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沿综采工作面走向俯斜24°,下大坡过断层采煤,开采技术上存在难度。为了减少煤炭资源丢失,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开发煤炭为,并为我矿乃至全国煤层走向大坡过断层,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的类似综采工作面实现安全开采,积累经验,哈尔滨市煤炭工业第一采区,对3#层8706工作面下大坡过断层进行了试采和科研,大胆革新工艺并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工作面共推进了80m,工作面未发生顶板,机电和其它大的事故,实现了特殊条件下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王斌  颜冯 《安徽科技》2012,(5):51-52
本文介绍了钱营孜煤矿在大落差、大倾角采煤工作面综采机械设备快速、安全的组装运输问题,从源头上避免了斜巷运输事故的发生。这是综采工作面的迅速安装和提前回采的保证,为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在铁法煤田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提高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的问题,大隆矿在S1905大采高工作面尝试了跨断层开采的新工艺,工作面从9#层煤直接跨过落差接近26 m的断层开采到7#层煤,使工作面多向前推进了114 m,多回采原煤15.5万t,这项工艺为综采工作面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积累了经验,拓宽了综采工作面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庄孜矿66207综采面属大倾角大采高“三软”煤层,地质条件复杂,顶板围岩破碎。通过采用优化风巷设计、实施强制放顶技术加强顶板管理;优化设备选型;强化煤层注水;推广铺网工艺;调整回采面长等综合技术管理手段,工作面得以安全高效回采,为类似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13116综采工作面经历了近3个月的大规模液压支架倾倒事故。通过这起典型事故的分析总结,综采单位得出了在不是大倾角工作面的情况下液压支架倒架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过断层防倒架的对策。这对于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悦井  牛鹏 《科技信息》2013,(11):419-420
青东矿综采工作面过落差17m断层,其过断层段岩岩硬度大,距离长,煤机切割困难。本文详细介绍了大直径深孔松动爆破实施方案及注意事项,有效地降低坚硬岩石的整体性和硬度,减少了对煤机等设备的损伤,保证工作面顺利通过断层,实现安全生产的同时也给矿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7.
某煤矿综采工作面初采阶段面临大倾角仰采、坚硬顶板、支架架型失稳、架前顶板整体切落等开采难题,是宁东矿区复杂难采煤层的典型代表.针对大倾角工作面架前顶板整体切落(最大冒落高度10 m、宽度15 m)、工作面推进困难的链式灾变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提出了4套控灾方案并进行论证,综合对比施工工期、费用、安全等因素,基于"切断致...  相似文献   

8.
大倾角煤层综采时,对设备的防倒防滑以及工作面的防止片帮有特殊的要求,作者结合淮南某综采面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大倾角综采面设备的防倒、防滑措施,回采工作面片帮事故的防治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大倾角综采面的安全生产,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的单产。  相似文献   

9.
1.工作面概况及遇断层时留巷的方法我矿741工作面倾斜165m,煤层倾角平均13o。煤层厚度平均2.5m,顶板为泥岩,工作面采用“三四”排走向棚齐梁式管理顶板。当工作面收作面距收作线还有50m时,在风巷向下20m处收作面遇到落差为4m的走向断层山子断层落差太大,顶板又易漏顶,管理相当困难,如果工作面继续向前回采,不但影响进度和产量,也无法保证在过断处不出安全事故,如果提前把工作面收了,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最后采用在工作面内部留巷的办法解决了此问题,我们首先把工作面上段25m清理回固好,回收成三梁三柱,并使其“三封闭”,再把工作面链板机…  相似文献   

