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井间地震资料的采集成本较高,其研究以数学、物理模拟为主,但物理模拟发展相对滞后。针对井间地震的特殊性,通过固体介质系列基础模型和一个综合模型实例的研究,详细阐述了井间地震物理模型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采集系统、模型制作、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等问题,阐明了影响模型制作及数据采集质量的因素,提出了保证其质量的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物理模型质量的因素有模具的制作、制作时材料的均匀性、异常体和细微构造的安放位置等。可以采取不同目的选择不同材料、制作工艺流程等以保证其质量;观测系统、震源、接收器、换能器是数据采集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设计有效的观测系统,正确选择采集方式,且配置高质量的震源、接收器、换能器,这些是得到良好记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黑59井区井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井间地震作为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内一项新的地震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储层描述精度好等特点.本文应用井间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对吉林油田黑59井区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解释成果在油田开发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对深度域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地质解释时,用于层位标定的合成记录必须是深度域的。对深度域的地震资料合成记录制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过程应包括:(1)利用声波、密度等测井曲线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多层介质反射系数的波动方程推导公式,求取频率域的反射系数;(2)对时间域的井旁道记录利用同态反褶积方法提取地震子波,得到频率域的子波谱;(3)利用频率域褶积模型计算合成记录,作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再根据时深关系求出每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深度点,按照所要求的深度采样间隔进行重采样,得到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应用实例表明,利用该方法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于井间资料的层位标定。  相似文献   

4.
对井间地震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观测系统和井间地震波场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处理井间地震资料的新方法,由理论推导得到了井间反射波的旅行时方程。利用井间地震特有的共偏移距道集,找出了适宜于分析井间地震偏移速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井间地震反射波偏移成像的超级叠加技术。通过对有限差分模型资料和实际资料的处理,获得了清晰的反射波剖面,验证了反射波超级叠加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井间地震资料与地面地震资料之间的相似性确立了井间地震资料的反射特征,完善了井问地震资料的反演方法及流程.重点解决了反演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采用sinc函数插值方法进行重采样确保了井间地震剖面深时转换中的波形保真;精细调整井的时深关系使得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资料反射特征达到相互匹配,确保了反演结果的合理性.应用实例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得到的井间地震反演结果精度较高,与测井解释结果对应较好,砂体展布清晰,有效地反映了两口井在横向上的联系与差异,提高了井间储层描述精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井间地震资料与地面地震资料之间的相似性确立了井间地震资料的反射特征,完善了井问地震资料的反演方法及流程.重点解决了反演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采用sinc函数插值方法进行重采样确保了井间地震剖面深时转换中的波形保真;精细调整井的时深关系使得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资料反射特征达到相互匹配,确保了反演结果的合理性.应用实例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得到的井间地震反演结果精度较高,与测井解释结果对应较好,砂体展布清晰,有效地反映了两口井在横向上的联系与差异,提高了井间储层描述精度.  相似文献   

7.
防渗墙广泛应用于堤坝防渗处理,为确保其抗渗能力,需对墙体质量进行检测。地震映像法是地球物理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提高该方法对防渗墙缺陷结构的响应认识,构建了防渗墙物理模型,并分别针对防渗墙处于完整和存在结构缺陷两种状态条件进行了地震波数据采集与成像。对比分析表明,前者地震波同相轴连续性好且各地震子波衰减规律总体一致,而后者则在缺陷位置表现出同相轴不连续和到时差异特征。现场实践进一步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总之,研究结果对利用地震映像法检测防渗墙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井间地震CT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岩溶等不良地质,而拾取地震波的初至对其反演结果至关重要.以往井间地震CT初至拾取通过手动标定,效率低,无法满足模型训练要求.本文基于人工源地震初至的时距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初至训练样本库快速标定方法.利用人工合成数据训练初始网络模型,采用少量人工标定实测数据进一步训练,基于该网络模型对未标定的井间地震实测数据剖面进行初至拾取,采用长短时窗比法修正曲线拟合结果,对仍不理想的拾取结果进行人工判别和改正,并将准确标定数据加入训练集,形成新的网络模型;通过迭代实现数据集再生成并获得后续阶段的网络模型.基于上述方法完成了80 000道数据的初至拾取,在充分训练后神经网络具备较高的拾取精度,采用3840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测试,发现预测结果与人工拾取结果对比的绝对误差值小于0.2ms的数据占91.8%,说明该方法是一种切实有效且高效的井间地震CT初至拾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讨论地震前兆有它自已的孕震物理模型,地震孕育全过程分为加载、相持、卸载、短临和临震5个阶段;多次震例证明,破坏性地震的孕震物理模型是会重复和再现的;提出了追踪地震前兆信息,循序渐进预报地震的分析方法,对地震预报的阶段性进行了实用性的划分,有希望实现对破坏性地震的预报。  相似文献   

10.
赵喜彬  史春玲 《科技信息》2013,(7):495-495,497
三维地震勘探的适用领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应用的越来越多,如干旱沙漠区、黄土塬地区、山区、岩浆岩屏蔽区、沼泽、水库以及湖区等,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介绍了三维地震勘探在复杂地震地质条件煤矿(湖区)采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过程中经常用到地层的平均速度,而平均速度的求取不易,尤其在测井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平均速度的求取更难等问题.依据地震勘探原理,在中、浅层地震勘探中,可将沉积地层近似为连续介质的地质模型,在连续介质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验公式,应用均方根速度在连续介质情况下的近似公式及数据处理中所得到的速度谱资料能够计算出平均速度的经验公式,得出的平均速度能够满足中、浅层地震勘探中时深转换的需要,另外,应用平均速度及钻孔资料可以对地震时间剖面进行相位标定.  相似文献   

