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硅酸铝短纤维/ZL109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硅酸铝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时效硬化行为以及常温和高温下的拉,压强度等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硅酸铝短纤维不仅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硬度,而且改变了复合材料的时效过程,硅酸铝短纤维也同样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室温与高温强度,同时,热残余应力是导致复合材料拉,压机械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初,还只限于军用机的使用,随着复合材料的技术日益发展和广泛推广,复合材料结构也逐渐在民用航空器上应用的越来越多,复合材料的维修成了民用航空器结构修理实践的需要。本片论文主要是对目前先进复合材料在国内外的民航飞机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大致的介绍,并且简要的介绍了复合材料在现代飞机上的应用,对我们了解和学习复合材料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选择了苯并三唑、受阻胺、氧化锌、酞菁绿、二氧化钛和UV300等七种光稳定剂制备黎蒴栲/PVC复合材料,考,察其对复合材料耐土壤腐蚀性的影响,发现添加酞菁绿的复合材料耐土壤腐蚀性最好,添加氧化锌的复合材料耐土壤腐蚀性最差。分析了复合材料土壤腐蚀前后的力学性能和FTIR数据,提出了一种黎蒴栲/PVC复合材料土壤腐蚀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先进复合材料以其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轻质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逐步应用于桥梁工程现实,对复合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阐述了复合材料的特点,对复合材料在桥梁建设、桥梁的加固、翻新以及现有桥梁的升级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归纳,讨论了复合材料应用于桥梁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展望了复合材料在桥梁建设的进一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复合材料板簧的有限元应力分析及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编制三维有限元复合材料板簧专用程序,计算和分析了复合材料板簧的应力,提出了复合材料板簧的若干设计要点,用这一方法设计的复合材料板簧安装在BJ-6462汽车上,经跑车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短炭纤维对铜-石墨复合材料冲击值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高性能受电弓滑板为应用前景,研究了短炭纤维对铜-石墨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灰纤维增强铜-石墨复合材料,分析了短炭纤维的含量,分布和取向对复合材料冲击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纤维体积分数从1.5%增大到11.5%时,复合材料冲击值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纤维的分布和取向对复合材料的冲击值也有较大影响,试验证明,短炭纤维对于提高铜-石墨复合材料的冲击值非常有效,短炭纤维增强铜-石墨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受电弓滑板。  相似文献   

7.
纳米磷灰石晶体/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界面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通过溶液法制备了纳米磷灰石晶体/聚酰胺66复合材料,用燃烧法测试了纳米磷灰石晶体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及其均一性,并用红外和拉曼光谱及X-射线衍射对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磷灰石晶体在复合材料中呈均匀分布,且在复合材料的两相界面间有新的化学键形成。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基础及制备方法,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应用,并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未来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任文超 《应用科技》2004,31(7):10-12
采用循环极化曲线及电化学极化曲线的测试方法,研究了3种晶须体积分数的硼酸铝晶须增强纯铝基复合材料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经极化处理及循环极化处理后,复合材料表面的微观组织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随晶须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阳极钝化区域逐渐减小,腐蚀滞后环面积逐渐增大,且相应复合材料表面被腐蚀程度显著增加,复合材料发生腐蚀的敏感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制约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应用的关键问题,提出运用压力铸造使其近终成型。在成功制备SiCp/ZL102压铸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基体合金、复合材料铸锭及其压铸件的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于基体合金,压铸成型后,压铸件的耐磨性能显著优于复合材料铸锭,将压铸工艺应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型,能够有效扩大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利用熔铸-原位反应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制各了TiC/Ti-5Mo一5V-2Cr-3Al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讨论了提高熔铸-原位反应TiC/Ti-5Mo一5V-2Cr-3Al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物材料快速成形开放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种类繁多的生物材料的成形,开发了生物材料快速成形开放平台。该平台基于快速成形技术,采用材料溶解—喷射堆积—低温固化—溶剂冻干的技术路线,可以对多种高分子或高分子基复合生物材料进行任意复杂的三维形状的成形。喷头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是平台的核心部分。平台采用开放性设计,喷头被设计成标准化的组件。通过对喷头温度和成形室温度的控制,实现了对材料的相变和热致相分离过程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台能成功地完成脂肪族聚酯、聚醚酯弹性体等多种生物材料的成形。  相似文献   

