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叶缘是植物属种识别分类可以参照的主要特征之一.与叶片形状特征相比,叶缘描述了尺度更细微的特征,对于弥补叶形识别特征的不足、以及从多尺度识别植物属种都有重要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7个新的叶缘特征描述符、提出了以语义字典组织植物属种多层分类中的层间继承关系、以及通过叶节点成员相似性评估确定植物属种的技术框架和方法.通过分支结点描述符组合分类实验,证明了叶缘凸残差与叶局部面积比、右边长与左边长比对划分不同的非裂叶植物、以及划分不同的非全缘叶植物有效;叶缘凸残差均值等描述符对于划分不同的非全缘叶植物有效.通过多描述符组合的多层分类将30种非裂叶植物划分到多个叶节点,平均全局精度优于81.21%.而叶节点成员属种概率评估实验,进一步论证了这种多层分类和相似性检索框架的合理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心皮的形态和解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皮是植物是繁殖器官,性状相对稳定,是划分类群和阐明演化关系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牡丹组9个分类群心皮的形态解剖比较研究,发现四川牡丹柱头卷曲度大,形呈圆环状,柱头脉纹较清晰,子房壁内维管组织外侧的机械组织明显发达,花盘革质,与革质花盘亚组的分类群相近;而心皮基本无被毛,受粉面分布广及花柱的分化不明显等又相似于肉质花盘亚组,其地理分布位于2个亚组分布区的过渡地带,基于此,提出了牡丹组亚组划分的新观点。研究结果还表明,把紫牡丹、黄牡丹和狭叶牡丹等3个分类群合为一个种的观点更为合理.进一步论证了牡丹组植物的原始性,并指出紫牡丹和黄牡丹是牡丹组植物中更为原始的分类群。另外,讨论了有关性状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导致牡丹组植物濒危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3.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同植物分类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论证了植物分类系统、“分类阶元”的客观性,分析了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在植物分类及物种进化中的表现及运用.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应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研究植物,才能最终揭示植物分类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4.
陆地植物群落生活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由于水热组合的不同,陆地植物群落生活型谱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一定群落的生活型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比较不同群落的生活型谱,就可以发现群落环境之间的差异.对植物群落生活型诺进行数量分类,实现了生活型谱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有利于对生活型更深入地研究,具有很大潜力.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有许多种,其中大多数学者普遍使用Raumkiner生活型分类系统,针对具体区域植被的不同特征,不少学者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和补充.近几年,暖温带植物生活型研究相对较多.地质时期植物生活型的重建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目的旨在促进陆地植物群落生活型和生活型谱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中是否有花色苷及其类型,可通过植物组织的颜色、抽提液的颜色、抽提液在pH梯度中的颜色等作大致的推断,但对植物组织中的花色苷进行较精确的定性还需做进一步分离、纯化和鉴定.定量分析要依据材料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本文对花色苷定性定量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交流     
植物神经生物学是植物科学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细胞和组织问的信号传导、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以及植物群落中不同信号的他感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脱水培养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植物组织培养基的配制工艺,但由于一般植物组培培养基成分之间可能相互反应、不同组分的含量相差很大导致难以混合均匀等因素的制约,脱水植物组织培养基的制备较困难。笔者提出并研究了喷雾浸润分配工艺和糖包盐造粒隔离工艺,成功地制备了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水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多肉植物分类是植物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常需使用大型数据集和领域独有的特性.由于没有现成的多肉植物数据集,需收集大量的图片自制数据集.研究了多肉植物的细粒度图像分类.为了识别不同视角、背景、光效和成长阶段的多肉植物,对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和GoogLeNet的最后三层进行微调,对原创数据集进行了强监督分类和弱监督分类的测试、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微调GoogLeNet的强监督分类达到了最佳效果,精准率为96.7%.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L-多巴和邻苯二酚二种酶活力测定体系分别测定了香蕉、蘑菇,土豆、山芋、芋艿,蚕豆和苹果共七种植物材料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并用凝胶电泳活性染色法分析了上述七种植物材料中酪氨酸酶同工酶。结果表明,不问植物材料中酪氨酸酶活性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植物材料中存在酪氨酸酶同工酶,不同植物材料酪氨酸酶同工酶谱不相同。