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处理问题,洞察事物发展,抓住时代主题,把握世界未来。在新的科技革命高潮迭起的今天,更要抓住时机,迎接挑战,为中国下世纪的发展占领科技制高点。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也是马克思的科学命题之一。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大。首先…  相似文献   

2.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论断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赋予了科学技术以新的涵意。要深刻认识它的重大意义,宣传它的重大意义,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成为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当前,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四川省考察工作期间关于“高度重视和  相似文献   

3.
<正>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是当前的迫切任务。科技宣传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科技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科技宣传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当前,科学技术已日益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深刻的推动作用。一再强调,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前提下创立的解决新时期新问题的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表现出从实际出发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精神。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论述邓小平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上的重大突破,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时代意义。一、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归结为您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科学…  相似文献   

5.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振兴经济是必由之路。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四大”会议上强调说:“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而且必将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讲清楚科学技术的含义、作用以及在生产中的地位,使人们看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从而自觉地  相似文献   

6.
<正> 一、“科技兴豫”的背景新技术革命席卷世界,震撼着中华民族,驱动了我国科技航船。赵紫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方针。党的十三大把科学技术摆到了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气魄,洞察世界发展趋势,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把“第一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可以看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一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正> 从“生产—技术-科学”到“科学-技术-生产”的转变,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变化,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必将占居先导性地位,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理论主题的科学体系,其核心理论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究其根源,不外乎都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这一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中国现实的反映。 (一) 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与之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另一…  相似文献   

9.
科技兴县势在必行中共宝丰县委书记祁金立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强调振兴...  相似文献   

10.
一、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是指“知识财产权”或“知识所有权”。概括地说,是指公司、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产权树立组织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不保护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与人类的智力成果不可能形成第一生产力,智力劳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不可能真正得以体现。 1.保护知识产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认真研究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搞好市场经济,对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 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明确发展经济,关键靠科技;发展科技,出路在改革。坚持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首先要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规律,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最近,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做出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动员组织全省加快实施科技兴豫战略,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今后,科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为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着想,发表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两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长期纠缠不清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制定新时期的科技工作方针提供了理论根据。此后,中央、国务院遵照邓小平同志的论述,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多次对科技工作进行重大部署:一九八二年党的十二大会议上,决定把科技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同年十月,赵紫阳同志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所有这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的这次讲话发表整整十年了,现在联系河南科技工作实际重新学习,对加  相似文献   

14.
潢川县科技兴县巡礼潢川县委宣传部李明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方面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1990年,潢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科技兴县的战略规划。几年来,全县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伟大实践。科技...  相似文献   

15.
南阳是伟大的科学泰斗张衡的故乡。1988年,在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指引下,南阳在全省率先提出了“科技兴宛,教育为本”的发展战略,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十几年来,南阳历届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地深化推  相似文献   

16.
第一生产力的风采¥濮阳市科委@朱延臣第一生产力的风采濮阳市科委朱延臣党的十四大以来,濮阳市科技战线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源汇区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的支撑能力为主线,以“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工作为切入点,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强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开创全区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对科技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一是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工作,并定期听取科技工作情况汇报。通过采取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许昌市科技工作回顾许昌市认真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 ,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 ,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由九十年代初的21 %提高到目前的38 %,经济建设走上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发展轨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党的十五大以来 ,许昌市各级领导干部科技意识不断增强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经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划了蓝图,而且为科技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战略任务,就是要继续坚持“依靠”和“面向”方针,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加快人才分流,合理调整结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的胜利召开,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