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着重阐述陶瓷壁画与公共环境艺术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陶瓷壁画的材料装饰方法到现代陶艺壁画的技法手段的分析,通过壁画艺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了解,阐明陶瓷壁画艺术在当前公共环境中的重要性,对陶瓷壁画艺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探讨它们的本质特征,更好地使陶瓷壁画与公共环境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少儿科技》2009,(8):29-29
汤球和芝麻叶变成了原始人! 通过汤球家族在原始社会发生的故事,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人类的诞生与进化过程,以及原始社会的生活形态。这里既有洞穴壁画所描绘的传奇故事,又有原始陶器所呈现的神秘文化。欢迎你在《原始人大冒险》中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3.
两宋时期,佛教的普及和中国化对壁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借助壁画艺术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间接地反映出两宋时期阶级社会生活的面貌、特征和思想观念,也在不同程度上代表着两宋时期的壁画装饰艺术的表现能力与制作的技术水平。中国壁画因佛教文化而丰富多彩,对中国壁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刺激了壁画艺术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4.
壁画艺术要想与建筑艺术形成完整综合体,壁画艺术必需顺应建筑的功能,还要在建筑所形成的空间环境中发挥独特的艺术作用,成为统一的和谐体。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建筑的功能、建筑的空间、建筑的使用材料,来论述壁画与建筑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文强 《科技信息》2011,(3):164-164,171
壁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我国自古代至今,壁画由上层封建专制社会,渐渐走进现今百姓家中。拙笔着重于壁画在我国古代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和内在自身价值的表现;以及壁画在传统继承、国外经验借鉴、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以何种形式走入千家万户,家喻户晓的探索;寻求壁画家喻户晓的内在艺术风韵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多元化艺术世界,中国壁画为了生存和发展借鉴了许多中国传统艺术,其中有中国古代的汉画像砖。中国当代壁画借鉴汉画像砖的艺术语言中,可以感受到汉画像砖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以及中国当代壁画的发展不可缺少汉画像砖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室内壁画即大厅大堂壁画设计与制作中几个方面的问题 ,说明厅堂壁画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产物 ,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壁画艺术走进生活空间——墙体彩绘的新兴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彦瑜 《科技信息》2010,(7):174-174
壁画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发展至今已出现多种形式与功能。现今壁画肩负的基本职能仍然是装饰美化环境和提升空间文化。走进人们生活空间的壁画已开始展现出越发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也极大发挥着壁画固有的装饰功能。  相似文献   

9.
敦煌壁画自发现以来,就以其精彩绝伦的壁画和雕塑,从色彩、线条、造型等各个方面,对现当代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敦煌壁画的制作材料和技法进行初步研究,剖析敦煌壁画在现当代艺术中的转述和借鉴,为艺术创作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文本成果。  相似文献   

10.
壁画艺术作为美术诸多表现形式的一种,是目前所能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在新的变化越来越快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下,壁画设计理论的发展必须要与其相适应。宜人化设计为壁画人文关怀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壁画更易被广大观众接受并且喜欢,进而也提升了人文关怀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王岩画"中"盘古阴阳夫妻"、其足下"神人"与仰韶文化遗址所见"神人纹"的比较研究,提出仰韶文化遗址所见"神人纹"和远古人类的宗法观念有关。提出有关仰韶文化遗址所见"神人纹"的称谓或命名是准确无误的。而且,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大王岩画",应该是仰韶文化遗址所见"神人纹"源头可靠的考古证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境内发现的史前舞蹈岩画的分析,可以了解中国原始舞蹈艺术的产生、种类、特征、功能等情况。对我国史前岩画的分布和表现形式做了概述。我国原始舞蹈主要包括生产舞、性爱舞、娱神舞、战争舞等四大类。第三部分通过岩画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原始舞蹈的外部特征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对我国原始舞蹈的功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中国传统绘画和现存传统园林及匠人的实践经验,研究了园林置石配梅、置石配竹的形式,分析了园林置石配植的艺术形式与布局原则,丰富了置石配植理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审美文化艺术载体,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相并存着.西方风景油画强调客观而忠实地再现自然,中国山水画追求意象造型,更注重画家主观精神与情感的表达.传统山水画写意、传神的创作理念,计白当黑、追求意境的构图方式,注重笔墨、以线造型和皴擦结合的造型特点,随类赋彩、以墨代色的赋色方法都给了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以鲜活的启示.传统山水画中的艺术元素在风景油画中的运用,为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我们探讨对中国画传统再认识的时候,对“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传统笔墨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油画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我国国画写意的历史入手,研究当代的中国油画,认为其不但秉承了西方油画的技巧,还融入了很多中国画传统的写意元素。结合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绘画流派的风格及其发展,以及中国画中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研究当代中国油画的写意语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绘画使用色彩的年代很早,色彩的种类也很丰富。但中国绘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走以色彩造型这条路,色彩在画面上更多的是表达社会文化观念。儒家的伦理象征色影响了中国人物的色彩发挥(主要是对人物服饰的影响),佛教与隋唐之际金碧辉煌的“院画”风格的形成有关系;到了宋元,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水墨渲淡为主的文人画风占据了画坛的主流地位,并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从儒、佛、道的思想根源来探求中国传统绘画色彩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庄竞夫  冯瑞贞  张璘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4):108-109,118
空间观念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它的变化会直接引起画面技法的改变,美术流派的变更,以及欣赏观念的变革.论文主要通过对三种不同的现代主义绘画空间构成的分析,阐述从传统到现代绘画的空间观念的几种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将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趣渗透入绘画理论中,使得佛教的文化艺术逐渐中国化,最终融合了道教儒教的文化艺术理念,汇入中原文化的母体之中,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补充。形成了具有意象神秘主义的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及其衍生的具象唯物精神,则根深蒂固地渗透进西方美术理论体系中。中西方绘画理论体系走上了意象神秘主义与具象唯物精神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宗教对其精神内涵的影响和形成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以喷涂速度、喷涂高度和轨迹间距为优化对象,建立曲面漆膜厚度分布模型,结合曲面外形,以漆膜厚度最均匀为优化目标,以粒子群算法为优化算法获取最优喷涂参数组合;运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技术拟合曲面,利用曲面控制顶点生成喷枪路径,结合路径与最优喷涂参数组合得到曲面喷涂轨迹.通过对船首外表面及平面、凹曲面、凸曲面、S型曲面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喷涂机器人曲面喷涂喷枪轨迹离线规划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