12.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国产海上工程地震勘探系统.该系统采样精度为24位,最高采样率为54kSps.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同步完全采用硬件设计,使得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扩展和维护的特点.在16kSps采样率下,该系统支持单缆最大96通道,并支持到多缆的扩展.该系统不但可应用在高精度工程地质勘探上,而且可应用于其他分布式远程多通道的模拟信号采集领域.  相似文献   

13.
在尾矿坝地震稳定性分析中,为适应计算参数本身具有的随机性和未确知性,将计算参数转换成盲数形式;针对尾矿坝地震稳定的极限平衡分析问题,提出一种计算尾矿坝安全系数的新方法,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尾矿坝的地震稳定性分析中。实际分析结果表明:运用盲数运算法则可以计算稳定性系数在不同取值区间内的可信度,克服了传统方法描述过于绝对化的问题,为判断尾矿坝的稳定状态提供了更全面的依据;该尾矿坝边坡安全系数低于1.3的可能性为13%,即在发生烈度为Ⅶ度的地震时该尾矿坝安全的可能性为87%,失稳的可能性较小,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盲数理论在尾矿坝地震稳定性分析中能更好地考虑参数的不确定性,完善了尾矿坝稳定性分析理论,为尾矿坝稳定性的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地震曲率属性的分析,寻找适合研究区的地震曲率,研究其解释技术。系统总结了地震曲率技术的解释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小断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的微小变化、扭曲、振幅突然变弱等特征,利用这些微小的变化在地震层曲率属性上表现为线性构造,进行小断层识别,异常的长度和方向分别代表着断层的延展长度和断层的走向。二维曲率属性有比较明确的物理意义,相对一阶导数属性(如微分、倾角、方位角等),它在构造特征识别上有明显的长处。它们对刻画地质体轮廓、分层结构、断裂系统等非常有效。实例表明,地震曲率属性对断层的轨迹、沉积体边界的刻画清晰、连续,利于解释,减少解释多解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海量数据处理需求和行业高性能资源整合需求,结合地震资料数据并行处理特征,利用网格技术建设应用网格分布并行处理平台,详细介绍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成功部署包含两个虚拟社区的应用网格平台。进行Marmousi模型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网格并行处理、基于模糊聚类作业划分策略的叠前深度偏移并行处理、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并行处理。验证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并行作业划分策略的有效性,平台效率与传统并行处理平台相比效率相当。结果表明,利用该平台可以进一步整合更多高性能资源,扩大并行处理规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缩短数据处理周期。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垦71地区多分量地震数据采用微型机电系统(MEMS)数字检波器采集,受转换波的非对称路径和各向异性的影响,剖面中非双曲同相轴广泛存在。传统的速度分析法基于各向同性理论,动校正时无法把同相轴拉平。为了实现同相轴的同相叠加,利用不同偏移距的动校正信息估算不同的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四参数速度分析法。四参数指转换波叠加速度VC2、垂直速度比γ0、等效速度比γeff,疆和转换波各向异性系数拗。应用该方法对胜利油田垦71地区三维多波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且对该地区多分量资料的成像质量及PP波与PS波同相轴的相关性也有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规走时双曲线方程依据偏移距小于或等于反射界面深度的假设,以至于不适合长电缆的大偏移距和多覆盖次数采集方式的地震资料速度分析及时差动校正处理,提出了长排列非双曲线反射同相轴的动校正(NMO)方法,并且首次用于南海地震资料处理。该方法通过在常规时移双曲线方程引入2个NMO参数,即不均匀性参数s和各向异性参数η,使走时方程满足长电缆采集数据处理要求。模型试算及实际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大偏移距及陡倾角处的道集得到拉平,叠加后的剖面成像更清晰、信噪比更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震地质模型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并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已知信息 ,对油田和探区的地震层序模型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有效的地震地质模型。将地震地质模型用于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 ,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这种基于地震地质模型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能补偿地震记录的高频成分并拓宽低频成分 ,有效地扩展了信号的有效频带。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 ,改善了资料的信噪比 ,从而提高了用地震时间剖面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盒8地层岩石物理参数及地震响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盒8砂岩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局部含水,含气砂岩的密度、速度和阻抗与泥岩相近,因此用常规储层预测方法区分含气砂岩与泥岩、含气砂岩与含水砂岩难度较大。通过测井曲线重构,建立了盒8地层岩石物理参数及其地震响应模型。结果表明,含水饱和度模型能够区分含气砂岩和含水砂岩;泥质含量模型能够分辨砂岩和泥岩;孔隙度模型能够分辨致密砂岩和孔隙砂岩。孔隙度合成道集和全叠加地震响应明显,高孔隙度砂岩表现为强振幅特征。所建立的岩石物理参数模型可直接用于高孔隙度含气砂岩的识别,确定的模型参数可直接用于实际资料处理,对提高有效储层的识别精度和可靠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