这提示了不同植物材料中酪氨酸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差异可能与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理代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L-多巴和邻苯二酚二种酶活力测定体系分别测定了香蕉、蘑菇、土豆、山芋、芋艿,豆和苹果共七种植物材料中的酷氨酸酶活性。并用凝胶电泳活性染色法分析了上述七种植物材料中酷氨酸酶同工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材料中酷氨酸酶活性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植物材料中存在酷氨酸酶同工酶,不同植物材料酷氨酸酶同工酶谱不相同。这提示了不同植物材料中酷氨酸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差异可能与植物的组织结构与生理代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沙拐枣属植物的分类、分布范围、繁育栽培技术、固沙造林技术以及生理生态特征,提出了沙拐枣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方向。沙拐枣属植物在我国干旱区生态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前景,今后应加强不同地域适生沙拐枣属植物的筛选研究工作,为不同立地环境选择出优质的沙拐枣植物。  相似文献   

1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报道了金花茶组6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型:疣状纹饰(块状纹饰),瘤棒状纹饰(蠕虫状纹饰)、拟网状纹饰类型。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根据花粉形态对6种金花茶分类归属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山东3种金星蕨科植物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山东分布的3种金星蕨科植物的根、根茎、叶柄、叶轴、羽片、叶表皮、表皮毛和孢子囊等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3种植物解剖学特征存在以下共性:根均为无髓中柱;根茎为网状中柱,分体中柱3~5个;叶柄基部分体中柱两个;叶肉组织均无分化;叶上下表皮垂周壁都呈波状;气孔主为胞环型、极附型或直轴式;叶表皮或叶脉上常生有球形腺毛、球杆状腺毛和针状毛.同时也比较了3种植物解剖构造的不同.解剖学结果为3种植物的经典分类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4.
解放后,特别是在专业专门化设置以后,我们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摸索着开出了植物解剖学专题。根据教研组同志们的建议和帮助,在过去讲授植物解剖学的基础上,尝试着集中力量,来讨论植物组织的概念和分类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的缘故是因为在阅读一些常见的教科书的时候,发现—方面不同的植物解剖学家们的意见是不太一致的;另一方面解剖名词和定义之间也还有距离,例如分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用于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为2,4-D、NAA、6-BA等.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间的配比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叶面供给植物铁的吸收运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不同铁源、不同含氮化合物、不同的供铁方法,叶片的不同组织及其它元素对叶面供给植物铁的吸收运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经、纬纱密度的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经面缎纹组织、纬面缎纹组织、方平组织、复合斜纹组织、菱形斜纹组织、蜂巢组织为样本,研究机织物纹理图像的分类方案对判别共享字典学习模型性能的影响。该字典学习模型由判别字典和共享字典组成。对机织物纹理图像进行子窗口分割得到子样本,再将子样本展开成列向量,并将所有的列向量首尾相连组成灰度矩阵,最后对样本矩阵进行字典学习和重构。研究结果表明,判别共享字典对不同种类的机织物纹理有非常好的重构效果,经、纬纱密度或组织结构作为分类依据均会对重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相比经、纬纱密度,组织结构对字典判别性能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海拔高度的变化对植物叶片内部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生长在不同海拔地区的珠芽蓼、扁蓄、车前、鹅绒委陵菜、蒲公英和藜等六种植物叶片内部结构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由低到高的增加,植物叶片内部结构亦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1)有些植物的叶片随着海高度的增加逐渐加厚,栅栏组织层数的增多;(2)有些植物的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叶肉细胞间隙加大,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3)有的植物在叶表皮上的角质层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厚,柔毛增多,表皮细胞  相似文献   

19.
白音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3):103-105
在植物系统学研究领域里,产生了许多系统分类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表征分类方法(数量分类方法)、分支分类方法和进化分类方法.这三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较为完善的哲学基础、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系统分类方法的综合应用对分拆和推断植物系统演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莹  肖斌 《汉中科技》2011,(2):15-15,39
通过对室内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室内栽培的要求研究与分析,进而将室内养植的植物进行分类研究;根据室内环境的不同,提出室内植物布置合理的、适用的、生态的、健康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