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一、引 言 近年来,以光纤作为传导媒介的宽带光波通讯系统发展很快。原因在于光波元器件的研制获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首先光纤本身的损失已由1970年的1000分贝/公里下降到今天的0.2分贝/公里。目前,长度带宽乘积超过100千兆赫—公里的单模光纤已大规模生产,并已用于城市间的通讯联系。其次,用来产生、调制、解调光波振荡的元器件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对激光二极管进行直接调制的带宽已超过8千兆赫。带宽高至20千兆赫的光敏二极管也已经问世。最后,集成光波  相似文献   

2.
频率捷变技术作为雷达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在电子对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固定载频雷达, 脉间捷变频雷达可以自主规避干扰覆盖频段, 难以被侦察机截获识别, 具有独特的主动波形对抗优势。该文系统地介绍了频率捷变雷达的特点, 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频率捷变新体制雷达的研究成果, 总结了脉间频率捷变雷达信号处理、雷达接收机系统实现的研究进展, 并分析了频率捷变雷达未来的几个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Bang-Bang控制原理在雷达伺服系统大角度失调时快速调转中的数字实现,并讨论了快速调转后进入线性跟踪的双模控制(dual-mode con-trol)的工程问题。最后给出仿真结果,还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机械扫描雷达和相控阵雷达中的TWS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和相控阵雷达两种雷达体制中使用边扫描边跟踪技术(TWS)跟踪目标时,其扫描方式的不同引起的噪声模型和跟踪性能的差异,并通过在相控阵雷达仿真系统中进行的实验和结果分析,得到了在相控阵雷达中应用TWS技术时的跟踪性能不如机械扫描雷达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双(多)基地雷达的优缺点,着重讨论由于收发分置而产生的双基地特性,分析了这种体制的距离和多卜勒参数,得出了距离分辨力及多卜勒频率和双基地角β之间的关系式,获得了机载双基地雷达中产生杂波调谐效应时各参数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文中研究了收发系统间的同步问题,特别讨论了实现空间同步的途径,着重分析用脉冲追赶法实现空间同步的优点及可行性,标出了脉冲追赶时的主要参数。本文最后对双(多)基地雷达的前景作了某些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合作雷达辐射源的无源雷达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基于非合作雷达辐射源的无源雷达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该领域内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然后对非合作式双基地雷达系统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几何关系、信号能量关系、接收站的组成以及参数测量与目标定位方法。最后,对辐射源的信号分析与优化选择、系统同步、直达波参考信号的恢复、微弱目标信号的检测与参数估计以及跟踪、融合与目标识别等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贯穿于所有电子系统特别是雷达之中。本文讨论利用数字技术克服模拟电路的局限性,特别是当模拟电路被用作波形产生、信号处理与杂波抑制等情况下。数字技术应用于雷达的另一个例子就是通用计算机,它已是每一部现代雷达的组成部分。本文考察了当前技术水平下计算机满足雷达要求的能力,并预测了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雷达目标极化特征和极化识别的诱人前景,80年代中后期有关极化的精确测量技术成了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极化测量的主要困难在于:测量系统的极化纯度有限,由极化耦合引起的测量误差太大。本文介绍了一种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精确测量技术与测量系统。通过采用全极化校准技术将测量系统的极化纯度提高两个量级以上,并在实验室内建立了实用的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精确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9.
空间目标的雷达识别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空间雷达目标识别在航天技术和战略预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也是目前雷达目标识别技术应用较为成功的领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 ,结合空间目标的动力学特性和电磁散射特性 ,探讨了在窄带和宽带雷达信号体制下的各种空间目标识别方法 ,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近东和马岛局部战争的经验,还是科技文献和专利的分析,均表明反雷达识别技术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反雷达识别技术方法的分类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引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论述的是在现代防空雷达和警戒雷达中正在使用的和将来可能使用的信号处理技术。我们从提高警戒性能的要求出发,而后谈及当今雷达采用的各种技术,特别注意到三维雷达的抗杂波和抗干  相似文献   

12.
防空雷达中的目标识别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雷达技术从其诞生至今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并且被证明是对空中目标检测、测距和跟踪最强有力的工具。然而,与雷达同时出现的目标识别问题,至今仍没有满意的答案。本文简要回顾了雷达目标识别的历史,讨论了与防空武器系统密切相关、也是目前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几种目标识别技术,包括动态目标的回波起伏和调制谱特性,高分辨力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目标的极化特征及其识别技术,目标谐振响应与超宽带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雷达在军事应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赞誉它是“千里眼”。在作战中,如果没有雷达,就象人没有眼睛,既不能“攻”,也不能“守”,即使有先进的武器,也难以奏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雷达技术发展迅速,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项较完善的技术,但它是一项充满活力的技术,仍在继续发展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各种武器系统、电子设备密切相关。2000年的作战环境异常复杂,电磁信号极为密集,因此雷达技术将向  相似文献   

14.
一、概 述 将精密的单脉冲测量雷达改成轴线跟踪(On-Axis Tracking)方式是60年代中期开始的美国靶场测量与数据处理系统现代化计划的重要组成部份。 1964年美国空军东靶场测量研究所(RML/ARPA)接受了一项任务;要用雷达引导长焦距望远镜,精确而平稳地跟踪目标,以获得高分辨力的拍照。实时的指向误差要求任何时候均不超过±0.2密位(仰  相似文献   

15.
雷达模拟器的目标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莉 《系统仿真学报》2000,12(3):266-269
雷达模拟器是国家预研项目———舰船自动避碰系统的陆上仿真设备之一 ,负责模拟舰船在海上航行时的雷达功能 ,搜索海上目标 ,定时给出自船和海上目标的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雷达模拟器的用处和功能 ,随后探讨了目标处理所用到的数学公式和数据结构 ,介绍了雷达模拟器的前台、后台任务及其实现 ,并给出了算法描述。  相似文献   

16.
前言 高型伺服系统的设计不论在跟踪系统还是在锁相回路中都日趋必要。因为在系统跟踪高速机动目标时要求具有极小的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等动态滞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数字化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逆变系统中应用数字伺服控制技术,给出了数学建模的方法,并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能有效地控制UPS正弦逆变电源,逆变器输出稳定、波形畸变小、抗负载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根据反射电波极化状态的测量来提取目标信息,多年来一直是有希望的研究领域。实现这项技术的主要困难在于寻找一种能最优地利用这种有用信息的处理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解决这一难题的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型智能飞行器(miniature intelligent air-vehicle,MIA)低精度微惯导系统的动态初始对准和校准问题,提出了基于雷达的导航信息传递技术.将雷达及其载体当作一个刚体,设计了基于雷达的导航信息传递系统;基于雷达被动测向原理,提出了测定雷达主瓣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  相似文献   

20.
雷达识别和反雷达识别是现代雷达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有关雷达识别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专家在雷达识别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均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将对雷达识别及反识别技术作一综述,其中包括对雷达识别的定义、主要应用及分类方法、实施方法举例、雷达识别的发展趋向、反雷达识别及对抗反雷达识别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