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种改进快速Hough变换的车道线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62-65
目的研究智能交通系统中车道线快速检测算法。方法首先将车道线图像灰度化,采用中值滤波去除图像噪声;然后用索贝尔算子将灰度图像二值化处理;再次,根据车道线图像的特点并且结合霍夫变换的需求,设置感兴趣区域;最后,在感兴趣区域内用霍夫变换提取车道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舍弃干扰虚假线,并对多段车道线图像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相对于经典霍夫变换算法,基于改进快速霍夫变换的车道线检测算法运算时间更短,而且使算法的鲁棒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夜间只有车灯照射路面图像整体较暗、光照不均匀、车道线不易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夜间车道线识别方法。首先,对预处理后的图像采用Laplacian算子进行边缘增强;然后,结合Otsu算法进行Canny边缘检测,再在边缘图像底部1/3区域中利用Hough变换进行直线拟合;最后,在斜率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内侧车道线提取算法,实现了车辆所在车道内侧车道线的检测。针对多种夜间车道线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准确提取出了内侧车道线。提出的方法能克服图像较暗和光照不均的影响,排除旁侧车道线、护栏等的干扰,有助于夜间车辆各行其道。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IPM-DVS的车道线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在复杂情形下车道线检测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IPM-DVS的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对视频序列中连续两帧图像进行IPM得到鸟瞰图像,对这两帧鸟瞰图像进行差值运算,对差值图像进行Sobel算子卷积,然后将卷积结果与鸟瞰图像进行DVS,实现车道线信息的分离,最后根据车道线特征信息进行滤波检测。通过阴影、水渍、逆光等场景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检测出车道线,具有实时性好、鲁棒性强、正确率高的优点,适用于无人驾驶智能车视觉导航。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Hough变换虚线检测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阈值Hough变换车道线检测算法。该算法在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逆透视变换、二值化处理的基础上,在预设好的多条直线位置进行突变点检测,并对突变点进行分类、拟合、合并,最后进行Hough变换。3种实际路况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准确、稳定地检测出车道线,平均识别率达到9870%,高于传统Hough直线检测算法的平均识别率(86.84%),而且可通过计算车道线线段的长度和点的个数来判断虚线和实线。 相似文献
5.
6.
针对经典霍夫车道线检测方法实用性较差,无法准确区分车道线和路沿与应用道路场景简单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消失点和颜色过滤器的车道线检测算法,不仅提高车道线检测的准确率,而且能够应用较复杂行车场景;首先,对行车视频连续五帧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行车环境下车道线消失点位置,能够自适应选取行车环境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然后,对 ROI 图像根据车道线颜色特征进行过滤得到二值图像,获取二值图像中所有连通区域质心和倾斜角等数据,通过结合消失点特征和角度阈值进行限制,筛选记录符合车道线特征连通区域的数据,接着分割较大区域获取更多质心点,识别漏检符合车道线特征的区域质心点;最后,对获取的质心点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并标识车道线;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多场景道路上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车道线,与经典霍夫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算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SLAM技术在移动机器人巡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环境特征单一的大型室内场景,SLAM技术的定位建图效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针对大型仓库下移动机器人巡检问题提出基于车道线检测的移动机器人巡线方法.在HSV颜色空间下,首先采用多阈值叠加方法对采集的实时视频图像进行颜色阈值分割;然后通过霍夫变换与过滤得到与车道线唯一贴合的直线;最后通过该直线参数矫正移动机器人运动时的方向.试验结果表明:基于HSV阈值分割的车道线检测方法能有效检测车道线,正确率可达99.81%;该方法可使移动机器人正确调整运动方向,调整成功率可达93.33%.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鲁棒的非平坦路面车道线检测算法. 给出一种简单的逆透视变换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摄像机参数,计算简便. 基于法向车道线模型研究了车道线的线特征提取方法,结合线特征的方向特性和强度信息,提出了改进的Hough变换车道线直线检测方法,有效提高了检测的鲁棒性和计算速度. 利用检测出的直线对车道线进行精确定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完整地提取出图像中的车道线. 实验证明,算法在弯道和非平坦路面上都能准确地提取出车道线,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车道线检测算法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提出一种基于双向窗口特征提取技术的车道线检测算法。融合运用Hough 变换与边缘分布函数技术得到车道线的直线特征点; 运用双向窗口特征提取技术获得所有车道线特征点, 包括直线部分与弯曲部分。获得直线与双曲线相结合的车道线模型: 在近视场, 应用直线车道线模型能获得较好的鲁棒性; 在远视场, 使用双曲线模型可有效检测出车道线的弯曲部分。实验结果表明, 相较于已有的车道线检测算法, 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多种场景下车道线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车距测量技术对于减少交通安全事故,提高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车距检测技术多是以车辆为参照进行测距,检测结果为两车的直线距离,但在弯道情况下则与实际车间距误差较大.因此,在分析现有的测距方法的优点及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基于视觉AI技术提出一种车道参照车距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逆透视变换算法,实现从车道正视图到鸟瞰图... 相似文献
11.
