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我国是陶瓷的故乡,远在六七千多年前的半坡、河姆渡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用粘土制陶。到了唐朝,匠人们用高岭土制作的瓷器已享誉世界,成为后人研究揣摩的艺术品了。陶瓷的精美绝伦,不但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世人津津乐道。陶瓷的坚硬是出了名的,所以民间谚语有“没有金刚钻别揽这瓷器活”的说法,但是陶瓷的脆弱也是人所共知的,无论多么好的古今瓷器,摔在水泥地上无不是粉身碎骨的。因此,我国的传统陶瓷只能用作日常器皿和用具,没有大的出息。900多年前,人类发明了钢铁,它的硬度虽比不得陶瓷,但钢铁的弹性和延展性很…  相似文献   

2.
拂去历史的尘埃,除了那古老而神奇的四大发明,中国还有许多撼人心扉的辉煌,陶瓷便是这众多辉煌中的一座丰碑.通过景德镇至今尚存的传统制瓷工艺生产流程,我们依然能领略到它的昔日风采. 积淀千年的制瓷工艺 我国自汉代就烧造出成熟的瓷器,到唐代逐渐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业格局,宋代更是名窑林立.景德镇并不是中国最早生产瓷器的地方,也不是当时生产瓷器最好的地方,却为何独受帝王青睐?又何以独步陶瓷业的巅峰,成为世界制瓷之都呢?  相似文献   

3.
就陶瓷在各个时代的发展,论述了元代钧窑瓷器工艺与其在陶瓷领域后期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灏  刘亚军 《科学之友》2007,(8B):134-134,136
就陶瓷在各个时代的发展,论述了元代钧窑瓷器工艺与其在陶瓷领域后期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就陶瓷在各个时代的发展,论述了元代钧窑瓷器工艺与其在陶瓷领域后期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新石器时代晚期,半坡人从烧制陶器的过程中获得启发,用火烘烤泥墙,使之坚硬耐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经生产出原始瓷。之后,经过1000多年的改进和提高,至东汉时已有了质量上乘的瓷器。陶器以及后来的瓷器,之所以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就是因为陶瓷的制作工艺中离不开人们对火焰的利用和对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如今古玩古董热悄然兴起。各地街头常可见到一些流动摊贩,古瓷器市场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各个朝代的古玩应有尽有。然而如今仿古之风盛行,造假技术极高,有的仿古陶瓷简直达到了乱真的地步。有人不惜花大价钱购回的古玩,经行家鉴别方知是赝品,大呼上当。为使古瓷器爱好者避免上当受骗,这里向读者介绍一些有关古瓷器的基本常识和简易鉴别方  相似文献   

8.
纳米陶瓷     
陶瓷是一种古老的非金属材料.它在古代社会的生活中就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饮器、盛水器、食具、炊具、瓦和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工艺品等广泛地使用着陶器和瓷器.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长河中,陶瓷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就之一。拥有5 0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1 000多年,就已经能制造出非常精美的瓷器。传统意义上的陶瓷,是指以天然黏土和各种矿物为主要原料,经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瓷器都很熟悉,包括实用瓷器和观赏瓷器.但要提起"刻瓷艺术"可能有些人就不太了解了.什么是刻瓷艺术呢? 刻瓷又叫瓷刻,顾名思义,就是在烧好的瓷器上直接雕刻,其内容包括书法、山水、人物、花鸟、动物、人物肖像等.可以说刻瓷艺术是从瓷艺术中派生出来的一门独立艺术,是绘画、书法艺术与瓷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用瓷作为载体,用刀錾等工具代笔作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有书法、绘画艺术之美,又保留了瓷质自身之美.  相似文献   

