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之子形象作为一股生生不息的创作之流,最能典型地代表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旨趣。鉴于目前国内对其作品中的这一类人物形象缺乏系统研究,笔者拟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其思想探索的不同阶段,对其主要的长篇小说的自然之子形象进行历时性的梳理与分析;其次,挖掘、整理这一类人物形象的共有特征;最后,揭示自然之子形象的人格之谜并探讨作家本人独特的审美追求。第一部分:“自然之子形象系列”。按照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梳理出以下几位自然之子形象:“乔治、安纳布(《白孔雀》),莫瑞尔(《…  相似文献   

2.
要探讨(招魂)之主题,我们还得溯源于(史记)的(屈原列传):屈平“虽放流,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其赞又回:“余读(离骚)、(天问)、(招魂)、(袁鄂),悲其志。”太史公的话,对整个屈作作了高度的概括。“锦顾楚国,系心怀王”,是屈作之情;“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是整个屈作之创作意图;“存君兴国”才是整个屈作之“志”,即我们在本文中所要探讨的主题思想。其中的“一篇”我以为也是从整体而言的,即他所举出的诸篇作品中的每“一篇…  相似文献   

3.
从刘辰翁的创作与文学评点实践看,崇尚“自然”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创作观。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创作主体(作者)情感之自然:“不平则鸣”、“真”;其二,文章思想(内容)之自然:“兴寄深厚”、“风雅”;其三,文章行文(语言)之自然:“诗无改法”、“天籁”。  相似文献   

4.
张耒诗歌特点及优劣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张耒从学于苏轼兄弟,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一起“以文彩风流为一时冠”。[1]张耒的成就主要在文艺理论与诗文创作两方面。理论上,他提倡“文以明理”,[2]主张作家遵循“天理之自然”和“情性之道”[3]进行创作,倡导充实自然的文风;创作上,他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5.
闵杰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77-79
广义“读者”与狭义“读者”之间,存在着渐次清晰的历史演进走向:由对自然之物(天地万物,星辰宇宙,乃至人自身)的阅读,到对人为之物的阅读;由政治性、宗教性的阅读,转向审美性的阅读;由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选择;由群体性的行为到个体性的行为;由精英阶层向普通民众的普及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人物画教学长期以来轻传统临摹而造成中国画人物画基础教学轻重易位的现象。从尊重中国绘画习画法的规律出发,就中国画传统临摹教学的规范化、体系化提出三点设想:(1)增加传统人物画临摹深深时;(2)构筑临摹教材规范化、体系化的基本框架;(3)促使临摹教师专业化。确立以临摹教学为“龙头”带动素描、速写、默写及国画写生和创作教学,构成“一条龙”系统。  相似文献   

7.
《日语读解》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对《日语读解》的授课方法进行探索,认为:(1)力求趣味和多彩化,选定并充实教材内容;(2)传授基本学习方法,培养思考、研读习惯;(3)贯穿“文化化”教学法,深刻领会文章内涵。  相似文献   

8.
远古神话周穆王与西王母昆仑之会,在跨越自然空间的“心”、“物”交感中,孕育出中土与西域心心相系的古老的“历史情结”;又以人的“文化的超机体因素”超越自然生态的“种内关系”,而且大胆实施空间创造,把纷繁复杂的现实因素转化为“柔远能迩”、“和远又和近”的空间思辨;同时在“心”随“物”(自然空间)游中,展开对自然的诗意想象,以生命的执着冲破内心孤独,努力践行追求和谐、统一的空间行为,从而在“原生态自然”中编织了关于中原与西域不可分割的“生命”之链,升华了“历史情结”。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中明确规定:“语言规范、连贯,文面整洁……”1994年高考作文评分量表中规定:“内容(21分),语言(19分),结构(14分),书写(6分)……[说明]加分;凡语言或内容有2项特别突出者可加1—4分,加到满分为止……”可见语言在高考试卷中的重要性。本文就“文章语言要规范、连贯、得体”、“要突出语言的文学性特点”、“要突出语言的个性特点”作些说明,使文章语言符合应试要求。一、文章的语言要规范、连贯、得体“规范”、“连贯”是语言的基本功,而“得体”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所谓语…  相似文献   

10.
《答李翊书》阐明了韩愈关于文学理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一)学习古文应以德为本,以言为表;(二)学习古又要勇于创新,坚持“唯陈言之务去”;(三)学习古文贵在长期坚持,不能求其速成;(四)学习古文要有一个高远的目的;(五)学习古文,要以“气”为先。  相似文献   

