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提出了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它是建立列车-桥梁系统、列车-轨道系统空间振动方程的关键理论,不管动力学系统如何复杂,其振动方程都可由此原理及作以前提出的“对号入座”法则简便建立,与哈米顿原理比较,此原理不需要在t1至t2的时间区段积分,算例证明了此原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列车-轨道系统空间振动分析理论,考虑横风作用,建立横风-列车-轨道系统空间振动分析模型。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此系统空间振动矩阵方程,并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求解该方程。计算横风作用下的列车-轨道系统空间振动响应,研究不同类型铁路车辆振动响应及倾覆稳定性的差异,分析横风对此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罐车的稳定性最好,敞车次之,棚车最差;横风对车体横向位移、轮重减载率和倾覆系数有很大影响,对车体横向加速度、脱轨系数及横向平稳性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列车-轨道系统空间振动分析理论,考虑洪涝灾害的影响,建立洪涝灾害条件下列车-轨道系统空间振动分析模型。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此系统空间振动矩阵方程。运用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提出洪涝灾害条件下列车脱轨全过程计算方法,分别对该条件下直线和曲线路段列车脱轨全过程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引起的货物列车在直线和曲线路段脱轨时转向架摇头角分别为0.20°和0.27°,转向架与钢轨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移分别为52.8 mm和48.1 mm,相比直线路段,列车在曲线路段更易脱轨。这些研究结果可为研发机械式的列车脱轨报警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进而确保该报警器能在列车脱轨时立即发出报警,使列车及时停车。  相似文献   

4.
将列车-连续钢桁梁桥视为一个耦合的整体系统,采用桁段有限单元对连续钢桁梁桥进行离散,每节车辆采用具有21个自由度的二系弹簧车辆空间振动模型,列车与连续钢桁梁桥通过轮轨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动力耦合,应用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建立列车-连续钢桁梁桥时变系统的整体振动方程;采用直接积分法计算了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2座连续钢桁梁桥时的桥上列车振动响应全过程,分析计算所得结果,可以得出2座桥梁行车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货物列车编组对列车-桥梁系统空间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列车、桥梁空间振动分析模型,利用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列车-桥梁系统空间振动矩阵方程,采用Wilson-θ法求解。研究了5种不同货物列车编组对列车-桥梁系统空间振动响应的影响,得出了一些符合物理概念的桥梁振动响应时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机车、车辆轴重是影响桥梁竖向振动位移的主因;空载货车作用下的车桥系统横向振动响应比重车的要大;全列空车编组及空重混编是影响列车-桥梁系统横向振动响应的不利编组,而全列空车编组更为不利;在进行桥上货物列车脱轨分析时,宜采用全列空车编组;通过改善列车编组的方法可以提高列车-桥梁系统振动性能。  相似文献   

6.
弹性支承块式轨道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速列车-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系统的动力学性能,提出一种竖向振动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将高速列车的动车和拖车模拟为具有二系悬挂的多刚体系统;将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模拟为具有24个自由度的轨段单元的集合;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此系统竖向振动矩阵方程,并采用Wilson-θ数值积分法求解,计算速度为200km/h时此系统竖向动力响应,研究轨道刚度对此系统竖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轨竖向位移最大为1.125mm,支承块竖向位移最大值为0.522mm,并且计算波形图可以反映列车编组;钢轨扣件竖向刚度的合理取值范围为60~80kN/mm,块下垫层的竖向刚度宜大于80kN/mm。  相似文献   