11.
我国陶瓷技术和艺术已有八千年的悠久历史,很早就传入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历代名窑瓷器化学组成的演变》一文,对历代不同色调不同艺术形象的釉和彩的发展及其化学组成,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在古代就已显现,可以说体现了中国人在技术与审美上的双重追求。中国的瓷器制造历史十分悠久,其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省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200年。而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25—220年),其主要成分为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是瓷器的产地,与瓷器相关的艺术有千千万万种,而刻瓷艺术独具一格。刻瓷,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上进行雕刻的技艺,它以优质瓷器为载体,以镌刻痕迹的深、浅、浓、淡为艺术手法,以线条部位的韵律性彰显出书法的韵致与绘画的意境,可谓是"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目前有关刻瓷的起源说法不一,早在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是刻瓷的前身。从魏晋开始,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赏玩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  相似文献   

14.
刘亮 《科学之友》2005,(8):62-62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对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微晶玻璃和玻璃餐具制品作了如下定义:陶瓷为由黏土及长石、石英等天然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和烧制而成的耐水、耐火、坚硬的材料和制品的总称,包括陶器、瓷器和炻器等。微晶玻璃为在高温条件下将原材料熔化为均匀的液体,冷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20,(4):28-29
正段禹光的陶瓷作品,造型简约,不事雕琢,符合传统的审美观,体现出文人般的内敛气质。对于他来说,做一件陶瓷作品,每道工序,每个动作,都是修行。为了达到最为原始的效果,段禹光特意跑到窑口采泥,并重复进行破碎、配制釉料、烧制等一道道工序,经过20余年的潜心摸索,他烧造一件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作品,令每一个观者为之震撼。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14,(4):30
<正>瓷器是展示中国形象的名片,是代表民族文化的符号,承载着5000年的灿烂华夏文明。在中国长达数千余年的陶瓷文化史上,汝官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汝瓷在北宋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并钦定为宫廷御用瓷;其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之叹,并有"青瓷之首,汝瓷为魁""宋瓷为贵,汝瓷之最"的美誉;民间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传说。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  相似文献   

17.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制瓷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新平治陶,始于汉世".就从这个时候起,景德镇地区就已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 唐帝国建立后,瓷器已有相当成就.20世纪50年代,在景德镇市区周围黄泥头、白虎湾、腾梅亭、湖田等地发现的五代窑址以及挖掘出来的大量碎片,以实物证明了那个时期这里就已烧造出各式各样的瓷器,主要是青瓷和白瓷,且以青瓷为多,器型主要是盘、碗、壶、水盂、碟等.瓷胎有厚有薄,釉色近似越窑的色彩,略带绿色,与玉器很像,被称为"假玉器"是很贴切的.  相似文献   

18.
古陶瓷中痕量元素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建民 《科学通报》1993,38(4):379-379
在陶瓷考古中,鉴定古陶瓷的产地对于研究古瓷窑的建立、发展、变迁,各古瓷窑之间的关系以及古陶瓷的真伪鉴定等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关学者曾利用中子活化方法测定古陶瓷标本中20多种痕量元素含量,并据此研究了古陶瓷中的痕量元素含量在分布规律上反映出的产地特征。我们用中子活化方法对39片古瓷残片样品进行了痕量元素含量测定,并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与已知产地情况相符。本文研究的方法不仅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不同产地瓷器在痕量元素含量分布模式上的差别,并且可用于对古陶瓷的产地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20,(4):22-25
正他用一双手,实现了人生的蜕变;用无怨无悔的守望,实现了自己理想的涅槃新生;用初心不改的坚持,燃烧着做平阳窑精品的执念。一件美丽的平阳窑瓷器,是泥土与烈火浇筑的精灵,更是段禹光对它的一生眷恋……揉拉拿捏间传承先祖文化段禹光专攻陶艺20余年,用泥土创作出无数件细腻精致、别具一格的作品。院里、屋内随意摆放的瓷器令人目不暇接,院里的个别瓷器看上去甚至带有瑕疵,但段禹光看向它们的眼神中却流露出浓浓的眷恋。"这些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友》2014,(4):34-35
中国以产瓷器著称于世,"中国"的英文拼写"China"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瓷器",而宋代更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钧三大名窑均在河南,按照南宋《垣斋笔衡》的记载,有着"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称的汝瓷艺压群芳,在五大名窑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室专用贡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