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利用溴酚蓝(BPB)与亚甲蓝(MB)所形成的等色染料离子对萃取测定银的方法。用酸将1.2-二氯乙烷中的Ag(phen)_2(BPB)解析后,向其中加入与溴酚蓝颜色相近的亚甲蓝,利用1.2-二氯乙烷中溴酚蓝、亚甲蓝的染料离子对提高了测定银的灵敏度,其摩尔吸光系数ε=1.13×10 ̄5L/mol/cm,银量在0~6×10 ̄(-6)mol/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用于定影液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锇—钼酸盐—碱性染料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锇与钼酸铵和碱性染料罗丹明B,丁基罗丹明B,耐尔蓝形成离子缔合物,不同碱性染料所形成的缔合物服从比耳定律的浓度范围和摩尔吸光系分别是:0-1.2μg/25ml和ε570nm=2.62×10^6L.mol^-1cm^-1;0-1.0μg/25ml和ε570nm=2.86×10^6L.cm^-1;0-1.8μg/25ml和ε585nm=2.81×10^6L.cm^-1;0-1.8μg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等色染料离子对萃取光度法”,该方法由于萃取液中等色染料离子对TBFBRB2和三元缔合物[Cu(CN)2]BRB两者的吸光作用,因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ε=2.45×105L.mol-1.cm-1。铜含量在0~2.54μg/10ml范围内遵从比尔定律。对含铜10-8g/ml的水样进行测定,变异系数为3.6%。并且本方法用铜的特效试剂分离铜,选择性也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铜(Ⅰ)-2,2′-联喹啉(Bi-qu)-溴酚蓝(BPB)缔合物的萃取及分解反应,利用分解游离出的溴酚蓝在水相间接测定微量铜。表观摩尔吸光系数由2.02×104增加至5.32×104L/(mol·cm),提高了2.7倍,在0.4~8.0mg/L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选择性高,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人发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解结晶法合成了Keggin结构杂多酸荷移跃迁盐(BEDT-TTF)8[PMo3NbW8O40].X-射线衍射测定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4.20(0)×10(-8)cm;b=43.39(0)×10(-8)cm;c=13.55(6)×10(-8)cm;β=91°;V=8.353×10(-21)cm3.该化合物具半导体性质。σr.t=3.7×10(-2)Scm(-1).EA=160meV.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其为Spin-Peierls体系.  相似文献   

6.
用诱导剂在PVA介质中研究锰(Ⅱ)催化氧化灿烂绿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锰(Ⅱ)在诱导剂存在下,PVA介质中用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绿染料的显色反应电子光谱,反应的最佳条件(pH=5.7,KIO4和灿烂绿浓度各为2.00×10-3molL-1,4.58×10-2molL-1等).在3.5~6.5min之间吸光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Mn(Ⅱ)离子浓度在0~0.06μmol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测得摩尔吸光系数ε470=7.2×106,是一超灵敏显色反应,显色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钯与钨酸钠和丁基罗丹明B(BRB)反应形成的有色离子缔合物用于痕量钯的光度法测定.最佳条件为:[H2SO4]=1.2mol·L-1,[WO2-4]=9.1×10-5mol·L-1,[BRB]=3.0×10-5mol·L-1.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98×107L·mol-1·cm-1.钯量在0~10n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体系至少稳定140h,检测限(3σ)0.048μg·L-1(n=10),对0.40μg·L-1Pd(Ⅱ)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9%(n=11).缔合物的摩尔比为Pd∶BRB=1∶4.考察了5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本法已用于炭基和铝基钯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高d33.g33值PZT压电陶瓷材料中Sb2O3掺杂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Sb2O3对Pb(Zr0.54Ti0.46)O3的掺杂改性具有调整材料四方度(c/a)的作用.实验表明,Sb2O3的适量添加可使材料四方度的调整达到一个较佳值,从而得到d33=570×10-12C/N、g33=32×10-3Vm/N的高压电活性的材料组成.该材料可获得各种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9.
用 pH测定法、溶解度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铀试剂Ⅲ的八个离介常数,在离子强度等于0.1时它们分别为: K1=13±1.2; K2=(2.4±1.1)×10-2, H3=(9.6±1.1)××10-4;H4=(3.3±0.1)× 10-5;K5=(5.4±0.3)×10-8;K6=(1.0±0.2)×10-9;K7=(4.7±0.4)×10-11;K8=(4.7±0.5)×10-13。并根据这些常数作出了试剂离介形式随PCH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10.
