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地居民作为旅游重大事件举办的重要参与者和潜在旅游者,其对旅游重大事件的感知态度与期望,对旅游重大事件的成功举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以居民对旅游重大事件的感知态度与期望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居民对旅游重大事件可能影响的感知态度与期望的关系,进行旅游重大事件的居民感知态度与期望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上海市旅游形象之间的关系为主题,以世博园的安徽游客作为研究群体,借助调查问卷,从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及世博园在上海市旅游景点中的相对形象地位四个方面分析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旅游形象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一方面,世博会和世博园都对上海市旅游形象产生了较强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世博园只是在世博会期间成为首选景点,还没有完全成为上海最出色的景点.在此基础上,对重大事件与举办地旅游形象的相互关系做出了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3.
以世界文化遗产地“马降龙村落”为案例地,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同一遗产地内,处于不同空间区域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地剖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同一遗产地内部,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表现在:核心区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各项公因子综合得分要明显高于缓冲区居民;影响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最重要因素是体现“空间”差异性的“核心区/缓冲区”变量;旅游业对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促进是影响居民旅游发展支持态度和社区满意度的主要因子. 旅游业参与制度的不公平性和村庄发展的不平衡则是造成马降龙村落遗产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生态保育成效的感知及态度,对福建省武夷山市居民进行调查与访问.调查结果表明:(1)武夷山市居民对旅游生态保育的了解与参与程度具有明显差异,居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当地开展旅游生态保育工作的了解与参与程度越高;(2)居住时间长短是居民对当地旅游生态保育成效感知上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居民居住的时间越长,对当地旅游生态保育成效的感知越深刻;(3)居民无论经济来源是否依赖当地旅游业,大多数均表示支持当地旅游生态保育事业的发展.最后,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要闻速递     
上海高校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全方位服务世博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从2002年我国成功申办世博会以来,上海高校积极抢抓机遇,勇担国家责任,通过参与工程设计、构建研究平台、培训急需人才、提供决策咨询、策划主题论坛、弘扬世博文化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对接、服务世博会,充分展示了上海高校的人才智力优势,为推进世博会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兰州市城关区及其郊外的什川镇长坡村为例,对城乡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与态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城乡差距是影响中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之一;(2)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在个人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乡居民对旅游的态度;(3)乡村旅游地居民和城市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基本上持有积极的态度.尤其是乡村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普遍高于城市居民,他们对发展旅游抱有希望的态度,甚至渴望发展旅游;(4)在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相互感知与态度方面,城市居民不欢迎农村居民来当地旅游,乡村居民则对城市居民到当地旅游表示很欢迎.这样会造成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心里上的抗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这样的“盛会”对于我们的城市未来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上海科普大讲坛2010年首讲“科技世博城市未来”,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对上海世博在能源、低碳、生态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应用案例对公众进行讲解,以便让大众了解科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思索城市的发展及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感悟世博会对于城市未来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程度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防城港金滩和白浪滩居民为样本,将地方感、旅游成本、旅游利益作为居民的主要感知因素,以满意度为中介,构建了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模型,实证考察了居民旅游感知对旅游发展态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居民的地方感知对其满意度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与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对选取、评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区增权理论,创新性地构建以旅游社区心理所有权为中介变量的研究模型,探讨社区增权、旅游社区心理所有权、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支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的实证研究,揭示社区增权的四个维度影响居民支持乡村旅游开发态度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增权是影响居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心理、社会增权正向影响旅游社区心理所有权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旅游社区心理所有权部分中介经济、社会增权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完全中介心理增权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同居民态度关系的探索性研究,推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促进社区增权。  相似文献   

10.
以桂林市阳朔为例,借助传统的问卷调研法和模糊统计法,对阳朔居民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进行了比较调研,发现阳朔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积极感知强于消极感知.尤其对旅游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持有更多的肯定态度,对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感到满意.2种问卷方法均支持了居民对社会文化的感知较为统一,分歧较少,几乎没有矛盾感知.但是,对社会经济方面的感知,传统问卷方法显示出居民既肯定旅游发展的积极一面,也对消极选项的感知明显.模糊问卷结果显示出居民在环境影响感知方面最为矛盾,关注度最高.传统问卷方法发现了居民对旅游发展使当地污染增多的态度不一,分歧最大,且原因不明.借助模糊统计问卷方法的分析,得知旅游季节性因素是造成居民感知不一的主要原因.2种调研方法的使用能让调研结论更能接近居民的真实感知,为政府了解旅游带来的社会影响,制定旅游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