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基于“国家公顷”计算城市生态足迹的新方法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以"国家公顷"(nha)为计量单位计算城市生态足迹的模型·用gha和nha两种方法分别对沈阳市2001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说明gha和nha两种方法的异同·计算结果表明:沈阳市2001年生态足迹需求采用gha方法计算的结果为1 2372hm2·cap-1,nha方法计算结果为0 7418hm2·cap-1;生态足迹供给前者为0 7496hm2·cap-1,后者为0 6219hm2·cap-1;前者计算得到沈阳市生态足迹赤字0 4876hm2·cap-1,后者为0 1199hm2·cap-1·并对两种计算方法产生的结论差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一步说明采用nh...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及实证分析——以青海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热值的概念,构建了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明确了当量因子与产量因子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并以青海省为例,计算了2001—2007年的青海省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青海省目前的发展处于一种弱不可持续状态,根据定量测评结果分析了造成生态赤字的原因并提出了降低生态赤字、实现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新乡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新乡市2004年~2009年耕地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新乡市人均耕地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05年~2006年增长幅度较大.六年间新乡市耕地生产力可持续指数呈波动下降状态,总体上维持在0.535左右,说明新乡市2004年~2009年的耕地利用处于弱可持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北省耕地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常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4)
为研究湖北省耕地资源安全状况,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湖北省2007年耕地生态足迹进行计算,该年湖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为0.90665gha,人均生态承栽力为0.74367gha,耕地资源利用总体上呈不可持续性,人均生态赤字为0.16298gha.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消费结构不合理和养殖业的产出效率低下造成的.最后提出了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生态足迹的改进模型——能值分析生态足迹方法对平顶山市2001年~2010年的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耕地生态可持续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平顶山市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不大;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不断增长;生态赤字逐年增大;耕地利用处于中等不可持续状态,接近于强不可持续;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较低,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相似文献
6.
徐瑶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161-164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四川省1993—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的人均生态足迹成增长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成下降趋势,人均生态足迹已经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并持续扩大,四川省目前的发展处于一种强不可持续状态.最后根据定量测评结果分析了造成生态赤字的原因并提出了降低生态赤字,实现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修正的生态足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将其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并以苏州为案例,计算分析了其1993年~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测算了其历年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结果表明:苏州十年的人均生产性生态赤字均小于全球人均生态赤字0.4 hm2,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则均大于0.4 hm2,其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全球不可持续型,且生态效率逐年提高;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逐年上升,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是增强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及采用的发展能力测算方法可较准确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河南省2007—2011年的生态足迹,定量分析了其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河南省的生态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并且赤字逐年上升。表明河南省生态环境压力大,生态可持续发展呈现出弱化的态势。根据分析结构,笔者提出从完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等方面加快河南省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民勤县1996-2006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对民勤县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民勤县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057 2 hm2,其生态足迹产出是当地生态承载的3倍,发展极大地超出了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特别是近年来农产品产出迅速增加,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压力.提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相应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重庆三峡库区8个重点移民区县,通过计算分析其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与万元GDP足迹来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性.结果表明:8个重点移民库区县的生态足迹都远远高于其生态承载力.各项生态足迹指标中只有林地出现盈余,其余各项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赤字,特别是耕地与草地生态赤字尤为严重.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背景提出相应的减少其生态赤字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生态足迹模型将特定区域的资源、能源消费同自己所拥有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来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方法。本文运用该方法对来宾市2013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市人均生态足迹为2.856 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9591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897 6hm2。同时与广西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比较,得出来宾市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不足以持续维持本地区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研究恩施州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恩施土地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进行测算:2004年,恩施州人均土地生态足迹需求为1.36264hm2,人均生态承我为0.49289hm2,区域土地利用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现生态赤字,为人均-0.86965 hm2.结果表明恩施州2004年土地利用为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在从大自然获取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出现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通过对2000-2009年黑龙江省生态足迹需求和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的动态变化分析,显示黑龙江省生态赤字比较严重,且呈上升趋势,生态经济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5.
16.
生态足迹是一种可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针对江苏省溧阳市的经济、环境条件,通过测定该地区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来评估该市人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年溧阳市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1943hm^2,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阶段;溧阳市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赤字最大,其次为耕地、建筑用地、草地;与国内其他区域对比,溧阳市每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需求较小,为0.25hm^2,表明当前溧阳市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根据分析,提出促进该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减轻人口对生态系统的压力、控制环境污染、引导人们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了湖北省1990—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湖北省2013—202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显示:①1990—199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低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资源环境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②2000—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均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③万元GDP消耗的生态足迹由3.92 hm2下降到0.49 hm2,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④对生态足迹的预测表明,短期内湖北省生态赤字继续存在,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2001—2010十年间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采用能值分析理论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我国华东地区(以江苏省、浙江省为例)、华中地区(以湖南省、河南省为例)及西南地区(以贵州省、云南省为例)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发现:三大地区都存在生态赤字且均呈逐年扩大趋势;从生态超载的严重程度看,华东地区最严重,其次是华中地区,最后是西南地区.生态可持续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压力、产业结构等有重要关系;认为我国应在努力提高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同时,合理分配及利用区域资源,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努力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省黄山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对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等指标的分析,评价了黄山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黄山市的生态需求大于生态供给,在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后人均生态赤字为1.042546hm2,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并对安徽省内的相关城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