痕量铁的在线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邻菲罗啉的活化下Fe3+对KIO4氧化罗丹明B褪色的催化作用,利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个痕量铁的在线监测的新方法.该方法Fe3+的浓度在0~8×10-5g/L和8×10-5~2.8×10-4g/L范围内分段与褪色效应呈良好线性相关,检出限为:1×10-7g/LFe3+(3δ);RSD≤1.6%(c=5×10-5g/L,n=11).利用该方法对水样中铁进行在线监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溴酚蓝(BPB)·亚甲蓝(MB)等色染料离子对在萃取光度法中测定Fe、Co、Ni、Zn、Cd、Cu及Hg的应用。将二价金属离子和邻二氮菲及溴酚蓝形成三元络合物Me(phen)3·BPB〔1〕,并用二氯乙烷萃取分离,把有机相中的三元络合物用酸解析并反萃入水相,加入与溴酚蓝等色的亚甲蓝溶液继续萃取,萃入有机相的等色染料离子对因双显色协同作用和增敏效应而提高了测定方法的灵敏度,所测Fe、Co、Ni、Zn、Cd、Hg的摩尔吸光系数均在105L/mol·cm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酸性染料溴酚蓝和碱性染料亚甲蓝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指出了等色染料离子对在光度分析中的优越性。参考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13.
用pH=5.5的醋酸与醋酸钠缓冲溶液,解析溴铟酸与罗丹明6G(R6G)形成的三元络合物R6G.InBr4,加入四溴荧光素(TBF)与游离出的R6G形成等色染料离子对R6G.TBF,离子对同时被甲苯浮选,将浮选物溶于丙酮.由于2种染料颜色相近,同时参与铟的测定,使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灵敏度较R6G.InBr4萃取光度法测定铟提高5倍.摩尔吸光系数ε=2.0×105L/(mol.cm),铟的质量浓度在0~0.5 mg/L内遵从比耳定律,用于粗铜中微量铟的测定,回收率为98.5%~102.3%,6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6%~3.2%,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等色吸光效应在萃取光度法中测定铁的应用。灵敏度为ε=1.14×105,水样中铁的含量在0~3.6×10-6mol/L服从比耳定律,变异系数为6.4%。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镧的溴邻苯三酚红配离子与亚甲蓝形成沉淀的最佳条件,测定了沉淀的组成和溶度积,研究了该三元离子对体系的吸光性质,可作为沉淀、分离、高灵敏协同显色反应测定微量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染料离子对的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以及它们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得四溴荧光素与丁基罗丹明B在pH7时的缔合比为1∶2,其Ksp=216×10-18。缔合物的萃取率为842%。丁基罗丹明B的浓度在1×10-7~5×10-7mol·L-1范围内其相对荧光强度遵守比耳定律。为进一步研究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的萃取光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呲啶吸附FT-IR、NH3-TPD、低温N2吸附等表征了所合成的MCM-22分子筛的酸性和孔结构,并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浓度、溶液pH及重复利用次数等对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CM-22分子筛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浓度为1×10-4mol·L-1...  相似文献   

18.
声化学氧化-SBR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声化学氧化法作预处理,可使生物难降解的染料废水可生化性BOD5/COD值由0.22~0.28提高到0.44~0.51。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以介孔SBA-15为模板,金属硝酸盐作为磁性FeNi合金纳米颗粒前驱物,采用纳米铸造法合成出一系列磁性FeNi合金/石墨化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仪(BET)、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热重分析仪(TG)等对合成物进行表征.结果发现,试验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一致的介孔结构,高含量的磁性FeNi合金纳米晶体(尺寸大约是3~6 nm)均匀分散在石墨介孔碳模型的壁上,此介孔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360.3~431.9 m2·g-1),大孔体积(0.558~0.718 cm3·g-1)和高饱和磁化强度(18.2~42.1 emu·g-1).基于以上特性,研究了材料对于水中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当染料浓度为50 mg·L-1时,材料对其去除率接近100%,同时在外加磁场存在时,悬浮液可以很好地实现固液分离.因此,磁性FeNi合金/石墨化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在去除废水中的染料方面可以作为高效和可循环使用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