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不同氯化铝(AlCl3)浓度(0、2、4、6 mmol/L)的培养液处理豌豆幼苗,研究在Al处理条件下豌豆幼苗的生长和热值变化.结果表明,当Al浓度高于2 mmol/L时,豌豆幼苗的根长、茎长、叶片数及各器官含水量等均下降,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热值也随A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豌豆的光合生长受到显著影响.Al浓度为6 mmol/L时,豌豆根、茎、叶的生物量分别下降22.92 %、22.18 %和56.89 %,以叶片降幅最大;热值分别下降21.87 %、6.58 %和3.49 %,根对Al处理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豌豆不同生长期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锰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在幼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硫酸锰溶液,能增强豌豆叶片的SOD活性和CAT活性,降低O2^*-生成速率和MDA含量.在豌豆生长的幼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叶面喷施0.1%~0.2%的硫酸锰溶液能促进豌豆的生长和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富硒微肥对花生产量及花生仁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硒微量元素配制肥料对北海市合浦县花生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在始花期和盛花期,通过叶面喷施富硒微肥,均能显著提高花生仁的硒含量,硒含量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硒质量分数为1.031μg/g,比常规对照硒含量提高了1 021%,同时增产6%.喷施富硒微肥能使花生仁中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  相似文献   

4.
有色薄膜覆盖对豌豆芽苗生长及富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黑色、蓝色、黄色、绿色、红色、无色六种薄膜覆盖和无覆盖物条件下豌豆芽苗生长及富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亚硒酸钠处理的豌豆芽苗的根、芽部分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覆盖黑色薄膜可以增加芽长,提高芽鲜重,从而提高豌豆芽苗菜产量和商品价值;但各种覆膜处理降低了豌豆芽中大分子结合硒和总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100mmol/L NaCl盐胁迫下,研究0.001~1mmol/L ALA对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100mmol/L NaCl盐胁迫导致豌豆幼苗氧化损伤,SOD等保护酶活性升高;0.1 mmol/L ALA处理对盐胁迫下的豌豆幼苗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使叶片MDA含量降低25.87%,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28.74%,20.68%和36.83%,幼苗株高、鲜物质量分别提高0.975,0.15倍,从而增强幼苗的抗盐性.0.1mmol/L ALA能缓解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的氧化损伤,显著提高SOD等保护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茶叶硒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龙井43和白茶中硒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能明显提高茶叶含硒量,提高幅度跟亚硒酸钠的喷施浓度有关,当硒肥浓度为240μg Se/mL时,龙井43在春季可到最高的445μg/kg,夏季白茶中硒含量最高可达486μg/kg,都能达到富硒茶的标准;硒含量的变化也跟采摘时间和茶叶品种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叶面喷施硒肥在低硒地区生产富硒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培法研究外源过氧化氢(H_2O_2)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内源H_2O_2水平、生长及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导致H_2O_2积累、氧化胁迫加剧,显著抑制了番茄幼苗的生长;而外源喷施0. 01 mmol/L H_2O_2和5 mmol/L DMTU均能提高脯氨酸含量,增强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降低内源H_2O_2水平、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从而缓解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施用H_2O_2处理所产生的内源H_2O_2水平高于施用DMTU处理的,这与外源喷施H_2O_2缓解盐胁迫的效果优于喷施DMTU的结果一致,表明外源H_2O_2可通过诱导渗透调节能力及清除活性氧的防御能力、维持一定的内源H_2O_2水平、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提高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富硒鸡腿菇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营养因子对鸡腿菇菌丝体生长和富硒的影响,筛选到适合鸡腿菇富硒深层发酵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玉米粉4%,花生粕0.4%,KH2PO4 0.2%,MgSO4·7H2O0.1%,VB1 10×10-3 g/L,Na2SeO3 4.4×10-3 g/L.