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断想     
正科技是什么?有人说是妄想和梦幻,有人说是认识和实践,有人说是生活常识,有人说是劳动技能和经验。有人说是溯源的欲望,有人说是求知者的探险。有人说是自然规律,有人说是客观发现。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组合,科技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育孕。科技是知识积累,科技是运用中的学问。科技开始可能是奇谈,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曾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德国学者尔格哈曼强调:“诗是人类的母语。”还有人说:“诗歌是语言的钻石,情感的轴。”下面是我对诗歌教学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3.
淡蓝色的小小药片,可以立时让你老当益壮,青春勃发,它的名字曾让“男人笑哈哈,女人羞答答”。然而它当真那么神寄?“伟哥”——有人说是性爱毒品,有人说是壮阳神丹。  相似文献   

4.
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热议的话题。戈多究竟是谁,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类上帝,有人说是波卓,更多人认为该剧的重点不在“戈多”,而在“等待”。但“等待”的意蕴可以是不确定而多元的,在探索的过程中体味探索的过程或许才是人们最终追求的。  相似文献   

5.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说的“方寸”不是指心,而是指面积小,可知宗炳的话不是关于心物关系而是关于绘画透视的议论;张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是关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最具有辩证色彩的观点,它与西方的歌德遥相呼应;画与诗,中国古代画论多倾向于论述二者的共性,而西方理论界侧重于分析二者的差异;庄子的“解衣般礴”说是关于艺术创作心境的卓越见解,这一见解对后代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代地方科技》2004,(10):38-39
自中国正式加入WTO以来,来自各界关于“为直销立法”的声音不断。就法律的名称,有人说是“直销法”,有人说是“无店铺经营法”.有人说是“无固定地点销售法。立法时间方面,有人说3年过渡期内,中国政府定会“为直销立法”,甚至有人认为,在明年1月正式的法规就会亮相,更有今年9月就会有个初步的法规出台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依照政府承诺,  相似文献   

7.
从刘辰翁的创作与文学评点实践看,崇尚“自然”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创作观。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创作主体(作者)情感之自然:“不平则鸣”、“真”;其二,文章思想(内容)之自然:“兴寄深厚”、“风雅”;其三,文章行文(语言)之自然:“诗无改法”、“天籁”。  相似文献   

8.
刘文蓉 《科技信息》2010,(33):I0418-I0419
当前社会对电视节目主持人风格的谈论可谓众说纷纭,从整体看有人说是兴盛,也有人说是无序,有人说是契机,也有人说是危机……无论是“说好派”还是“论坏派”,都似乎有一大堆理由。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讯息中.我们首先应该客观冷静地认识了一下当代中国电视界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其时代久远,对诗歌内容的诠释,分歧很大。而“美刺”说与“淫诗”说是传统的对《诗经》认识的两大误区,用历史的民俗的方法,辩驳了“美刺”与“淫诗”说。指出《诗经》中许多婚姻诗情诗,反映的是当时原始乱婚遗俗的孑遗。而儒家的礼教,就是对乱婚现象的纠正。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注重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揭示艺术进而是文学的本质与规律,“同感”说即是他对文艺创作主客体关系问题所作的探讨。本文把钱钟书的观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同感”与设想、比拟等的比较,同感的内涵得到确定,而且它是形象思维的最高境界;第二,达到“同感”的心理条件是“虚静”。如果有先人之见,同感就会沦为幻觉;第三,由诗与史、诗与禅、诗与画的比较,指出文学在传达同感上的独特优势,进而发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魅力。钱钟书的“同感”说既吸收了中学与西学成果,又超越了它们,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三峡茶诗是中国茶诗的一部分,体现茶与文人的一种情结,在三峡茶、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三峡茶诗角度分析茶与文化名人的情结现象:一是三峡茶作为文化载体,其沃土之深厚,给人以强烈的感受;二是文人善于捕捉茶中信息,以致触茶生情,以茶说事;三是茶诗多有寄托,故文人常知茶性通人性,以此抒发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情绪。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管理是科学有人说,管理是哲学在我看来,管理有时更像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一支歌……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脚步     
孟浩然《春晓》诗赏析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真是明白如话,若要再加解释,似乎是多余的。不过,要说它究竟表现了什么,那答案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人说它流露了伤春之情。对于这种说法不敢苟  相似文献   