结构化道路车道线识别的一种改进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机器视觉高速智能车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道路识别算法. 通过实车采集的图像进行灰度化、中值滤波、边缘增强、最优阈值二值化,获得良好的二值化图像. 根据道路特征采用一种改进的Hough变换识别出边界. 在预处理和检测时都使用感兴趣区域(AOI),减少了图像处理时间,提高了道路识别的可靠性. 实车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可靠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车道线识别算法在大曲率弯道下的识别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逼近的弯道识别方法.基于车道线先验知识,利用改进的局部逆透视变换和Hough变换对车道线进行初步提取.根据初步提取结果,对未知区域进行循环线性逼近并提取车道线边界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利用B-样条曲线完成车道线拟合.实验证明,该算法对大曲率弯道的车道线识别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光照无关图的车道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人车辆道路检测时,特征提取易受光照变化和阴影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照无关图的车道检测方法.使用最小熵值法离线求取图像的光照无关角,对图像每个像素点在对数色度空间向光照无关方向投影得到光照无关灰度图;利用Canny算子提取光照无关图边缘,在边缘图上寻找线段基元以减弱细小边缘的干扰;使用改进投票空间的Hough变换检测直线,采用分段线性道路模型描述道路边界.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弱阴影和光照变化造成的影响,准确识别道路边界,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结构化道路车道线弯道检测识别技术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Hough变换的车道线识别方法。首先利用Canny边缘算子进行车道边缘检测,其次对比相邻区域距离内的Hough变换峰值参数值,将小于设定阈值距离的直线段进行连接,拟合形成车道线检测区域,然后根据消失点的横坐标距离图像中心点的位置来预测车道线方向,最后借助MATLAB平台完成车道线的识别。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曲线模型复杂、计算量大的缺点,实现了直、弯车道的识别统一化,识别准确率为95.3%,平均耗时0.036s,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套基于视频的机动车跨道违章监测系统,系统的硬件平台由工控机,摄像机组成.首先由平均算法得到良好的动态背景图像,并由Hough变换法提取车道线;在车辆检测过程中提出了背景差法与边缘提取法相结合,车道线辅助识别的两次目标轮廓提取算法,从而获得完整准确的运动目标轮廓;在违章判别中提出了简易准确的跨道违章判别算法;最后使用均值漂移算法对运动车辆进行跟踪,并结合卡尔曼滤波器预测车辆在下一帧的位置.通过实际道路测试,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智能性,可应用于智能交通监控领域. 相似文献
16.
用于X射线图像的角点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X射线机标定过程中的角点检测问题,该文设计了一套实用的处理方法。在采用了方形模板的基础上,该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块,然后对分块后的部分分别进行边缘检测,在此基础上进行直线拟合并求交点,该交点即为所需的角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X射线图像很适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传统车辆或无人驾驶车辆在右转时与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发生碰撞的风险,需要在转弯前稳定地检测出非机动车道,并实时定位骑车者.为实现该目标,通过调整初始代价及代价聚合,完成更为精确的非机动车道图像立体匹配;基于改进的Hough变换算法,对路面上的非机动车道线进行识别和提取;之后结合立体视觉来获取非机动车道的精确三维坐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大部分场景下检测出不同类型的非机动车道,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适用于广义非机动车道检测,对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或无人驾驶车辆实现全道路场景识别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杂环境下的夜间车道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间车道检测是汽车防撞系统适合在夜间工作的前提.分析了不同照明条件下夜间车道图像的特点,介绍了夜间车道的反射成像模型.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密度差的对数Prewitt边缘检测和Hough变换的车道检测算法.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白天典型的车道检测算法具有更好的夜间车道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提出一种轻量级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对输入的原始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紧接着使用双边滤波滤除噪声,大幅度保留原始图像的边缘信息;然后,用Canny边缘检测提取图像边缘;最后,使用速度更快的渐进概率Hough变换(PPHT)识别车道线.仿真结果表明:预期检测车道线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