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太原地热开发是太原市近年的重点环保项目,担负着太原新城区集中供暖的任务。由于区块地层条件复杂,钻井中容易出现直井段偏斜、刘家沟组机械钻速低、双石地层垮塌失稳、石炭系煤层垮塌掉块、热储层漏失等问题,导致钻井周期长、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该区块的开发进程。为此,进行了区块优快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在2016年实钻4口地热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以直井段防斜、刘家沟组钻井提速、PDC钻头选型、双石地层和煤层井壁稳定、热储层随钻堵漏等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现场应用效果良好,钻井周期大幅度缩短,工程质量获得甲方好评。  相似文献   

2.
高鸿翔 《河南科技》2013,(12):78-79
针对化工生产中不停机带压堵漏技术的堵漏夹具设计及封堵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钻井工程中发生井漏事故时,为了能够快速有效的堵漏成功,需要制定简捷有效的堵漏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堵漏技术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在钻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柿庄某漏失井为例,介绍了破碎带出现钻井液漏失情况时所采取的堵漏步骤。  相似文献   

4.
玉门酒东区块阳离子钻井液体系自开始使用以来,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结合酒东地层层序特征进行不断的优化,目前,结合通过大量室内实验、统计分析、现场应用,在酒东区块推广应用高钙(Ca2+在800-1600mg/L)阳离子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发现该体系具有固相、坂含容量大、钻井液流变性稳定、性能控制容易、泥饼质量好,现场对于提高高密度测井成功率、降低复杂事故损失率、降低高密度条件下钻井液粘切值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孤东9-支平1井是一口4分支井,主要钻遇明化镇组和馆陶组上部地层,要求钻井液有良好稳定井壁、携岩洗井和润滑防卡能力,为此开发使用以ZH-02聚合物为主剂的钻井液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井壁稳定、携岩洗井、防钻头泥包、防糊井眼和润滑防卡等技术难题,施工安全顺利。  相似文献   

6.
传统防灭火粘土浆注浆对受矿压影响,底板、煤壁破坏严重区域防灭火效果差,加入MAB封堵剂后,粘土浆"软固体状",具有致密性、成膜性,和极强的挂壁性,对煤壁及其裂隙具有粘附、填充的作用,实现堵漏和防灭火的双重效果,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同时还可推广应用到裂隙堵水工程。  相似文献   

7.
张兵 《河南科技》2024,(3):73-77
【目的】微泡沫钻井液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在复杂的地层环境中,钻井液的稳定性会下降,导致微泡沫钻井液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为了稳定微泡沫钻井液,通常使用稳泡剂来增强泡沫的稳定性。随着对纳米颗粒研究的深入,发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具有稳定泡沫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试验来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进行研究。【方法】首先,以泡沫半衰期和发泡量为指标来验证纳米二氧化硅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将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微泡沫钻井液中,用来研究纳米二氧化硅对微泡沫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结果】由试验结果可知,纳米二氧化硅能极大增强微泡沫的稳定性,与未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比,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后的半衰期增加60 min。在微泡沫钻井液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后,钻井液的稳定性增加、流变性良好、黏度增加、失水降低。【结论】纳米二氧化硅在增强泡沫稳定性上具有显著作用,将其应用到微泡沫钻井液中,能有效提高钻井液的稳定性,降低钻井液的失水量,从而发挥出钻井液的良好性能。未来可以使用纳米二氧化硅来代替钻井液材料,能有效降低钻井液成本。  相似文献   

