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扰分子轨道法的应用(Ⅱ)王乃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前文[1]已对微扰分子轨道法(PMO)在解决共轭烃的芳香性,化学反应的Dewar活性指数,离域能对亲核取代反应的作用,π电子密度对亲电取代反应的作用,NBMO系数对激发能的贡献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微扰分子轨道法对有机共轭分子的离域能进行了计算,较满意地解释了苯、萘,蒽等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活性的差异及轮烯具有芳香性必须符合休克尔规则的原因。本文认为,应用微扰分子轨道法解决某些有机化学理论问题,比用其他化学键理论更简单,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用于分析游离基反应的前线轨道的微扰分子轨道理论的普通方程。从而用微扰分子轨道理论半定量地解释了脂肪族的游离基取代和芳香族的游离基取代反应的反应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用于分析Diels-Alder反应的前线轨道的微扰分子轨道理论(PMO),从而用前线轨道的分子轨道系数和能量,解释了D-A反应的反应性规律和区域选择性规律。  相似文献   

5.
微扰分子轨道(Perturbation Molecular Orbital 简写为 PMO)法,是由 C.A.Coulson 和 H.C.Longuet-Higgins 首先提出,并为 M.J.S.Dewar 所发展的一种简单形象化的化学键理论。为化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直接计算相关体系能量差的方法。当微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含有次级作用项的分子轨道的微扰方程,从而运用前线轨道能量和系数分析了次级效应即不直接成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 Diels-Alder 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用于分析环加成反应的前线轨道的微扰分子轨道理论的普通方程,从而用简单的计算结果半定量地解释了环加成的周边选择性。通过对前线轨道系数的分析,可以预计周边选择性的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8.
提出埃侬映象的周期与轨道的计算与控制的方法.数值求解关于周期与轨道的高阶耦合代数方程组.应用小参数微扰法,将混沌运动控制到周期与轨道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强场图象处理三角对称晶场d~2,d~8电子组态,考虑共价效应的影响。自旋—轨道耦合效应采用了分子轨道方法,用微扰环理论推导出包括配体的旋—轨耦合作用在内的d~2,d~8 电子组态的零场分裂D 值和g 因子(g_(11)和g(?))微扰公式,对C_sN_iX_3(X=Cl,Br,I)晶体作了具体计算,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耦合微扰(CPHF)方法在HF/6-31G水平上对巴比妥酸衍生物的第一超极化率和分子前线轨道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给体结构与共轭链长度对第一超极化率β影响较大,而受体结构对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很小,并且分子第一超极化率与分子前线轨道HOMO与LUMO的能级差ΔEHL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评预言区域选择性的前线分子轨道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MO法、一级近似CNDO/2法以及自洽的CNDO/2法计算了多种双烯和烯烃的分子轨道,由此按前线轨道法预言多种Diels-Alder 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说明一级近似CNDO/2的成功率高于自洽的CNDO/2而低于HMO.由二级微扰能的计算所作的预言常与用前线轨道能量和系数的简单预言不一致且成功率更低.由此认为这种预言的理论根据并不充分而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经验性的.  相似文献   

12.
甘雨满  刘永宏  刘锴 《广西科学》2020,27(5):493-502
以分子动力学为基础的泊松-玻尔兹曼(或广义玻恩)分子表面法(Molecular Mechanics/Poisson-Boltzmann(or Generalized Born)Surface Area,MM/PB(GB)SA)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功。与MM/PB(GB)SA计算相比,结合自由能微扰积分法通过构建严谨的热力学循环,可对结合自由能进行精确计算,但因为其计算量巨大,所以在实际中应用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和动力学模拟技术的革新,基于结合自由能微扰积分法的结合自由能计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以分子动力学为基础的结合自由能微扰积分法的计算过程及其相关联的限制势增强动力学采样技术,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现结合自由能微扰积分法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微扰电场中 BeH~+的基函数的优化.使用 LCAO-SCF-MO 方法计算出 BeH~+分子轨道波函数和多极矩,进而计算出 BeH~+的极化率和超极化率.  相似文献   

14.
以汤川核力场为例,说明用有效势方法讨论有心力场中圆形轨道的稳定性,数学处理比较简明,物理图象也比较清晰。进而指出非径向微扰引起的速度矩变化对稳定圆轨道半径r_0的影响,导出两者变化的数量关系,说明在汤川核力场中维持稳定圆运动对微扰量所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微扰法首先由Coulson和Longuet—Higgins所引入,至今已被证实是个很有用的方法.应用微扰法的论文很多,其中Salem 的文章以微扰方法计算参与环加成的初始分立系的轨道间相互作用能,验证了环加成反应的Woodward—Hoffmann 规则.由于简单化学反应只涉及少数键的形成和断裂,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哈密顿算符不会相差太大.因此把生成物作为反应物的微扰态来处理是可行的.基于这种看法,本文应  相似文献   

16.
在STO-6-311G从头计算基础上,利用自编程序计算了部分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成键能Eb(i)[1].发现第二周期双原子分子能量最低的1σg,1σμ或1σ,2σ分子轨道均为非键轨道,并非一个成键轨道一个反键轨道;HF分子的2σ轨道是强成键分子轨道,而不是非键轨道,且与HF的光电子能谱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许多空间拥挤构象的有机分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事实,愈来愈引起理论化学家的关注.近年来,有人利用从头算方法(ab initio)和微扰分子轨道法(PMO),对它进行了理论研究.Wangbo 等人还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应用基团轨道相互作用模型,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以分子连接性能和微扰分子轨道指数作结构、能量参数,从分析DNA链互补碱基对2癌有机物分子片段发生共价交联的构效角度出发,首次得出产生碱基移码或置换型化学致癌的主要过程是化学品分子片段中活性原子与DNA互补碱基对间氢键的共价结合,显示致癌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碱基G≡C间两个氢键与致癌片的特异交联。  相似文献   

19.
推导出正则系统的特性函数-自由能,分别在经典情况及量子情况下的微扰表达式。并对非筒谐振子自由能的微扰工进行具体计算。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利用分子束和激光技术研究NH2 ( A)与分子碰撞时转动角动量 ,电子自旋和核自旋的变化情况 ,以及CO(a3∏ )与NO传能中生成NO电子激发态的各种通道 .文中也涉及到惰性气体亚稳态原子与分子E -E传能的微观机理 ,同时还介绍了激发态分子在碰撞中自身量子态的变化 ,这里包括分子有无微扰存在时所出现的不同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