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软弱下卧土层的基础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给出一种同时考虑持力层及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通过一次计算即得出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底面小尺寸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有软弱下卧土层的基础底尺寸时,既避免了重复验算的工作,又充分利用了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超长桩箱(筏)基础设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现场实测和共同作用计算结果的分析,探讨超长桩的持力层问题,差异沉降太大的处理办法。通过研究超长桩箱(筏)基础的变形机理,提出新的沉降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最后本文明确提出了用容许沉降控制的超长桩箱基础的变形控制设计方法,以供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公路、桥涵、人工构造物基础工程中遇到地基持力层为松软土层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对采用的加固方法作以总结。  相似文献   

4.
在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135MW煤矸石发电厂工程主厂房基础设计中,设计和勘测人员对地基条件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分析,对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通过对地基持力层的原体试验与理论计算,最终确定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经过近期沉降观测,表明优化设计合理必要。  相似文献   

5.
重庆梁平某增压站增压机设备基础采用新近填土作基础持力层,施工完成后由于填土不均匀沉降,以及填土滑移导致5台设备基础开裂。本文在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对比了多种地基加固方案,选定压力灌浆处理是最优加固方案,并进行了灌浆孔布置设计和灌浆水泥用量估算。  相似文献   

6.
利用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的原理,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职工周转房地基土为例进行了动力触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场地剖面上发育着三种河床冲积物,全场分布均匀。其中,卵石地基承载力高(fak=240kpa),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为西藏林芝地区类似工程项目地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换土垫层法在复杂地基处理的应用,阐明挖掉地基软弱层,换填上元侵蚀发材料,使地基持力层的承载能力达到容许设计强度。总结分析了该工程应用换土垫层法既经济,又方便可行,在实际工程中正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无锡市区浅层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对无锡审区土层的主要持力层,尤其是作为高层建筑的持力层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对城市建设和规划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实践,利用所获得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对该建筑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场地各方面进行了评价,然后对桩基础进行了评价,计算了地基承载力,并对地层持力层的选择进行验算比较,最后对该场地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10.
延边地区地基土的成因较为复杂,为了得出延边地区地基土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以及各土层的具体参数,对延边周边土层进行线性分析、载荷试验以及土工试验. 由此得到延边地区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以及各层土体的平均数据. 本文对延边地区地基土的成因作出详细分析,总结出延边地区地基土持力层的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提出了泥岩持力层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延边地区岩土工程勘查提供经验与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工神经网络确定和优化桩基持力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人工神经网络(ANN)到新的桩基设计辅助系统中,提高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桩基设计的能力,确定和优化桩基持力层,对ANN在桩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有益的尝试.详细介绍了它的建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ANN在上海地区常规土层条件下桩基持力层中的应用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绿色开采思想的指导下,对关键层理论在保水开采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算例讨论了三者的关系并分析了岩层变形一渗流耦合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提出应用复杂系统动力学理论解释突水机制的初步设想。研究表明,在承载关键层破断前,承载关键层同时也是保水关键层;在承载关键层破断后,不再具有隔水作用,而保水关键层此时由渗流关键层充当;如果承载关键层破断,并且渗流关键层不存在,则会发生突水现象。岩层变形一渗流耦合动力学系统是具有时变边界、非线性、非均匀性和非连续性等特征的复杂系统。将复杂系统动力学引入突水防治理论研究,可以从本质上描述突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The load spectrum of the main bearing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because of the complex factors affecting the driving load of tunneling. In this paper, a simulation model of dynamic load of cutterhead is established,with a view to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special conditions, based on a complex combination stratum, the cutter layout model and cutterhead control parameters,and it is a dynamic load boundary of the main drive bearing. Combined with the load distribution calculation of the main bearing and Hertz contact theory,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dynamic load spectrum of the main drive bearing is completed during tunneling,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dicted results,the static and dynamics characteristics of load spectrum for the main drive bearing on the thrust and tilting moment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cutterhead load show that,in the certain complex stratum, the fluctuations of load for thrust rollers can reflect formation interface information of complex stratum in current tunneling. The main drive bearing bear the thrust and overturning moment of cutterhead under the composite,the external load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load-spectrum of reverse thrust roller than that of main thrust roller,and the maximum contact stress of the two row roller is almost the same. The load spectrum,obtained by this method,can provide a meaningful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checking of the main drive bearing,and also can be the basis of its fatigue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4.
软土中薄硬夹层的夯扩桩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践对夯扩桩在软土中薄硬夹层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薄硬夹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地层,构造,含煤地层沉积特征,煤的变质程度,煤质,煤储层含气特征的分析,指出该区煤层气具有开发价值,且南部较北部开发条件好。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定边小油田地质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地层和含油层发育情况,探讨了对含油层综合条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粘土中不同桩端条件下桩承载性状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桩身位于淤泥质粘土中而桩端支撑于强持力层(砂土)和弱持力层(粉质粘土)两种情况下桩的承载性状差异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淤泥质粘土存在应变软化特征;桩端持力层强度越大,桩侧摩阻力增加越大.实验结果解释了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关于桩身大部分位于淤泥质粘土中且桩端支撑于第⑤层土(弱持力层)的预制桩,桩侧摩阻力作"适当折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近代海相沉积的软土,土层厚度大,层次结构复杂,工程性能和抗液性能较差,一般不宜直接作建筑物地基使用,事先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针对台山电厂海滩建筑地基的工程特点,采用振冲碎石桩能有效地加固松散砂层和淤泥(质)土层,提高其承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且对可液化土层具有较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探讨微型桩群桩基础在粉质黏土地层条件下的群桩效应和竖向承载性能.通过在川西地区开展的现场真型试验,将现场试验结果、数值模拟以及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型桩群桩基础在该地层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试验基础极限抗压承载力可达2 700 kN,利用实体周长法得出的群桩效应系数与数值模拟方法最为吻合.在粉质黏土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