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吕杨 《世界知识》2010,(15):34-35
<正>战争拖得越长,变数越多。临阵换将有名堂不久前,驻阿美军司令麦克里斯特尔接受媒体采访时嘲讽奥巴马政府的高级官员,在美国国内引起轰动。一向温文尔雅的奥巴马总统生气了,火速将这位在伊拉克战争中战绩斐然的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驻伊美军阵亡103人,受伤700余人,创下伊战三年多来单月伤亡人数的新记录。《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为此专门发文,称美军在伊拉克遭遇了“黑十月”。据《国际先驱论坛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美国媒体披露,截至2006年11月2日,美军在伊拉克已阵亡2814人,伤2万余  相似文献   

3.
高奇 《科技信息》2012,(15):192-192
伊拉克战争是继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之后又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情报战贯彻始终。美军充分发挥侦查情报系统的优势,将高技术侦察手段与传统侦察手段高度结合,对战场实施全方位侦察和监控,情报侦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4.
美伊战争的打响,让传媒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当战场上的硝烟稍有离去之意时,萨达姆的被捕又再度给丝毫未见冷却气息的网络媒体加热升温。但见各大媒体拼盘都争相在新闻报道方面为战胜对手而绞尽脑汁、各显神通…… 于是,伊拉克战争成了各国媒体追踪报道的热点,亦成了世界人民的眼球新闻;而萨达姆则自然而然地成了全世界人们家喻户晓的焦点人物。只是不知有多少人会反思这新闻背后潜伏的价值效应与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越来越惨烈,美英联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会遇到伊军的顽强抵抗,伤亡人数与日俱增。人们从美国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中看到和听到的都是,美国士兵如何英勇;英联军如何“重创”伊军;大量伊拉克士兵纷纷投降。但隐藏在美军士兵中的一股反战、厌战的暗流却似乎被美国媒体“忽略”了,其实这种反战情绪正随着战争的深入不断增强。早在开战之前,美军士兵对战争的反感和厌恶已初见端倪。在美军驻科威特北部乌代里军营的一个洗手间墙上,一名士兵用脏话表达了对战争的怀疑,他写道:“谁让你他妈地自愿来到这个鬼地方受罪?这是一场缺…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有关中国内外政策导向报道方面发挥着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就《人民日报》的涉外报道而言,其非常紧密地体现着报道时段中国国家利益的指向。1990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均对世界和地区局势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人民日报》对这两场战争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因为两场战争发生时中国国际处境和对外利益诉求相差很大,所以《人民日报》的报道重点也是有明显不同。通过对比分析《人民日报》对两场战争的报道倾向,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时期中国国家利益的不同诉求。  相似文献   

7.
杨晋 《世界知识》2013,(7):68-68
十年前,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然而直到今天,有关这场战争的一些谜团仍没有被彻底解开,其中之一是:在“蜘蛛洞”旁擒住老萨并拍照留念的美军士兵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8.
自从机器人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大显身手后,美军越来越重视其在战场上的应用。据美军新闻媒体报道,在伊拉克战争中,一种名叫“派克博特”(Packbot)的机器人在建筑物中搜寻隐藏的伊军士兵、清除地雷和诱饵,完成了许多无法用人工替代的任务。  据美国陆军快速装备部队特别项目处的陆军上士提姆·索斯透露,在一次攻打纳杰夫的战斗中,在美军的遥控下,一台“派克博特”进入纳杰夫的伊拉克农业中心大楼,搜寻认为藏在里面的伊军士兵。为了尽快让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空运到伊拉克,美军第101空降师的工兵们又遥控这种机器人检查伊军遗留在纳杰夫机…  相似文献   

9.
一份面向全世界发行的美国杂志《防务周刊》公开报道了美国国防部对未来战争的预案内容,它涉及到未来几年美国可能遇到的几场战争及美国的作战假想。美军的预案是非常乐观的,认为几乎每场战争都会马到成功。一、波斯湾之战美军是这样预想的:随着1996年左右对伊拉克经济制裁的取消,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大大上升,随后对伊武器禁运取消,使伊拉克军队又很快得到加强。到2000年时,伊拉克已经逐步恢复了元气,再次对科威特及沙特阿拉伯北部地区构成威胁。这次伊拉克吸取了海湾战争的教训,将部队部署在能迅速达成作战目的的地方,首先力图迅速占领  相似文献   

