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揭示信访、信访问题、信访治理、问题信访等信访主题词的内涵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澄清信访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并勾勒出信访制度变迁的两条轨迹:一条是信访用来解决信访问题,达到信访的治理;一条是信访逐渐“问题化”,异化为问题信访,成为治理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谭平  刘晶 《科技信息》2011,(3):125-125,130
城市社区治理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更高一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社区安全感与社区归属感意识淡薄,依靠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政府改革内容、目标与社会关注焦点难点相结合,培育多元化的城市社区治理主体,促进社会治理力量的发展与营造社区文化,满足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等措施,为社城市区居民营造社区安全感与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3.
黄千朔 《科技信息》2012,(32):I0029-I0029
信访制度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制度设计之一。但是由于公民权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或伸张、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解决问题的成效很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和服务理念的缺失,当前的信访工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现行信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国家整体制度配置需要信访等一类机动性制度存在,以作为对国家核心制度的补充。但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新旧信念的交杂,造成信访制度定位上的尴尬以及救济效果上的困窘。我国应该正视具体的制度背景,认真看待信访的功能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信访机构的权力劣势与信息优势,阐述了信息化对信访政策执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2005年新《信访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缓解信访洪峰,构建和谐社会作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本文以对2005年《信访条例》的解读为基础,从信访制度的目的、功能、权利和程序保障等诸多方面对现行《信访条例》的发展和完善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希冀能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访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是国家结构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元,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搞好社区工作,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文化素质,维护城市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先后对社区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试结合无锡市推进扁平化社区管理实践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智慧社区是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在社区治理视角下分析城市智慧社区技术、制度与主体三个主要要素及其联系逻辑,并总结实践过程中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技术与社区治理融合度不高、规范和标准支撑保障不足、多元主体协同度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城市智慧社区治理逻辑融合发展、增强智慧社区的制度性供给和促进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三个路径,以此促进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平抑信访洪峰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改革、机制、人员素质、某政府部门不作为、司法腐败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信访洪峰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稳步推进改革,发展教育事业,严厉惩治腐败等具体措施。旨在平抑信访洪峰,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基本概念,是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的基本理论。笔者在分析、综述以往的社区和城市社区概念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并论述了社区的基本概念;提出了狭义的城市社区定义并说明其理由。  相似文献   

11.
社区,从其外来意义上主要是指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的人们共同工作和生活的社会团体。滕尼斯最早使用此概念,而真正传人我国并开始进行发展,则是20世纪80~90年代。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社区发展是一个极其巨大的系统工程,且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转轨,相当多的问题就突显了出来,因此,进行社区建设势在必行。从社区服务这一角度出发,客观评述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状况,并认为切实做到提高政府资金投入和发展社区服务的多元化水平,才是社区服务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善治: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善治与信访工作的相关性和以善治为目标改革我国信访制度的必然性,指出了我国信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我国目前信访制度的方法: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信访监督,健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告御状,也就是上访。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政治表达方式,上访是群众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和方式,表达自身的需求和意见,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利益诉求和权利救济机制。作为具有工具性、政治参与特点的上访,在中国的历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伴随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上访成为学术界和政界十分关心的课题。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从制度上根本改革中国当前的信访体制,变告御状为出访,完善信访制度的法制化和信息化建设,使政府真正、切实地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法,对重庆市297名信访干部进行了调查,通过探讨信访干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关系,从而有助于提升信访干部的心理调试能力以维持信访干部的心理健康。结果表明,重庆市信访干部主要采用解决问题-求助这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主要体现在主观支持上;已婚和未婚信访干部的社会支持要好于离异的信访干部;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应对方式各维度均显著相关(p0.05);主观支持对自责、幻想、合理化有明显的预测作用;支持的利用度对求助因子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研究表明,培养成熟型应对方式,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信访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信访听证制度的价值以及目前信访听证制度设计的不足,提出了重新构建信访听证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的发展结构也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商品生产经济演变为服务经济,专业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决策管理理念也在迅速的发展,高科技和信息化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中国已经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代。这一变化既送来了无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社区这一组织模式也在后工业化的巨变中不断经历着变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有很大的提高,环境信访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了更多的关注,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对自身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更加关心,笔者从实际工作中观察环境信访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结合张掖市环境信访工作实际,就环境信访的成因及对策浅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潘青松 《科技信息》2011,(7):272-272
本文分析了当前社区的两种不同理解,解析了城市社区的地域性特征及其与社区建设的关系,指出我国社区建设中许多问题都是由于社区建设过程中把社区简单理解为地域生活场所所致。认为当前社区建设应结合社区工作方法,采用偏过程目标的社区发展模式应对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以纠正之前对社区理解的偏误。文中具体分析了这一模式下的工作目标、方法、理念和工作者角色。  相似文献   

19.
封丹 《科技智囊》2012,(7):21-25
历史渊源:四千余年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历代统治者为了防止官逼民反,消除一些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大多比较注重对信访活动的控制,不同程度地设置了一些听取臣民谏议献策、接待百姓申诉冤屈的官职或信访机构,开通了一些信访渠道,以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  相似文献   

20.
邵啸鹏 《甘肃科技》2010,26(2):77-79
我国西部地区的社区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社区服务。总的说来,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当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社区建设者能够根据其自身情况,积极借鉴发达地区建设经验,科学合理地采用适合自身的,以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社区建设体系,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原因,西北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方面,在具体建设过程当中也存在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以兰州市为例,试图在客观描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探寻问题出现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