11.
略论古汉语的同形反义词──兼为“反训”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训”谈起在古代汉语经典文献的注硫和训信专著或辞书中,我们常常可见一些语言现象,诸如“乱,治也”;”受,授也”;“故”,洲“古也”、又训“今也”;“落”,训“死也”、X训“姐也”,等等。从表面看,人们不难发现:它们训释词与被洲释词正是一对反义词(如上述前二例);或一个词的训释词(即义项)中有两个正是一对反义词(如上述后二例)。古人概括其特点为“一字两训”,“义相反而实相因”(王念孙悟)。O这就是传统训治学之所谓“反训”。其被训释之字(词),也笼统地被称之为“反训率”或“反训词”。晋人都球首先…  相似文献   

12.
通读《发展伦理初探》,深深地感受到了发展伦理之魅力,特别是其中的四个方面:(一)发展成了“问题”;(二)发展伦理的出场;(三)发展伦理的基本问题;(四)发展为了什么。发展伦理的核心是人,要使“我”成为一个“和谐的人”,现代人格塑造是发展伦理视阈必然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有我"、"无我"费思量--《人间词话》中"无我之境"一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我之境”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少论者认为其间包含着“有我”的矛盾。其实,“无我之境”中确实包含着“有我之情”,但这同“无我”并不矛盾。因为“无我之境”中的“无我”是从创作主体的心性修养及观照方式方面而言的,而“有我之情”中的“有我”则是从具体文本的呈现状态方面来看的;前者是创作主体的旨趣和追求,后者则是前者情趣之自然流露,是前者追求的形象化确证。  相似文献   

14.
郭健 《科技信息》2009,(3):245-245
就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运动员文化教学质量的具体实施方法:(1)让学生明白运动员综合文化素质与适应现代运动训练发展的关系;(2)创设其乐融融的爱的环境,抑制“厌学”之风;(3)在“调皮”的体育生面前做个永恒的“宽恕者”;(4)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满新鲜感.主动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15.
两汉经学极盛,在后汉时期“我注六经”的治学之风达到了顶点。物极必反,到魏晋时,道家思想发展起来,当时的知识分子尊《易》、《老》、《庄》为“三玄”。他们注重辩论,提倡自然,菲薄礼教,行动上豪放旷达,善作惊人之语,开启了独具轻力的玄学时代。现试就道家思想与魏晋玄学之关系撮要论之.一、辩证思想的启示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在这里,老子首先…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我社对所主办的刊物——《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自2006年第1期起进行改版:(1)四封重新设计,采用全彩印刷;(2)增加“开篇文摘”栏目,每期摘登一篇《科技导报》曾发表的“卷首寄语”文章;(3)重新设计目录页和版权页;(4)逐步缩短各学术期刊报送的文摘条目发表的周期。  相似文献   

17.
围绕研讨会的主题,主要从五个方面梳理了大会发言的内容:(一)对建国30年文学和对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学及其发展、演进与经验教训的认识和评价;(二)对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学及其在90年代的发展态势的研究与批评;(三)关于更新“中国当代文学”史观和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问题;(四)关于文学批评与研究方法的讨论;(五)关于提倡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与主张创作、批评多元化的论争。此外,还有关于新诗的创作问题、拓展当代文学研究范围问题、展望新世纪文学生态问题的讨论和发言。并给予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翻译,无论是“直译”,或是“意译”,最终只能做到“译意”。而原文语言(sourcelanguage)文化中的某些特殊语言形式、现象;及其所蕴含的独有文化内涵;尤其是其独特的语言神韵和联想意义(associationmeaning),却是译文语言(targetlanguage)无法通过翻译手段完全表达出来的,而这些特点往往是原文语言的美之所在。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美不可译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开封经济开发区若要在短时间内显示出其振兴古城的龙头效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作大胆革新:(一)甩掉陈旧思想,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力争建立特区式市场体系;(二)彻底转变观念,开拓超前思路,政策上给投资者吃“定心丸”;(三)在流通体系上,保障货畅其流;(四)建立开放、竟争、统一而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大市场。  相似文献   

20.
王弼在儒家传统的“亲爱为孝”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亲爱为孝”观,它着重强调了“自然”,强调了“体用如一”、“本末不二”。其意义在于:第一,由“自然”引发的对“礼”的重新审视,与汉末的纠弊之风一脉相承;第二,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导致儒学上的分歧,为儒学的再生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三,受玄学影响形成的人丧葬景观,折射出魏晋时期世人对人性的自觉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