14.
嚏喷鼻子痒     
金莲道:“梦是心头想,嚏喷鼻子痒!”(67)前人对梦是“梦由心生”多有记载。明·郑宣《昨非庵日纂》卷13云:“日有见,夜必梦扰;日有思,夜必谵语。梦变则泄精,气怒则发狂,皆因心而生也。”潘金莲的话是元杂剧的节缩,郑德辉《智勇定齐》“可不道,梦是心头想,眼跳眉毛长,鹊噪为食忙,嚏喷鼻子痒!”褚人获《坚部首集》也载农家题壁诗“鹊噪未为吉,鸦鸣未为凶。人间凶与吉,不在鸟音中。”世俗以为嚏喷是背地有人说念,即所谓“谁人背地无人说”也。嚏,必唾曰:“好人说我常安乐,恶人说我齿牙落。”苏东坡有句云:“晚来频嚏为…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是要有情感的,情感性是义学作品的基本特点之一。对此,古今许多作x、理论家都谈到过.《毛诗序徽:“诗者,志之所之山.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里明确地说明了作为文学之一的诗歌,都是人的志5情的表达.陆机在《文赋脚说:“诗缘情而绮靡。”这里更把文学作品的情感特征提到了相当的高度.白居易的《与元九书》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又.”白氏是把诗比喻成一棵活生生的植株,情感是它的根,报者,植株的命根也,缺之,则无以生存.钱谷融先生对文学情感的重要意义强调指出:“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16.
邓爱华 《科技潮》2007,(9):15-17
有人说,中医药是自成一体的科学理论体系,与西医并行不悖;有人说,中医是超科学的,至少用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得清;有人主张,中医药应该返归经典;有人主张,中医药应该和国际接轨……对中医药发展之争是如此的尖锐和对立,“中医药的现代化”是其中的焦点话题。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边宝林,他畅谈了中医药现代化的现状和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一书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它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大到治国之道,小至日常生活。客观地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论语》。关于它的评价也都是仁者见仁:有人说它是圣人情怀,有人称它为王者之道,甚至有人传它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然而,笔者在读完这本书后也有一些冲动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即它的"修己治人"之学,笔者认为它是《论语》一书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论王维的诗中画意及其气韵生动──《王维诗中的绘画美》续篇金学智钱钟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里说:“诗和画既然同是艺术,应该有共同性;而它们并非同一门艺术,又应该各具特殊性。”①对于诗和画,中国和西方早就不同程度地看到了二者的共同性,但西方从莱辛...  相似文献   

19.
等待黎明     
任莹 《青年科学》2010,(2):30-30
有人叫它破晓,有人叫它凌晨,也有人把它说成晨曦微露,我叫它黎明,指的却都是一个时候一太阳行将升起的那一刻。黎明,值得我去等待。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各具特点和独立性,这是由于它们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技巧,但是它们之间却明显地存在着某种联系。就像我们谈一首交响曲的“建筑”,也反过来称建筑为“冻结的音乐”;我们说某种写作具有“雕塑”的性质,也往往把一件雕塑作品形容成“石头写成的诗”。在音乐和其它艺术作品之间,这种比喻不断地被人们采用着。除了谈到一首乐曲的“建筑”外,我们还用“音画”一词;当作曲家致力于表现人物、心境、情绪时,我们说他倾向了“大学”。毫无疑问,音乐可以和下面这三种艺术进行比较:在它的结构方面和建筑比较;在它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