ni(OH)2/NiOOH/Niw电极在葡萄糖定量分析时展现了较好的线性关系(10 μmol/L~5.5 mmol/L,R2=0.9999),灵敏度达到62.7 μA/(mmol·L-1),且对模拟腹膜透析液、血液中常见共存物展现了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球形Ni(OH)2包覆钴化合物的积分进料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镍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导电性,在电极制作过程中需添加适量的导电剂,通过混合式工艺添加的导电剂,其利用率和分布均匀性受工艺条件的限制,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提出了一种积分进料的工艺方法,在球形Ni(OH)2的表面包覆上了一层钴的化合物;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对包覆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积分进料工艺进行了结晶学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积分进料工艺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包覆层分布均匀、稳定;使用改性后材料制备的镍电极,其电阻降低,活性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刘志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5):112-114
通过XRD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添加钙对氢氧化镍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其中钙是以离子的形式对氢氧化镍掺杂。结果表明:添加了钙的氢氧化镍的晶粒尺寸变小,比表面积增加,晶体缺陷和畸变增多,提高了质子的传递能力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其中以共沉淀方式添加1%钙的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09-113
采用水热法合成Ni(OH)_2-VS_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复合材料物相及形貌进行表征.将所得的复合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通过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法以及交流阻抗法对Ni(OH)_2-VS_2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价.同时探讨了Ni(OH)2与VS2的不同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OH)2与VS2的质量比为5∶1时所制备的Ni(OH)_2-VS_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g时,比电容最高可达到4021F/g,且在电流密度为5A/g下进行500次充放电测试,电容保持率仍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自制的铂电极为基础,制备了葡萄糖酶电极,并测试了淀粉-糖化酶水解液中的葡萄糖,测定的范围为2×10~(-6)~5×10~(-3)mol/L。 相似文献
18.
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通过循环伏安法对Ni(OH)2使用寿命的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微电极孔穴深度,使电极过程不受液相扩散控制,从而提高了电极的充放电电流.在电极循环过程中,放电峰电流随着循环次数而变化,从而反映出电极的循环性能.在每次循环扫描过程中,充电深度达到75%,能够满足常规检测的要求.对含Co与不含Co两种Ni(OH)2的检测结果说明,Co有利于延长Ni(OH)2的寿命,这一点与已往的结论是相符的.应用这一技术,完成一次测试所需时间不到10h.这种方法对于研究Ni(OH)2掺杂元素对寿命的影响是非常快速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