13.
WC颗粒在喷射成形高速钢复合材料中溶解—析出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SEM/EDX研究了WC颗粒在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了WC颗粒增强高速钢复合材料中的成分变化,重点分析了WC颗粒与高温液态高速钢接触时发生的溶解-析出现象,并针对WC颗粒的成分变化,对比研究了传统硬质合金和钢结硬质合金中WC晶粒的成分变化,提出了WC颗粒在喷射成形高速钢复合中的溶解--析出机理,结果表明,WC颗粒增强高速钢复合材料中WC颗粒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特别是Fe,这是由复式碳化物的析出特性所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选择腐蚀技术,提取了Cu-11Fe-4Cr原位复合材料中Fe-Cr纤维,并测定了其电极电位。通过间歇式盐水喷雾实验和极化曲线测定,研究了Cu-11Fe-4Cr原位复合材料在HSO3-和/或Cl-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用扫描电镜对腐蚀产物和腐蚀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11Fe-4Cr原位复合材料中,E(Cu)相似文献   

15.
采用喷射沉积法制备SiCP体积分数为15%,Si质量分数分别为7%,13%和20%的SiCP/Al-Si复合材料,并经热挤压致密化加工.采用环-块式摩擦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滑动速度为1 m/s,外加戴荷分别为10,50,100,120,150、200和220 N,同时对摩擦层的显微组织和形貌以及复合材料磨损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材料基体中Si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增强,在低戴荷下,复合材料主要以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在高载荷下,磨损机制则转变为粘着磨损,但对于SiCP/Al-20%Si复合材料仍以氧化磨损为主,并伴有轻微的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利用辐射交联和喷雾干燥法,制备全硫化交联碳纳米管(CNT s)/粉末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用熔融共混法对聚丙烯进行三元体系改性。结果表明:当SBR、CNT s和苯甲酸钠(相对于纯PP的质量)用量分别为15%、2%和2%时,改性后PP的冲击韧性提高了120%,拉伸强度提高了6%,扯断伸长率提高了55%,弯曲强度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17.
原位反应TiC颗粒对喷射沉积Al-20Si-5Fe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熔铸-原位反应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制备了TiC颗粒增强Al-20Si-5Fe复合材料,分析了内生TiC颗粒对喷射沉积Al-20Si-5Fe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20Si-5Fe合金微观组织中常出现脆性、针状的Al-Si-Fe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相,在Al-20Si-5Fe合金中内生一定量的TiC颗粒,有助于减小粗晶Si颗粒的尺寸、消除针状的Al-Si-Fe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相。  相似文献   

18.
在喷油泵试验台上 ,利用自制的油束动量测量装置测取喷油嘴喷出油束的动量 ,以研究柴油机燃油喷雾特性。其方法为测量油束对传感器的冲击力来获取油束的瞬时冲量 ;通过对一次喷油过程中的冲量求和 ,便可计算出冲击传感器这部分油束的总动量。用此方法对一种 4孔喷油嘴的油束动量及油束内动量分布进行的测量表明 ,各喷孔油束动量大小与其空间角度有关 ,喷孔与喷油嘴轴线间的夹角越小则油束动量越大 ;油束内的油滴动量主要集中在油束核心区域 ,针阀的头部形状不仅影响油束核心区动量的大小 ,也影响油束内的动量分布。  相似文献   

19.
在定容弹内模拟发动机实机工况的高温、高压环境(920K,6.0 MPa),借助专用共轨系统产生100 MPa压力进行二甲醚喷射实验,通过定容弹内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来控制二甲醚的燃烧,使用高速摄像机观察并记录二甲醚在超临界和亚临界条件下的喷雾及燃烧形态。基于实验结果,采用FORTE软件开发二甲醚喷雾燃烧仿真模型,其中耦合了二甲醚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二甲醚在两种喷射条件下的喷雾贯穿距离无明显差异,而超临界条件下的液相贯穿距离较短;与亚临界条件相比,超临界条件下二甲醚喷雾着火时刻略早,火焰举升距较小,并且燃烧时释放出了更多的热量;仿真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二甲醚喷雾燃烧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影响空气喷枪涂层厚度及喷涂机器人作业过程中的可调和常变因素,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平板直行喷涂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加以拟合,建立以喷涂距离、喷枪移动速度、喷枪流量和测量点与喷枪轴线距离作为输入的喷枪喷涂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用相对少量的实验数据就可以预测不同喷涂距离、喷枪移动速度和喷枪流量下的涂层厚度分布。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