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大庆油田气井内广泛存在的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问题,提出了伞集流式涡轮流量计与电导传感器组合的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方法,并采集了104组不同流动工况下气液两相流的涡轮和电导波动信号.采用从电导波动信号中提取的吸引子形态特征量对伞集流后测量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辨识,取得了较好的流型分类效果.在总流量为0.1~2.5m^3/h、含水率为0.04~0.97范围内,基于气液两相流涡轮波动信号建立了总流量测量模型,预测总流量绝对平均相对误差为7.9%.从电导传感器测取的波动信号提取了与相含率有关的时频域特征量,通过支持向量机软测量模型实现了含水率预测,预测含水率绝对平均误差为0.038.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伞集流涡轮流量计与电导传感器组合可以较好地测量气液两相流流量和相含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电导法测量气液两相流持液率时,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往往要受到流型和矿化度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在强制环状流状态下,利用往复式动态电导探针测量持液率的方法。测量装置由旋流器、电导探针、探针自动往复移动装置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等组成。该测量方法一方面将流型调整为强制环状流,使测量结果不受复杂多变的气液流型的影响;另一方面,仅仅根据电路的通断来确定液膜厚度,而不依赖具体的电导率大小,因此可以克服矿 化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标定了动态电导传感器对液膜进行测量的位置位于旋流器下游约6D处;通过室内实验验证了装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气相表观流速5~20m·s-1,液相表观流速0.079~0.48m·s-1的实验参数范围内,持液率最大偏差为10.45%。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中两相流动特性的电导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单毛细管中两相流动传递参数实验系统,基于该系统开发了测取泰勒流下气泡速度气含率、气泡频率以及液栓长度等参数的双电导测试系统。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摄像法进行比较,双电导探针具有在线、实时和动态响应快等特点,可替代摄像法,并可扩展应用于结 构化催化剂内部测定气液两相流动参数分布。同时,采用电导法对毛细通道中多种流型——包括分散气泡流、气泡串流、泰勒流、膜流及多种过渡流型——进行辨识,取得了较好的实 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二电极法研究了人体经脉直流电导动力学特征。对心包经等经脉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电导动态振荡的出现与检测的初始电流和经脉的穴位有关,所需临界初始电流对应于电压-电流关系的非线性转变点,非经非穴不能出现振荡。各经的井穴到合穴以内的穴位可以产生电导动态振荡,其中井穴产生振荡的几率最大。各经穴的振荡动力学具有三个时相,但在频率和幅值上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5.
实用专利     
基于离子电导的电化学微细加工方法及装置专利申请号:98104705该装置采用金属电极置于充满电解液的毛细管中所组成的加工电极作为阳极,被加工样品置于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作为阴级,加工电极横向扫描被加工样品表面时,基于加工电极与被加工样品之间的离子电导变化,利用反馈系统控制两者的间距,当加工电极与被加工样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时,在被加工样品表面析出所需的点、线、面图案。本方法及装置原理先进,加工集成度高,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作提供了新的基础。联系地址:(310027)浙江省杭州市玉古路20号浙江大学联系人:章海…  相似文献   

6.
用添加定量的NaF于定量的工业铝电解槽电解质试样中,且在700℃进行烧结,然后测定烧结试样水浸液的电导率的方法来确定电解质的冰晶石分子比。同时研究了电解质中Al_2O_3、CaF_2、MgF_2和LiF含量对烧结试样水浸液电导率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回归分析确定了水浸液电导温度系数与电解质试样中剩余氟化铝含量的关系。最后推导了计算电解质冰晶石分子比的公式。实验所测定的数据,用热滴定法进行了校核,平均相差0.02。研究表明,经改进的电导法完全能够应用于测定工业铝电解质冰晶石分子比。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空间电荷转移模型研究了磁场对载流子在GaAs/AlGaAs异质结中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系统静态下的伏安特性曲线展现出负微分电导,该电导区域受磁场的影响而变化.其动态下的伏安特性显示出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系统中存在电流的自维持振荡,随着电压增加和减小,系统表现出回滞现象.受磁场作用,系统的稳定性发生改变,随着磁场的增加电流的自维持振荡消失,回滞区域也相应的展宽.在交流电场和磁场的共同作用时,随磁场的改变系统经倍周期分叉通向混沌.系统展现出锁频、准周期和混沌等有趣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列举了电离理论、离子互吸理论和电导理论等经典理论.对Pitzer理论、活度系数的半经验公式及聚电解质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和液/液界面电解质的转移反应等作了介绍,分析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流变液的粘度随电场强度变化的原理,利用摄动方法,在直流电场中用电流变液实现可控阻尼振动并研究了其运动规律,得到了振动物理量与直流电场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导原理对气-液两相弹状流中的弹状气泡速度、液塞速度、弹状气泡长度和液塞长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各自随表观气速或表观液速的变化规律.并对弹状气泡长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弹状气泡长度在显性水平α=0.05的条件下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基于电容耦合的传感器尚无有效、便捷的耦合电容动态校准方法,影响测量精度。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谐波注入的差分式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首先利用感应探头与跨阻运算放大器将基频信号引入测量系统;其次通过屏蔽罩,减小外界杂散电容变化带来的干扰,改进探头并引入差分式电路结构,消除运放输入电容的影响;接着对测量电路注入谐波,并利用DFT实现对响应信号中基波信号与谐波信号的提取,通过谐波源与谐波响应信号的比值,求解出耦合电容参数,实现其动态校准;然后将校准的电容参数代入基波方程,实现基波电压信号的测量;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的测量方法可在10kV的应用场景中满足对变化的耦合电容校正要求,且最大的电压测量误差小于0.4%  相似文献   

