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达姆倒下了,但仍是一杆反美“大旗”,具有象征意义。美国还想借审判萨达姆,向人们展示他的“残酷罪行”,挽回自己因发动伊拉克战争而在阿拉伯民众中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以来,萨达姆成了“震惊世界的人”。我长期从事中东地区工作,对这位震惊世界的人物自然格外关注,尤其自1990年以来,这份关注更深了一层。此话要从会见萨达姆说起。1990年5月上旬,我随万里委员长访问伊拉克和伊朗。这是两伊战争结束后我国领导人对两伊的一次重要访问。5月10日上午,伊拉克方面安排万里委员长会见萨达姆·侯赛因总统,作为译员我参加了这场活动。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会见中,萨达姆谈了他对国际形势和对中东、海湾形势的看法,尤其谈到石油问题的重要性及阿以冲突的严峻性。万里委…  相似文献   

3.
如果问近20多年来登上“世知”封面最多的人是谁,那一定是萨达姆;如果问20多年来名字在“世知”上出现最多的人是谁,萨达姆肯定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不断地制造着新闻,不断地成为新闻的主角,不断地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但是当他这次再次成为新闻主角的时候,我们却不想再让他充当“世知”的主角了,我们只是把他以前担纲主演在“世知”上演的一幕幕大戏来一次“演出海报回顾展”,算是对他、也对“世知”有关他的报道进行一次“盘点”。———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4.
美国执意要对伊拉克动武的“理由”是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对此有两怕:一怕萨达姆将手中的核生化武器在中东或以色列使用;二怕萨达姆以此资助国际恐怖分子危害四方。为此,美国在加紧做好开战准备的同时,也在进行另一项秘而不宣的工作———探究萨达姆的内心世界,他究竟在想什么?干什么?……波斯特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任中央情报局高级顾问。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负责分析研究美国的那些“头号敌人”的心理状况和性格取向,其中就包括萨达姆。波斯特对萨达姆的心理了如指掌,以至于在许多人看来,他就是萨达姆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被形容为“世纪审判”的伊拉克特别法庭对萨达姆的审判活动已拉开了序幕。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中,人们常不由自主地将这一审判与同时进行的国际法庭对米洛舍维奇的审判联系起来。许多人有这样那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着同样的前国家元首身份、所指控的罪名又有很多雷同、同样都是被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力量赶下台的两个人,一个在国际法庭受审,一个却在国内法庭被指控呢?这种不同的做法是否符合国际法及相关法律原则的规定?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提交到国际法庭进行审判,而在什么情况下又会留在本国审判?国际审判和国内审判在法律上,对犯罪嫌疑人的审…  相似文献   

6.
在战争前的伊拉克,萨达姆的形象无处不再,而现在,已经很难再找到印有萨达姆图象的收藏品了。  相似文献   

7.
海湾危机发生以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曾扬言,必要时他将使用化学武器对付部署在海湾的多国部队。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人们想到,1989年1月149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署了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国际公约,迄今刚满两年,而伊拉克是签字国之一。  相似文献   

8.
美国不希望伊拉克局势继续恶化下去,怎么办?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为什么会有这样史无前例的举措?玻利维亚的总统竟被民众“轰”跑了,缘由何在?俄罗斯杜马将进行换届选举,普京占据哪些有利因素?又有哪些棘手的问题?不知读者是否同我们一样关注这些问题?———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9.
《尔雅》中“法”与“律”是一组同义词,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法”的内涵远远大于“律”,它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所指,而“律”则侧重的是刑法.它们不仅单用,也经常连用,因此逐渐凝固为“法律”一词.但是直到1815年它才正式出现在工具书中,可见现代的法律观念是在明清之后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尔雅》中“法”与“律”是一组同义词,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法”的内涵远远大于“律”,它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所指,而“律”则侧重的是刑法。它们不仅单用,也经常连用,因此逐渐凝固为“法律”一词。但是直到1815年它才正式出现在工具书中,可见现代的法律观念是在明清之后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对“媒介审判”的再“审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t"rial by media"翻译为"媒介审判"忽略了媒介的受动性,影响到"媒介审判"内涵的准确提炼。媒介传播效果的有限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使媒介审判难以实现。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法官造法和媒介作为第四权力的特点是媒介审判得以实现的突破口。中国法院的审判根据和准绳以及媒介喉舌功能的准确定位最大限度避免了媒介审判。应分清言论自由权和审判权的各自边界、深化司法改革,加快新闻立法。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缓解的美伊危机表明,美国这个唯一超级大国仍然拥有影响世界事务的巨大能力,但正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限制。在这场危机中,阿拉伯国家抵制美  相似文献   