7.
张志勇  李波 《甘肃科技》2008,24(3):84-87
以1座跨径布置为99 242 99m的钢桁刚性拱桥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将列车-钢桁刚性拱桥视为一个耦合的整体系统,应用动力学势能驻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列车-钢桁刚性拱桥时变系统的整体振动方程,采用直接积分法计算了高速列车通过该桥时的桥上列车振动响应全过程,着重研究了列车速度变化时对桥梁的挠度、车辆乘坐舒适度及脱轨安全度的影响,并对列车运行走行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浮置板式轨道系统竖向振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浮置板式轨道结构特点,取相邻2个扣件之间的轨道为1个轨段单元,钢轨视为连续弹性点支承Euler梁,浮置板视为弹性薄板,扣件系统及橡胶支座均模拟为线性弹簧及粘滞阻尼器,建立浮置板式轨道振动模型;将城轨列车中的车辆均离散为多刚体系统,各刚体之间通过线性弹簧及粘滞阻尼器相连,建立列车振动模型;将浮置板式轨道及列车振动势能叠加,得到系统竖向振动总势能: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此系统竖向振动矩阵方程;采用Wilson-θ逐步积分法求解此矩阵方程,得出此系统竖向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浮置板式轨道振动模型计算的钢轨竖向位移为4.18mm。浮置板竖向位移为0.69mm,与已有研究结果吻合良好:城轨列车以速度60km/h在浮置板式轨道上运行时的系统竖向振动响应波形图符合物理概念,响应的量值反映了系统竖向振动的通常幅值。  相似文献   

9.
列车-上承式桁梁桥横向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列车-上承式桁梁桥作为一个耦合的整体系统进行研究,上承式桁梁桥采用桁段有限元单元模拟,列车采用具有21个自由度的2系弹簧车辆空间振动模型,应用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列车一桥梁时变系统的整体横向振动方程,使用机车车辆轮对或转向架实测蛇行波为激振源,计算了一列货物列车以5种不同速度通过桐模甸上承式钢桁梁桥时的列车-桥梁系统的横向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列车-桥梁系统的横向振动是切实可行的,这为研究上承式桁梁桥的横向刚度及研究高速列车-桥梁振动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风攻角对强风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通过风洞试验得到不同风攻角条件下桥梁主梁和桥上不同位置处列车的三分力系数;在此基础上,依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进一步建立风-车-桥耦合系统振动方程,求解方程并就风攻角对桥梁和列车的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攻角对桥梁和列车的气动三分力系数影响较大;桥梁跨中处的横向振动位移在攻角为-12°时有最大值,竖向振动位移在攻角为-6°时有最大值,极大值均未在攻角为0°时出现;风攻角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大,但各项动力响应受风攻角影响而出现变化的趋势并不相同;列车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横向力在负向攻角时比正向攻角时的大,且随负向攻角绝对值的增大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揭示一般教学结构和指出数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对现代系统论的三大基本原理,即整体性原理、反馈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公差的独立原则、最大实体原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也探讨了目前尚未纳入国家标准的最小实体原则“反补偿”的应用问题以及公差体系中的问题。正确选用公差原则,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3.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学科目标,阐释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教育评价的意义及应遵循的开放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和个性化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传统绘画具有各自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在造型原则、形式原则、设色原则、透视原则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交往与空间的建筑心理学理论,分析了如何利用这一理论指导建筑设计,并从领域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的角度分析了如何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宜人情感空间。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存在规律:人类知识交流与传承需要决定图书馆存在,图书馆存在反映人类知识交流与传承需要;图书馆运动规律:社会知识需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矛盾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因,知识服务力决定知识服务关系是图书馆发展的过程。图书馆原理是图书馆存在规律和运动(发展)规律的辩证同一。  相似文献   

17.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运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给企业自身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赝功能原理     
主要讨论赝功能原理的意义;重点讨论赝功的意义;对“赝功不是真实功”的常论,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做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中保障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现代刑法理论的一项基本原则,并已成为现代刑法文明化的标志之一。在传统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仅涉及到实体法的内容。但实际罪刑法定原则天然包含着程序价值,我国应借鉴英美及日本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赋予罪刑法定原则以程序内容,同时应将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上升到宪法层面,以匡正罪刑法定原则在法律体系中的应有地位以及其程序层面在该原则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20.
交互分类原理的推广及其应用和新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