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油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我国有悠久栽培历史,油茶树被西方称为“东方树”,茶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是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是优质高级食用油,茶油经加工可作工业及医药原料、叶厚革质、树皮光滑,是营造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2.
油茶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焕安 《安徽科技》2003,(4):37-37,40
油茶又叫茶子树,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油茶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特点,对土壤要求不高,适于在荒山荒坡上种植,且根系发达、树冠大、树干矮,大量种植可以生产茶油,也是绿化和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3.
胡伟 《安徽科技》2006,(1):34-35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已有2300多年的种植和油用历史.油茶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经济效益尤为显著.油茶的果实提炼出的茶油是一种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的高级绿色保健食用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因此,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名牌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省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和蜜源树种。油茶果经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植物油。本文针对我省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油茶是原产于我国的乡土树种,作为油料树种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广义上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树种的统称。山茶属(Camellia)目前已知的种有238个,其中种子含油率高的有50多个。以普通油茶(C.oleifera A)分布最为广泛。油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江西、广西和云南等省(区)。油茶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在海拔500m至2200m地区,PH值4.5—6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油茶属两性虫媒花,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种植油茶一般3年至5年即有收获,经济收益期达40—50年。  相似文献   

6.
油茶是重要木本油料树种。茶油及其副产品具有多种用途,茶油更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本文分析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以期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展油茶产业实现生态富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我国油茶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现有油茶林面积约50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安徽、浙江、贵州等省(区)。油茶树全身是宝,油茶籽含油量一般在30%左右.茶籽经过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佳味香,营养丰富,属天然绿色食品,有“东方橄榄油”美誉,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4%左右,易被人体吸收消化,有降低血压、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长期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胆固醇,  相似文献   

8.
文纯君 《广东科技》2010,19(22):42-43,36
油茶是重要木本油料树种。茶油及其副产品具有多种用途,茶油更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本文分析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以期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苏北丘陵区防火林带树种,以盱眙防火林带的建设为例,通过锥形量热仪对防火林带香樟、女贞、侧柏、广玉兰、杨树、海桐、油茶和淡竹等8种常见树种枝叶的16种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8种树种的抗火性差异,其由强到弱依次为广玉兰、杨树、女贞、油茶、侧柏、海桐、淡竹和香樟。  相似文献   

10.
层次分析法在防火树种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防火树种选择中,通过对毛栲、竹柏、木荷等9种防火林带树种的抗火性能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防火林带树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应用蚁群算法聚类分析,以福建省37种针阔树种的10个防火性能为分类因子,将防火树种分成6类。在Matlab环境下仿真实现,分类结果表明分类达到理想的效果,总体符合生产实践,从而验证蚁群算法聚类分析在防火树种分类中的应用效果,为森林生态系统建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名茶籽树、茶油树等,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inn)长绿灌木或小乔木。油茶作为油料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之一,有“东方橄榄油”和“油中珍品”等美称。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37种针阔树种的10个防火性能指标为数据来源,运用粒子群聚类算法将树种分成6类.结果 表明:分类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总体符合生产实际情况.与蚁群聚类算法比较,粒子群聚类算法应用于防火树种分析能够获取较优的适应值聚类、较大的类间距离和较小的类内距离.粒子群聚类算法便于应用,可为林业科学中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树木是森林或园林城市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也是火灾发生不可避免的因素。园林植物合理的选择和配置是构建生物防火林带的基础工作。对呼和浩特市21种园林树种叶、小枝、大枝进行燃烧性研究,筛选适合北方城市绿地强抗火防火型树种,为园林树种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发展我省油茶生产的战略思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山茶科植物,遍布南方各省。油茶籽富含茶油。茶油是一种优质的极具保健价值的绿色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4%左右,而胆固醇含量仅为猪油等动物油的1/30。作为食用油和高级化妆品等的添加剂,茶油的质量和性能都超过棕桐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食用油料作物木本化是大势所趋,已成为我国油料发展的基本方略。油茶作为最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它的生产与发展,已经引起了全国各油茶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油茶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油是世界上最优质的木本食用油.中国是茶油的主产国,油茶分布广、面积大、经营历史悠久.提高油茶林的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介绍了我国在油茶良种选育、良种繁育技术、丰产稳产栽培技术、低产林改造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对茶油的加工以及综合利用的研究作了引述;分析了油茶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论述了我国油茶发展的技术研究和产业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玉屏有着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早在1958年,玉屏油茶产籽产量高达195万公斤,为国家提供了40万公斤茶油,居全国1100个县级油茶县产量的第二位,玉屏因而获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授予“油茶之乡”美誉。每当茶花盛开时,10万亩茶花依次绽放,满山雪白的油茶花迎风招展,蔚为壮观,令人留连忘返。玉屏的油茶主要以小果油茶为主,而小果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4~18℃,绝对  相似文献   

18.
对上海市常见的26种园林树种的枝条、叶片、树芯进行燃烧实验,测定其含水率、树皮厚度、比叶面积、燃烧热值、燃烧时间与温度变化等14个燃烧性指标,综合评价了各树种的抗火性特征,发现比叶面积指标对树种燃烧性影响较大。通过方差分析,阐述了树种功能性状与燃烧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聚类分析将26种园林树木按照其燃烧特征分为防火能力强、中、差3类,确定了上海市应对火灾的园林树种选择的优化链。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油茶花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油茶花苞生长以及油茶籽和茶油产量的影响,了解覆盖、松土对缓解油茶干旱的影响。【方法】以6年生‘长林4号’油茶林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状况、干旱胁迫、干旱覆盖及干旱松土4个处理,对其花径生长量、花苞长生长量、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出油率进行研究。【结果】4种处理之间空气温湿度、光照以及土壤温度的差异不显著,而土壤含水率差异显著。就花苞生长而言,干旱胁迫状况下花径生长量相对于自然状况下降了21.01%,而覆盖、松土使花径生长量较干旱胁迫条件分别上升5.05%、9.81%,但两种措施缓解干旱效果不显著;在干旱胁迫状况下花苞长生长量相对于自然状况下降了23.70%,而覆盖、松土相对于干旱胁迫使花苞长生长量分别增加了13.65%、15.16%,2种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影响。就油茶籽产量而言,与自然状况相比,3种干旱处理单位面积油茶鲜籽产量明显下降,其中没有任何缓解措施的干旱胁迫产量最低,覆盖及松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对油茶鲜籽产量的影响。在油脂转化期干旱胁迫对茶油产量影响较大,干旱胁迫相对于自然状况使茶油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了45.73%,覆盖及松土相对于自然状况分别下降了24.14%、27.40%,说明缓解干旱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对茶油产量带来的影响。【结论】干旱胁迫对油茶籽和茶油产量的影响比较显著,对花径、花苞长生长的影响相对不显著,覆盖和松土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对油茶生长、油茶籽和茶油产量的影响,但对花径生长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推动油茶产业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原产中国,已有2 300多年的榨油食用历史,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湘、赣、滇、闽、浙、皖、粤、陕、川、鄂、豫、桂、渝14个省区的642个县(市区)。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被誉为"油中软黄金",是国际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1]。但因"人种天管"的粗放管理,使得油茶座果率低,平均亩产毛油10 kg左右。着重在油茶的栽培管理、茶油的加工、产业链的延伸等方面作一阐述,使油茶传统产业焕发新春、展翅腾飞,为大众的健康饮食筑起一道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