12.
高精度轨对轨CMOS峰值检测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轨对轨CMOS峰值检测电路设计。基于信号“先缩小后放大”,在MOS采样开关管控制下电源对存储电容充电,该电路实现了轨对轨峰值检测,降低了检测电路的工作电流,提高了MOS开关管的速度和峰值检测的精度。该电路设计基于CSMC 0.5 um CMOS工艺,采用了5 V单电源,检测精度小于1 mV ,检测电压范围为0~Vdd ,整个检测电路的静态电流消耗为2 mA,正常工作频率为0.1 HZ~10 KHz。  相似文献   

13.
220kV柱式电压互感器是高压电网中重要的电气设备,建立高压柱式电压互感器的暂态电路模型对研究其快速暂态过电压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得到了高压220kV柱式电压互感器的宽频阻抗参数,然后根据220kV柱式互感器的内部结构,建立了考虑寄生电感和杂散电容影响的互感器暂态电路模型,并将该暂态电路模型与测量得到的宽频阻抗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互感器暂态电路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考虑寄生电感和杂散电容影响的暂态电路模型计算了在工频和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柱式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输出电压,获得了柱式电压互感器的宽频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代数动力学规范变换方法,求出含时变电压源的电容耦合介观电路量子态随时间演化算符的精确解,导出电容耦合介观电路电荷和电流对输入电压信号的零状态响应的完全解,结果表明电容耦合介观电路系统具有线性时不变特性,且电荷与电流的零状态响应与相应宏观电路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方波激励下的环形二极管电容检测电路应用于微机械加速度计是一种新的尝试.根据实践,该方案可以很好地在闭环系统中工作.该文建立了这种解调电路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给出了其参数对闭环系统的影响.该方案在将检测电容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的过程中会引入非线性因素,该文证明了这种影响在闭环后可以忽略.计算结果表明,较解调电容的变化,敏感结构电容的变化将对输出电压的变化起主要的影响作用.此外,推导出的静电力公式说明,较大的激励电压会减小系统的稳定裕量.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具有超低功耗且稳定可靠的上电复位电压输出,提出了基于电平检测的具有零稳态电流的新型上电复位电路,该电路由电平检测电路、状态锁存电路和欠压检测电路组成,通过在上电复位之后切断电平检测电路的电源实现复位稳定后的零稳态电流,其输出复位电压的状态由状态锁存电路锁存.该电路采用0.18μm Bi-CMOS工艺设计,电源电压为1.8 V.Cadence Spectre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在上电复位结束后的稳态仅有数纳安的漏电流,起拉电压和欠压检测电压受温度影响很小,因而适用于集成到超大规模片上系统(SoC)芯片中.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容电阻复合式成象系统的转换电路,该电路具有电容/电压,电阻/电压转换功能,通过对电路转换原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适用于电容电阻复合式成象系统。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冲激函数的奇异性质,了解冲激响应初始值发生跃变的实质.提出在t=0时刻由于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还未及跃变,可以把电容用短路来替代,电感用开路来替代,画t=0时刻的等效电路,找到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谁是冲激量,由相关物理量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确定冲激响应的初始值.  相似文献   

19.
脉冲电晕放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脉冲电晕放电系统的伏安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便为脉冲放电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推导出了脉冲放电电压、放电电流和脉冲上升时间的理论公式;分析了回路参数对脉冲放电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易施光  杨庆怡  贾靖 《广西科学》2009,16(4):421-423
借鉴阻尼谐振子的量子力学处理的研究思想,对电容支路存在耗散的介观RLC并联电路进行量子化,研究电路在真空态下各支路中电流和电压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的量子涨落均随时间而衰减,涨落的衰减因子相同,但是系数不同,然而耗散电阻对各支路的量子涨落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