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狂人日记》的“序”在小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但构成了小说的“反讽’’结构,而且,以“余、大哥”的形象特征、文言文话语的使用和“狂人”病愈候补等内容形象,深刻地展示了鲁迅内心的孤独、寂寞、悲哀、绝望的情感,使《狂人日记》的创作带有鲜明的“以悲观作不悲观,以不可为为可为”、“硬唱凯歌”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狂人日记》的主旨是揭露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家族制度和礼教是“人吃人”风气产生的重要根源。狂人是一个妄想性偏执狂,正好充当这篇寓言式小说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3.
鲁迅和村上春树都擅长刻画人物。《狂人日记》和《挪威的森林》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鲁迅笔下的“狂人”和村上春树笔下的“病人”却有着某些天然的相似和相同之处:同样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转型期的精神疾病患者,同样茫然孤独无助的年轻主人公,同样残酷的青春和病态人生,同样孤独无奈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对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这篇警世之作的创作方法,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九二三年十月,沈雁冰同志在《读〈呐喊〉》一文里,就指出它的“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接着,有人认为这篇作品是“自然主义的作品”,更多的人认为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五十年代以后,鲁迅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有人认为这篇作品是浪漫主义作品,有人认为它是象征主义作品。八十年代,有人甚至认为《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意识流小说”等等,大家对这篇作品的见解颇异,但大多认为它的创作方法是单一的,直到严家炎同志明确提出“并用”说,认为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和特别的格式,剖析、抨击了几千年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塑造了一个封建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它因彻底地反封建的战斗精神而震动了当时的文化思想界。《狂人日记》不仅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而且在修辞方式上亦有其独特性,显示了鲁迅先生一般人难以与之比肩并立的敏锐观察力和卓越的创造力。他把含蓄性和明确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又学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1881—1936)受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果弋理(1809—1852)《狂人日记》的启发和影响.创作出具有中国社会和历史特色的同名小说。两部《狂人日记》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吞、狂人形象、艺术手法和效果等方面有其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差异.表现了不同民族义学的相互影响和彼此渗透。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别出心裁,超过了果文理的同名小说.一、篇名相同背景有别尼占拉·瓦西尼耶维奇·里k理的《狂人日记》于1835年出现在封建专制农奴制的俄国,198年鲁迅的《任八日记》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  相似文献   

7.
《狂人日记》的“序”在小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但构成了小说的“反讽”结构,而且,以“余、大哥”的形象特征、文言文话语的使用和“狂人”病愈候补等内容形象,深刻地展示了鲁迅内心的孤独、寂寞、悲哀、绝望的情感,使《狂人日记》的创作带有鲜明的“以悲观作不悲观,以不可为为可为”、“硬唱凯歌”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文化伟大旗手鲁迅先生与外国文学,尤其是与俄罗期文学有着深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鲁迅先生一生奉行“拿来主义”,吮吸着外国文学的丰富乳汁,开始他的文学创作道路。谈起怎样做起小说来时,他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作品。”大家印象最深,最熟悉的是他的《狂人日记》就是在果戈理的《狂人日记》的影响下写成的。由于这两篇小说的同名,以及形式、内容的相近,因而受到国内众多评论家长期的注视,并且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鲁迅先生也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直接师法果戈理却又比果戈理“忧愤深广得多,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慨。当人们的视角纷纷集中于这两篇同名小说的时候,我们是否可将鲁迅的《狂人日记》拿来与另一位  相似文献   

9.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抛出了一部石破天惊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没有什么现代派的写作技巧,但它刻画了一个不愿随波逐流,希望能过一种自然、真诚生活的少年,从而再现了五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的迷惆,触击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向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因此该书风靡美国,对我国一些青年作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家塞林格对该书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在书中成功的语言运用,使霍尔顿成为一代青年的崇拜者,因此,本文对塞林格塑造霍尔顿所用的语言作一扫描,…  相似文献   

10.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围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是“打倒孔家店”的第一声惊雷。小说主人公狂人第一次喊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虽狂,他却是个了不起的预言家。它的预言,今天已变成了光辉的现实。鲁迅创作小说,主张用白描手法写人。所谓“白描”,即或画眼睛,或写动作,或写对话,也就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只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行。“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狂人日记》的十几处“笑”的描写,即其白描手法之一。一、序言的“大笑”,反映了“大哥”骄横的狂态,吃人者的本相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里程碑意义,通常对于《狂人日记》的解读都是侧重它的思想内涵及白话文文体。本文试图从叙述视角与叙事的时空结构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以求在已有解读上加深对小说《狂人日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示众》写于1925年三月,收在鲁迅小说集《彷徨》中。它是鲁迅前期小说《呐喊》与《彷徨》中以写场面为主的仅见的一篇。作品通过“首善之区”一条马路上一个犯人示众的场景,刻划了一群小市民的无聊与麻木,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是这样介绍他自己的创作的:“在这里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狂人日记》、《七巧板》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关于文学作品“狂人”形象的新见解:金乃文的荒唐表明用心理动力定型形成的下意识的表现,而“狂人”之“狂”则体现了他早先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但在长期的与封建势力的对垒中精神崩溃了,他对封建礼教及其复杂的封建利害关系的类似自动化的反射系统,同样是心理动力定型学说的反映。本文试图通过心理动力定型学说,在心理学与文学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解读小说及其他艺术形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少儿科技》2011,(9):27-27
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窗边的小豆豆》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笑声和感动,还为现代教育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是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夜之间,竟抛了做人的道德,轮为流氓,究其原因,竟是电脑使然……电脑本无罪,造黄魔者难逃其责。《警惕电脑黄潮泛起》已决非耸人听闻—救救孩子!救救未来!  相似文献   

16.
鲁迅《狂人日记》受到了很多外国作家的影响,文章从题材、主题、表现手法和风格等方面分析了《狂人日记》所体现的外国作家对鲁迅的影响。认为在题材上,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了果戈理同名小说的启发;在思想主题上,体现了尼采的部分精神人格,在表现手法上,借鉴了安特莱夫的心理描写手法,表现象征主义和"阴冷"色彩。  相似文献   

17.
《可贵的沉默》讲述了一个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自己孩子身上的真实故事。当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一如文中的学生默默无语了。“你们想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们的让孩子走近父母的实践活动,已经拉开了序幕。我相信,只要抓住这个契机,我们的孩子就“再也不会沉默”。  相似文献   

18.
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人日记》所产生的精神境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是站在五四新文学立场上揭露这个吃人的社会、吃人的历史以及礼教下的中国人心之黑暗;但反过来,他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张扬的人道主义、人性至上、现代文明,也表示了深刻的怀疑。读《狂人日记》我们能够举一反三地来看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达到的一个最高的精神水平。  相似文献   

19.
《怀旧》是1911年冬天鲁迅用文言写成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于一九一三年出版的《小说月报》四卷一号,鲁迅自己从来没有把《怀旧》收进他的任何一本集子中。于是有的人就断言《怀旧》不是鲁迅所喜爱的作品,猜想鲁迅可能对这篇“少作”“愧则有之”,才“故意删掉”。其实并非如此。一九三四年,杨霁云将鲁迅佚文编集时,鲁迅给杨的回信中说:“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林》上。那时恐怕还是革命之前,题目和笔名,都忘记了,内容是讲私塾里的事情的;后有恽铁樵的批语,还得了几本小说,算是奖品。”同年鲁迅应美国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呐喊》、《彷徨》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世界文学史上稀有的珍品。我国现代文学史能以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作为第一页,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 鲁迅小学创作的辉煌业绩,已经有不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