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以控审分离、控辩对抗为基点的新的庭审方式,而在我国建立完善的证据开示制度有利于辩护权得到保障,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有利于发现案件真实,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实现诉讼公正和程序公开,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益。本文从多元视角透析并梳理证据开示制度相关理论,以求对证据法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现代诉讼是一种逆向的认知过程,受制于时空的局限,裁判者只能依靠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进而适用法律裁断纠纷。作为裁判基础的诉讼证据,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两大属性,证据规则乃至现代证据法即建立在这两个属性之上。我国现行的证据规则简单笼统,粗疏而不具可操作性,缺乏体系性,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精细化司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诉讼证据的基本属性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这是在我国长期流传的正统观点。但笔者认为并不能准确反映诉讼法学和证据学上的特点,应该用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来概括其基本属性,才有利于对诉讼证据的正确认识和把握。通过对诉讼证据基本属性的分析批判,可以深入了解诉讼法学和证据学意义上的关于证据属性的理论和司法实践有关问题,以期有利于我国的法制进程。  相似文献   

4.
非法证据有无证明力,能否作为定案依据,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刑事证据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司法实践问题。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进程的加快,在我国法治化走向不可避免的态势下,非法证据的证明力问题研究亦应放在法治视角下进行,对非法证据价值的取舍,既关系到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又关系到对不同诉讼理念的选择和对不同诉讼主体权益的保护,因此,必须从价值层面对非法证据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5.
浅论我国证据展示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展示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辩护制度的功能;有利于体现当庭质证的实在意义: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我国目前证据信息的审前交流,采取阅卷权的传统立法方式.自从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公诉案件庭前审查方式由实体审查转变为程序性审查,阅卷权立法已经不适应我国诉讼结构转变的需要.解决现行审判制度审前信息交流的问题,最终还要依靠证据展示制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构建我国证据展示制度的原则、主体、范围、制裁机制等提出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网络证据是指从不同网络终端获取的信息载体。它是电子证据中独特的存在类型。与其他形式的电子证据不同,网络证据可以通过不同地点、空间在网上获取。由于取证地点、信息获取和存储方式、查证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网络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定等证据规则应当有所不同。研究网络证据,正确地理解和科学地运用网络证据,对于更好地开发证据调查、收集的新方法,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对于修改和完善我国立法关于诉讼证据及其运用规则的规定;对于从新的角度去理解证据及其相关重大基础理论问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证据,是诉讼程序中的第一要素。从立案到开庭审理,从当事人举证到合议庭合议,证据的作用贯穿始终。而作为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电子证据的频繁出现,对三大诉讼法原有证据制度形成了冲击。基于当前我国电子证据制度立法和实践混乱的现状,本文就电子证据在当今中国诉讼程序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当前学界众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将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归于非独立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品格证据微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针对不同的诉讼主体,品格证据有不同的提出和规范方式,并且有着独特的运用规则。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对品格证据的规定显得过于绝对,理论界也很少对此专门论述。  相似文献   

9.
论证据裁判主义与我国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裁判主义与证明模式、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等的发达与否存在很大关系。在当今时代 ,一国要完善诉讼证据制度 ,在很大程度上必须着眼于证据裁判主义  相似文献   

10.
证据展示制度亦称证据展示制度 ,是诉讼双方在庭审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相互交换证据材料和信息的制度。证据展示范围应遵循全部展示和对等展示的原则 ;展示的时间应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 ,地点应在审理的法院 ;展示应受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证据展示制度是英美对抗制刑事诉讼发展的产物,其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消除控辩双方的诉讼不均衡。2003年我院联合我市检察院偿试的混合证据展示模式是最符合证据展示制度目的和我国国情的。目前我国没有确立真正意义上的证据展示制度,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要结合我国刑事诉讼的具体情况,对展示范围、主体、程序及展示的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建构我国特色的证据展示制度。  相似文献   

12.
证据展示制度亦称证据展示制度,是诉讼双方在庭审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相互交换证据材料和信息的制度。证据展示范围应遵循全部展示和对等的原则;展示的时间应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地点应在审理的法院;展示应受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3.
张锋 《科技信息》2007,(17):243-243,239
证据开示是指庭审调查前诉讼双方当事人从对方获第三方处获取有关案件的信息和收集证据的程序。它是一种庭前的程序和机制,是诉讼一方在庭审前获取另一方与案件有关事实和信息,从而为审判做准备的诉讼制度。鉴于诉讼过程中对抗制度将导致诉讼双方交换证据的困难,诉讼中的证据开示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为保证法律的公正,提高诉讼的效力,就必须制定专门的证据开示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在实现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关于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规定,通过对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在立法上的缺陷、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刑法第306条专门规定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碍证据罪。本罪的主要特征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不同于一般主体的犯罪。同时,从我国刑法第306条这一专门刑事条款违背公正性原则,构成对律师职业的歧视,破坏司法平衡,恶化控辩双方关系,在实践中不利于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不利于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对此罪名进行了质疑,主张此罪名应予废止。  相似文献   

16.
诉讼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长久以来,基于种种原因,我国采用的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绝对确定的一元化诉讼证明标准,然而这一诉讼证明标准曲解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无视三大诉讼以及相关诉讼证据制度的特点,有碍程序自身伦理价值的实现,同时又与法治国家的司法实践相左。绝对确定的一元化诉讼证明标准存在缺陷,因此一元化证明标准必然向多元化证明标准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17.
阐释了证据交换制度的内涵与执行效果,考察了美国的证据开示制度,在比较和分析基础上,从立法和司法两个角度提出了完善中国的证据交换制度的建议,以期有益于中国证据开示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8.
高欧 《科技信息》2007,(22):35-36
在英美法系的诉讼司法实践中,由于注重对人证的考查,派生出品格证据与习惯证据两种不同的证据,二者适用不同的证据规则,证据的采纳结果也截然不同。本文试图对品格证据与习惯证据进行对比,以词源、心理学基础等方面品格与习惯本身的不同作为分析基础,并找出二者作为旁证时在诉讼中分别对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通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承载方式出现在法制视野,作为新出现的证据形式,对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尚未有一个定论,本文从手机短信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探究出发,试图厘清手机短信作为新形式的证据应有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电子证据取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电子证据即为电子数据证据,通常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电子证据取证包括证据获取、证据分析和证据报告三个过程。同时,电子证据作为诉讼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特征。当前,以数字化形式出现的电子证据对传统的证据形式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