在此优化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5 d的摇瓶发酵培养,得到菌丝体生物量为18.14 g/L,富硒率为56.3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绿岭’核桃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核桃生产中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5年生‘绿岭’核桃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果实,测定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促进了核桃种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减少了丙二醛(MDA)在植株内的累积,提高了植株的抗氧化性;种仁SOD、POD、CAT活性分别以喷施200、80、120mg/L亚硒酸钠处理最高,活性分别为2.65、9.30、246.98 U/(g·min),较清水喷施的对照(CK)分别提高61.59%、31.54%、104.89%;亚硒酸钠喷施质量浓度为120mg/L处理时,种仁MDA含量最低,为2.27μmol/g;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后,提高了核桃坚果产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60mg/L时,核桃单果质量最大,为13.42 g,较CK提高了6.85%;种仁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在叶片喷施亚硒...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的富硒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亚硒酸钠(Na2 SeO3)为硒源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以获得富硒黑木耳发酵液,为有机硒多糖等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用3种不同碳氮源培养基26℃于200rpm进行液体发酵,在不同时间测定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确定了最优培养基(每升)为葡萄糖20g,豆饼粉5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2g.在优选培养基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结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发酵液相比,在硒浓度为10-50mg/L时,黑木耳菌丝体的硒含量和生物量及发酵液多糖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50mg/L时,硒含量、生物量和多糖含量达最高,分别为10.48μg/g、9.37g和L20.3g/L;当亚硒酸钠浓度高于50mg/L时,菌丝体硒含量降低,生物量、多糖含量亦下降.结果表明,黑木耳具有较好富硒能力,但培养基中亚硒酸钠的浓度会影响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和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效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相比,添加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黑木耳菌丝对硒的吸收利用,并可促进黑木耳生长和多糖含量的提高;但过量添加,则可抑制黑木耳生长并降低多糖含量和对硒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凉山州气雾栽培法生产微型马铃薯营养液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原原种气雾栽培法是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相较传统栽培方式,具有较多优势。调控营养液营养元素是获得马铃薯原原种高产的关键技术。以马铃薯"米拉(Mira)"品种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在水培壮苗培养阶段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改良霍格兰营养液中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硝酸铵的比例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即优化霍格兰)的营养液中三者的比例为:硝酸钾645 mg/L、磷酸二氢钾230 mg/L、硝酸铵120 mg/L,采用此营养液用于后续的原原种气雾栽培试验。优化霍格兰在雾培马铃薯植株生长阶段与改良霍格兰和荷兰配方相比,株高和叶面积显著增加,但是匍匐茎数和匍匐茎分枝数低于后两者。在雾培马铃薯结薯期,与营养液中采用230 mg/L磷酸二氢钾喷雾相比,330 mg/L磷酸二氢钾喷雾可显著增加单株结薯数,530 mg/L的磷酸二氢钾喷雾可显著增加单粒重和最大单薯重。雾培马铃薯的不同生育时期可采用不同的营养液,但需要加以验证才能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2.
利用聚钙黄绿素薄膜修饰电极(PCALE)对阿司匹林(AS)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对AS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0.05 mol/L KH2PO4-Na2HPO4(pH=6.8)+0.2 mol/L KNO3体系中,AS的浓度在4.5×10 7~1.2×10 5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ip=1.75×105C 1.51;γ=0.997 7,检出限可达9.1×10 8mol/L.利用该法对阿司匹林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满意结果.八次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样品回收率为98.4%~100.4%,完全满足微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发芽期间用60mmol/L的复合盐对茴香种子进行处理,出苗后再分别用30mmol/L、60mmol/L、90mmol/L的复合盐进行幼苗处理,观测了复合盐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发芽期用复合盐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盐处理组在出苗期前的干物质质量下降速度比未处理组快,而出苗后的干物质量比未处理组高.幼苗期用30mmol/L、60mmol/L的盐处理对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用90mmol/L的盐处理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种子发芽期盐处理后再进行幼苗期盐处理,对幼苗的生长比单独处理种子或单独处理幼苗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不同种类碳源、氮源以及不同浓度的麸皮、葡萄糖、KH2PO4和MgSO4·7H2O对桑黄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的影响,采用多因子正交试验确定了培养桑黄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10 g/L葡萄糖、30 g/L麸皮、1.0 g/L KH2PO4、1.0 g/L MgSO4·7H2O,温度26℃和培养时间为12 d的条件下,桑黄菌丝生长速度最大,生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5.