10.
读编往来     
杂志是归属新闻业的。杂志丢弃了报纸对新闻的罗列性,缺少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可听性,却更讲究新闻纵深的探究和评论。这一期,我们就试着做了许多改善。在伊拉克战争震天动地时,杂志的反映应该是冷静的。在各种媒体的新闻“狂轰滥炸”中,这是我们要坚守的准则。战争毕竟是非常事件。我们不能平静,我们甚至很难冷静。全世界没能守住和平,没能守住伊拉克人民的安全。美国一意孤行,美英联军呼啸着打进了伊拉克。使我们不能平静的还有,作为媒体之一,我们必须睁大眼睛面对惨烈和流血的场面,思考这场战争的各种复杂因素和可能带来的方方…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成了布什总统的梦魇。根据美国军方的最新统计,到今年4月15日,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已突破3300人,战争费用则超过了4175亿美元,并且正以每月84亿美元的速度逐月递增。面对十几万美军深陷战争泥淖的局面和此伏彼起的反战声浪,布什在国内的支持率屡创新低,自己也心力交瘁,一筹莫展。当年布什政府一意孤行,发动打伊倒萨战争,未料却将伊拉克弄得一团糟,也算是咎由自取。然而,从美国  相似文献   

12.
汤君  赵文杰 《科技信息》2012,(6):99-99,101
美军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提出了“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一新概念,并在数十年的时间内将其理论化、系统化。本文以“过去一现实一未来”为主线,对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在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做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体把握了美军“非战争”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美军占领巴格达后,我主动请战前往伊拉克进行了40多天的战地采访,与其他三位同事生死与共,同舟共济。这本书就以我的活动和经历为主线。在我看来,回顾美国攻打和占领伊拉克的整个过程、关注仍在伊拉克“燃烧”的战火,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是新华社“伊拉克战争报道”机制中的一  相似文献   

14.
反恐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媒体不断曝出猛料:美国军方在伊拉克花钱买新闻、扬言要炸半岛电视台、总统授权国家安全部门监听国民电话,等等,普通民众的言论自由和个人隐私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当地时间20日5时35分(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35分,美国东部时间19日晚9时35分),美军战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投下第一枚炸弹,这标志着美国及其盟国酝酿已久的“倒萨战争”正式开始。05∶35美军战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投下第一枚炸弹,第一轮空袭开始05∶48白宫发言人弗莱舍证实对伊战争已经开始06∶11美军对伊拉克目标发射了第一枚巡航导弹06∶15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06∶32美军战机开始对巴格达进行第二轮空袭06∶40萨达姆长子乌代宣布,伊拉克开始圣战回击美进攻06∶48美军开始对巴格达发动第三轮攻击06∶51美军占用伊拉克电台…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22,(5):12-13
<正>2021年12月,美国宣布正式结束在伊拉克攻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作战任务。十年前,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时任总统奥巴马将美军撤出伊拉克称作“胜利时刻”,声称美国留下了一个不完美但“主权独立、稳定、自力更生”和“拥有民选代议制政府”的国家。而十年后的这一次“撤军”,拜登不仅没有发表胜利演说,还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将剩余驻伊拉克的2500名美军转变为“培训和顾问”角色。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2010,(16):8-8
一家国际解密网站7月25日张贴出大量驻阿富汗美军的保密文档,揭露大量阿富汗战争内幕。美国媒体称,这是美军历史上最大的情报泄密案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策划和营销漫天飞舞的时代,貌似悬念丛生而又嘎然而止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活脱脱的”战争秀”,尤其是众多媒体以电视直播的形式拼命吸引众人的眼球,隐藏在战火纷飞背后的是充满着商业味道的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10,(17):8-9
今年8月底,美军战斗部队将撤出伊拉克。战争已经打了7年,仍没有彻底结束的迹象。同"9·1 1"事件一样,美伊战争也是本世纪第一个10年全球最为深刻的记忆之一。无论在战前还是在貌似即将撤军的今天,几乎没人怀疑"霸主"美国的"斩首"能力。这场在世界第二储油国展开的、以"清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击恐怖主义"为逻辑起点的非法战争,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杀鸡骇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开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秘密文件、发布秘密外交电报、扬言揭发美国银行……这都是维基解密的战果。在与众多媒体合作的同时,一些媒体反过来将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的履历翻了个底朝天,让这个曾经神秘的人物变得毫无隐私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