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适配体是一段由25~80个碱基构成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能够作为分子识别物质与蛋白、抗原、氨基酸等目标分子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结合,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已广泛应用在生物传感领域。氧化石墨烯具有独特的光学、表面特性,因此在生物分析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研究中成功发现氧化石墨烯能够猝灭荧光素的荧光,而加入DNA适配使得猝灭后的荧光强度得以部分恢复。基于此种现象,研究氧化石墨烯、DNA适配体、荧光素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实验的条件,建立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免标记荧光定量检测DNA适配体的手段,有着比较好的效果。本论文为更深层次研究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提供了快捷简单的DNA适配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一种简单的磁性适配体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信号增强检测腺苷.同另一条荧光标记的DNA (FAM-sDNA)部分互补的腺苷适配体首先被固定在金包磁纳米颗粒上,当加入腺苷时,由于腺苷与其适配体的亲和力大于双链互补力,FAM-sDNA从传感器上解离,磁性分离之后,再将增敏剂乙醇加入溶液中,当腺苷浓度在8.7×10-5~3.4×10-3 mol·L-1范围内,荧光信号与腺苷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7.0×10-6mol·L-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小分子检测和疾病诊断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工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Hg2+是一种毒性强且污染较为普遍的重金属离子,较低浓度Hg2+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基于核酸适配体错配结合Hg2+的原理,以特异性双链核酸染料SYBR GreenⅠ为荧光指示探针,构建了新型的无标记核酸适配体荧光生物传感器,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快速检测Hg2+的方法,实现了Hg2+高效检测。在优化条件下,传感器对Hg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 nmol/L~1μmol/L,相关系数(r2)为0.99,检出限为1 nmol/L。5种干扰离子(Ca2+、Fe2+、Cu2+、Ni2+、Ag+)的存在不影响Hg2+检测,表明该方法对Hg2+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在自来水样的Hg2+加标检测实验中,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食品和生态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极大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存环境因此,发展快速、便捷的抗生素检测方法对进一步控制抗生素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核酸外切酶III能特异性催化dsDNA的特性,构建了核酸外切酶III辅助信号放大的荧光适体传感器用于卡那霉素(Kana)检测当目标物不存在时,双链DNA被核酸外切酶III切成短的寡核苷片段,不能嵌入核酸染料从而表现出低的荧光当卡那霉素存在时,它与相应的核酸适体链结合,从而将双链转变成单链DNA游离的单链DNA不能被核酸外切酶III切割,嵌入核酸染料后表现出很高的荧光信号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卡那霉素浓度在0.01~50 n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最低检测限为8.12×10-3 ng/mL废水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6.05%~105.04%,表明该策略可用于实际环境中卡那霉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食品和生态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极大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存环境.因此,发展快速、便捷的抗生素检测方法对进一步控制抗生素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核酸外切酶Ⅲ能特异性催化dsDNA的特性,构建了核酸外切酶Ⅲ辅助信号放大的荧光适体传感器用于卡那霉素(Kana)检测.当目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血浆标本的核酸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核酸检测(NAT)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联合应用在血液筛查中的意义.研究从血浆样本中同时提取HBV、HIV和HCV核酸,采用荧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检测,同步进行ELISA检测HBV、HIV和HCV抗原或抗体.在5 184份血浆标本中检测出HBV“窗口期”标本12份,检出率为0.23%;检测出HCV“窗口期”标本3份,检出率为0.058%;未检测出HIV“窗口期”标本.从而得出结论,核酸检测可以有效检测出血浆中的HBV、HIV和HCV的“窗口期”标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限状态机模型,在服务组合层面上提出了Web服务之间3种相容性的判定方法.对于两个不相容的Web服务,通过分析它们的行为路径对的可适配性来判断Web服务之间的可适配性;对于两个可适配的Web服务,通过生成它们的行为路径对的子适配器模型并将其合并,从而得到Web服务之间的适配器模型并自动映射生成实际可运行的BPEL代码.通过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伪狂犬病的常用诊断方法:生物学实验、血清学诊断技术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生物学诊断方法包括动物实验和病毒分离鉴定等.在血清学诊断技术方面,其诊断方法主要有微量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荧光抗体技术和乳胶凝集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国内外相继建立核酸探针技术、聚合酶联反应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等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CdTe量子点(CdTe-QDs)标记胃泌素抗体(AbGAs)的产物(CdTe-QDs-AbGAs)不仅能保持CdTe-QDs的RTP优良特性。而且还可作为磷光传感器与胃泌素(GAS)发生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生成的免疫反应产物(GAS-AbGAs-CdTe-QDs片致体系的A/p剧烈增加,并且与GAS含量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CdTe-QDs-AbGAs磷光传感器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免疫法(SSRTPIA)测定GAS的新方法.