10.
安志敏 《科技信息》2009,(22):255-255
本文通过典型实践事例,对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冒顶事故、事故分析以及原因分析进行了详实介绍,提出了工作面防止冒顶措施,供类似条件下进行控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国友 《科技信息》2012,(29):409-410
本文介绍了刘庄煤矿171303综采工作面通过采取避开硬度较大的顶板,从岩性相时较软的底板中强行穿越的方法,成功穿越了落差17m的F18正断层,减少了打眼放炮的工作量及因爆破对设备造成的损伤,加快了推进速度,成功安全回采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秦子明 《科技信息》2007,(36):308-308,334
该文通过对朱仙庄煤矿II865工作面低位综采放顶煤工艺的分析和研究,倾斜煤层坚硬顶板较薄厚煤层采用低位综采放顶煤工艺,使该工作面实现了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13.
王盖克 《太原科技》2014,(11):97-99
本文主要以山西兰花集团大阳煤矿三采区首个综放工作面为依据,通过类比法、经验法、理论计算法科学合理地对3303工作面进行了支架选型,针对工作面顶板、煤壁、初末采、断层、瓦斯及过陷落柱群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顺利通过了初次来压及X102,X101,X83陷落柱群及X98陷落柱和其伴生的F77正断层,并实现了瓦斯零超限,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宇  史致远 《科技资讯》2012,(13):114-115
为了获得回采期间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情况,基于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理论,通过在回采工作面轨道顺槽外侧煤体中布置钻孔应力计,对回采期间及顶板垮落后巷帮受力进行监测,进而摸清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为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综放开采技术在结构复杂煤层中应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通过相似模拟实验研究结构复杂厚煤层综放开采时厚夹矸层、顶煤及顶板岩层的移动特征。结果表明:含厚夹矸层厚煤层顶煤冒放性较差,其位移显著增加的位置更接近于煤壁;顶煤破碎受夹矸层厚度的影响较大,夹矸层达到一定厚度,顶煤放出效果不理想,直至不能放出。开采模拟观测和实测数据分析结论基本一致。该研究为扩大放顶煤安全高效开采范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澄合矿区中厚煤层综采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澄合矿区5号煤典型中厚(1.5~3.5 m)煤层综采开采中存在的液压支架选型合理性等问题,文中以澄合矿区具有典型中厚煤层的王村煤矿斜井5216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矿压观测手段分析研究了矿压显现特征。研究结果:得出了澄合矿区典型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来压强度以及来压持续距离等矿压显现特点,从而为澄合矿区中厚煤层综采支架选型合理性、安全可靠性以及相似工作面的高效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急斜特厚煤层的开采在中小型煤矿一直沿用大放高非机械化开采方式,造成采区回采率低下,煤损严重。由于目前的煤炭效益越来越好,许多原有的地方煤矿开始进行采煤方法的改革,其中在从房柱式开采向综放开采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顶板垮落现象直接危害到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文中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得出控制顶板垮落动力灾害的关键在阶段煤柱的留设。  相似文献   

18.
王志勇 《山西科技》2013,(6):141-143
通过对华盛煤矿矿井501采区布置的探讨,得出结论:501采区胶带运输巷和轨道运输巷均沿5号煤层底板布置,采区回风巷沿5号煤层顶板布置;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和开切眼均沿5号煤层底板布置。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井下5号煤层共布置1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和2个综掘工作面,采掘比为1:2。  相似文献   

19.
根据综放采场顶煤冒放形式和顶板移动结构,提出5种煤岩复合结构,研究了其形成条件,并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拱—拱组合模型、拱—砌体梁组合模型、拱—传递岩梁组合模型、台阶悬臂—砌体梁组合力学模型、台阶悬臂—悬臂梁组合力学模型,并由此推导其控制方程,计算支架载荷;针对不同顶板、煤层条件,运用相应力学模型分析支架—围岩关系,计算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确定综放采场支架合理工作阻力,从而有效控制综放采场围岩;通过对10个不同条件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的计算与实测比较,计算值的安全系数为1.06,表明根据综放采场围岩组合结构力学模型计算支架载荷比简化的岩重计算更为合理,从而为综放采场围岩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根据综放采场煤岩结构为学模型计算支架载荷的方法。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20.
两硬条件综放矿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忻州窑矿11号、12号煤层合并层赋存条件下,对坚硬顶板、坚硬煤层赋存条件下的综放矿压进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为该特殊条件下的顶板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指出必须对顶煤采取预破碎处理措施,且上位顶煤是处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