13.
人们翘首以待的联合国与伊拉克石油谈判终有结果。5月20日,伊拉克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安巴里和联合国负责法律事务的副秘书长科里尔在纽约签署了“石油换食品”谅解备忘录,允许伊拉克半年内出口少量石油。  相似文献   

14.
这可能是一场最没有悬念的战争,萨达姆输了,而且输得一败涂地。但由此引发的大西洋两岸的唇枪舌剑,北约内部的争吵和欧盟内部的龃龉却不会因战争结束而烟消云散。特别是美欧关系裂隙越来越大。早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一些欧洲战略家就惊呼,伊拉克危机将“使欧洲蒙受惨重的损失”。因为危机不仅引发了欧洲国家的“分裂”,打击了欧洲一体化进程,而且使欧洲面临着在国际事务上被“矮化”和“边缘化”的危险。其实,真正打击了欧洲,导致欧洲和整个西方“分裂”的并不是伊拉克危机,而是奉行单边主义的美国。但无可否认,正是萨达姆本人和…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伊拉克就像暗夜中海里的一座冰山,寒冷、黑暗,海平面下暗流涌动、礁石密布。  相似文献   

16.
荀子所说的“后王”是理想之王,而非单纯的时间性概念。因此,“法后王”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历史进化论,荀子所说的“法后王”并不排斥“法先王”,其本质是“尊先王而法后王”。  相似文献   

17.
萨达姆今昔     
~~萨达姆今昔$中国图片网  相似文献   

18.
探究萨达姆     
萨达姆·侯赛因这么多年在把自己塑造成怎样的人呢?大致为:受洗礼者、显赫的领导、先知的直系后裔、伊拉克总统、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三军统帅、法律的医生,所有人民的“大叔”。先不要判断这里面有没有讽刺意味,因为这都是真实的事,远不是人们加给他的判断。元首的生活萨达姆每天凌晨三点左右起床,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起床后,他就去游泳,他的所有官邸和家中都有游泳池。萨达姆双手粗大有力,在伊拉克,他的身材算是高的,虽然缺少天生的优雅,但举止中培养了另一种尊贵。他虽然体重不轻,但由于衣着剪裁得当,因此一般不容易看…  相似文献   

19.
一位西方军事理论家说过,“战争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不确定性就是悬念。美军的对手萨达姆尤其是充满悬念的人物。人们担心,一旦他被逼入死角,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战争的风声越来越紧,我们的选题和稿子也在不断撤换、重新安排……直到发稿前一天,我们分头出发,采访了军事问题、美国问题、中东问题的几位专家,又连夜将访谈归纳整理成篇……据专家估计,在本期印制出来时,战争大概还打不起来。至于3月初,杂志到读者手上时,是不是还有这些悬念呢?——考考我们的预见性吧。  相似文献   

20.
威利·克拉斯曾经是比利时和欧洲政坛上极为活跃的政治家,在比利时家喻户晓。他1938年11月出生,26岁当选哈瑟尔特市政委员会委员,30岁当选国家议会议员。自1971年起任多届联合政府中的社会党发言人,1972年始任大臣(部长)级公职,1978年开始先后在四届内阁中任职,历任副首相兼经济大臣、国防大臣、副首相兼外交大臣。1992年7月当选欧洲社会党主席。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出任北约秘书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