蝴蝶兰组织培养及水培移栽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水培法移栽蝴蝶兰组培苗的可行性及其最佳营养液配方,以蝴蝶兰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植株再生系统,并分析5种配方营养液对蝴蝶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中最佳蝴蝶兰类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为[MS+0.4mg/L α-萘乙酸(NAA)+6mg/L6-苄基氨基嘌呤(6-BA)].自制营养液Ⅳ培养的蝴蝶兰植株生长势最强,其大量元素配方为[Ca(N03)2·4H2O 354mg/L+KNO3 177mg/L+KH2PO4 57.5mg/L+MgSO4·7H2O 185mg/L].因此.蝴蝶兰组培苗适宜用水培法进行移栽。自制营养液Ⅳ及栽培管理技术能满足蝴蝶兰组培苗生长发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缺磷胁迫下马尾松和杉木苗根系有机酸的分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缺磷胁迫下不同种源马尾松和杉木苗木根系有机酸的分泌.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杉木和马尾松苗木根系有机酸的分泌量显著增加,在P0(KH2PO4,0 mmol/L)、P1(KH2PO4,0.03 mmol/L)和P2(KH2PO4,0.09 mmol/L)3种缺磷水平下,马尾松根系有机酸的平均分泌量分别比正常供磷P3(KH2PO4,0.5 mmol/L)时提高328.6%、267.9%和126.4%,其中浙江马尾松根系分泌有机酸最多;浙江杉木根系有机酸分泌量分别比正常供磷时提高325.0%、150.0%和50.0%.缺磷胁迫下,不同种源的杉木和马尾松增加分泌有机酸的种类不同,浙江马尾松主要增加分泌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广西马尾松主要增加分泌草酸和酒石酸,贵州马尾松主要增加分泌酒石酸、草酸和苹果酸;杉木主要增加分泌草酸和酒石酸.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以含7.5%甲醇(V/V),10mmol/L(C4H9)4NBr,10mmol/L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pH5.0)作流动相,在YWGC18柱上,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同时分离胞嘧啶、黄嘌呤、腺嘌呤、可可碱、尿嘧啶丙酸、茶碱、咖啡因7种碱基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并用于软性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5.3%~104.5%之间。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优势降解细菌M-6菌株液体营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对城市污水优势降解细菌M-6菌株液体营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适组成为:淀粉0.5%,牛肉膏0.6%,KNO30.4%,KH2PO40.3%,NaCl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营养因子对生物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相比而言,KH2PO4的影响较大,且趋向于在较高的KH2PO4浓度下生长.这可能与其在污水处理中处于优势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0.3mol/L KH2PO4-NaH2PO4(pH6.4)底液中,加替沙星(GTF)在汞电极上的线性扫描伏安测试显示一个还原峰,并具有明显的吸附特性,测得GT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40.1pmol/cm2.GT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GT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0nmol/L.  相似文献   

20.
鼠李糖乳杆菌L7-13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到的鼠李糖乳杆菌L7-13进行增菌培养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通过对其吸光度和活菌数的测定来优化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葡萄糖65 g/L、酵母粉15 g/L、牛肉粉28 g/L、大豆蛋白胨30 g/L、KH2PO43 g/L、无水乙酸钠3 g/L、柠檬酸铵2 g/L、Tween80 1.5 mL/L、MgSO4.7H2O 1.0 g/L、MnSO4.4H2O 0.5 g/L,培养28 h,所得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最大菌体密度约1010cfu/mL.此增殖优化培养基适于鼠李糖乳杆菌L7-13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