这种高特异性的、准确的、选择性好的、灵敏的传感器用于生物样品中GAS含量的测定及人体疾病的诊断,结果与放射免疫法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晁开 《甘肃科学学报》2012,(1):159-F0003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高、精确、简便、快速等特点,是检测葡萄糖浓度最常用的工具,在临床检验、发酵控制及食品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广泛的应用领域大大促进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和多样化,使其成为生物传感器领域研究最多、商品化最早的生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高、精确、简便、快速等特点,是检测葡萄糖浓度最常用的工具,其在临床检验、发酵控制及食品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广泛的应用领域大大促进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和多样化,使其成为生物传感器领域研究最多、商品化最早的生物传感器。目前绝大多数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采用在电极表面修饰葡萄糖氧化酶的方法来制备,以期获得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传感器。但是,葡萄糖氧化酶易溶于水,性质不稳定,并且酶的活性中心深埋在蛋白质内部,  相似文献   

12.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临床医学、食品分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而无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以及反应速度快、不受自身条件限制等特点.因此,该文重点论述无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所使用的各种类型的电极材料,总结近些年各种新型结构材料在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研制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人类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HPV B19)是儿科常见的出疹性疾病——传染性红斑(又称第五病,Erythema infection,EI)的病因.除了这一轻型自限性感染外;B19病毒还可使慢性溶血病病人发生再障危象及急性多关节病.在免疫缺损病人中可造成持续性感染.由于细小病毒B19致病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目前国际上对该病毒的研究比较活跃.B19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传播,从而引起多种疾病.B19病毒的近期感染主要通过IgM抗体的检测,常用捕获法或放射免疫测定,IgG抗体对诊断急性感染无意义,其存在仅表明曾感染过,主要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实验室和临床检测中,最敏感检测病毒的方法是PCR法,通过对B19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突破窗口期的局限性,更利于B19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笔者根据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建立了人类细小病毒B19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经过对临床样本的检测,显示建立的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适合B19病毒的筛查和核酸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农药和抗生素残留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检测农药和抗生素残留的各类生物传感器存在的利弊和甘肃省进行此方面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丝蛋白膜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及临床分析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一种可用于临床测定甲胎蛋白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丝蛋白膜作为固定甲胎蛋白抗体的载体,Ag-AgCl电极作为换能器,直接电位法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扩增试剂解冻后不同保存方式是否影响核酸检测结果,将新型冠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解冻后采取室温保存、4℃冷藏保存、-20℃冷冻保存2 h、4 h、6 h、12 h、24 h、72 h后分别与高浓度阳性样本和弱阳性样本进行核酸扩增,记录各样本扩增结果及循环数(Ct值)。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本均检出阳性结果,扩增试剂3种保存方式下弱阳性样本N基因、ORF1ab基因Ct值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初步证实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扩增试剂解冻后72 h内采用室温、冷藏、冷冻3种保存方式不会影响高浓度阳性样本和弱阳性样本检出。在大规模人群筛检时,剩余核酸扩增试剂在稳妥保存不受污染情况下仍可用于后续实验。  相似文献   

17.
《甘肃科学学报》2006,18(3):F0002-F0002
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主要从事传感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敏感材料、微电子、智能仪器仪表、测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等。近年来,研究所确立了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气敏传感器的研究;以固定化技术为支撑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以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传感器及传感器应用技术为重点的研究方向,研究所下设4个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微悬臂梁传感器具有超高灵敏度的质量检测能力和独特的应力测量模式。因其体积小、易集成以及可用于无标记检测,成为多组分高通量分析及新型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阵列信号的读取方式和表面功能化方法,重点评述了微悬臂梁阵列传感器在气体成分识别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近期的发展情况,探讨了目前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李鹏  王日昕 《松辽学刊》2006,27(3):38-40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蛋白质和DNA分析中的应用及一些新的技术的进展情况,并介绍蛋白质-药物结合物的发现和分离,医学检验中对复杂样品的检测,在核酸分析中的荧光染色剂、筛分剂以及芯片毛细管电泳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质,包括抗体、疫苗、药用蛋白等的优势及研究进展,并对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蛋白类药物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