8.
单16-斜58井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井漏,引起上部地层发生垮塌,造成严重的井漏卡钻事故。本文通过对该井井漏卡钻事故的发生和处理经过的叙述,分析了发生事故的原因,并总结出事故的教训、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以及对事故处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理论单目标优化的不足,笔者提出双目标同时优化的方法,建立以平均钻速为基础的优化模型,并运用惩罚函数进行双目标同时优化。对川西高研磨性地层钻进进行优化,双目标优化钻速明显高于单目标优化,且成本相对偏低。结果表明,平均钻速适应性较好,双目标同时优化理论能够满足不同条件下的钻进需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草古101区块地层特点及钻井技术难点,提出适合该地区古潜山浅地层稠油开发特点的优快钻井技术,包括井身结构优化技术、钻具组合优化技术、采取MWD监测技术、研制防塌防漏钻井液等技术手段,解决了利用水平井开发超浅地层潜山带稠油油藏的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使钻井速度大幅提高,钻井成本得到降低,显著提高了该区块水平井钻井、完井质量和速度,为开发超浅古潜山油藏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勘查阶段钻孔瓦斯压力测试成功率,通过对目前勘查阶段钻孔瓦斯压力测试方法—DST钻杆测试各个环节的分析,从一些测试实验的失败案例中总结其原因,主要提出了四个需要改善的环节:钻井液的合理调试、井下开关阀门的防水处理、测压钻孔质量要合格、选择合适的测压钻孔位置,从而达到提高测试成功率的目的。测试结果表明,测试环节改善后,瓦斯压力的测试成功率提高了30%,降低了测试的工作量和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12.
侯炼  黄志强  吴健  游尧  孙伟 《河南科技》2013,(17):29-30
PX11-1HF井是江汉油田坪桥油区2012年第一口非常规水平井,由于地层松软、油层薄、靶前位移小、中靶精度高等因素,使小井眼水平段水平井开发难度高。本文在介绍该井地质概况、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设计的基础上,对该井施工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总结了定向井施工经验和认识,通过优化轨迹控制技术方案,采用无线随钻测量仪器实时监测,严格控制井眼轨迹,追踪油层,成功完成了长水平段小井眼水平井,为以后利用水平井技术进一步开发油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顶替效率是固井施工过程中最难控制的因素,提高注水泥的顶替效率能有效驱替钻井液,清除钻井液泥饼,从而提高水泥胶结质量和水泥环密封性能是防止油气水窜的前提.随着开采工艺的发展,对固井顶替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响顶替效率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的区块,不同的地层,不同的固井方式,都会对注水泥的顶替效率形成较大的影响.本文,笔者利用灰关联分析和灰色预测的方法,对影响顶替效率的因子实行灰关联分析,并对要预测井的顶替效率进行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14.
新近黄土中桩底压密灌浆灌注桩承载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压密灌浆方法应用于Q4黄土地层灌注桩桩底灌浆的现场试验研究,和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探讨了桩底压密灌浆方法在黄土地层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对桩的承载性质的影响,为Q4黄土地层中灌注桩在桩底压密灌浆条件下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江汉油田引进英国Geolink无线随钻测量仪并进行地质导向研究工作,目前已在广华区块6口井中使用,效果良好,其中尤以广2平7井效果最好。广2平7井是江汉油田针对广华区块潜43砂组进行精细调整的一口水平井,根据地质资料及邻井测井资料对比,广2平7井设计井位处于潜江凹  相似文献   

16.
钻井液润滑性对钻井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超深井、大斜度井、水平井和丛式井中,其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从分析影响钻井液润滑性的因素入手,研究钻井液润滑性自动测控系统,实时了解钻井液润滑性能,并及时补给润滑剂,控制在钻井过程中润滑剂添加量。  相似文献   

17.
研究开发一种新型双液复合型聚合物油井堵水剂,它兼有聚氨酯胶和环氧树脂胶的优点。考察该堵水剂的性能,并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堵水剂的甲、乙组分混合后,反应速度快(数秒即反应并初凝),转向性能好,承压强度高(反向承压>10MPa),封堵浅(封堵半径0.2m),封堵效率高(每米厚度平均堵水剂用量30kg),易解堵。适用于单层堵水、封窜、压裂层段堵水、薄隔层封堵、5m以上厚油层封堵等。已经完成了5口井现场试验,封堵有效率达100%,施工成功率100%,共增油14340t,降水62730m^3。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测试用阶梯波电压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特别适用于气体传感器的测量和对放大电路的调试。在测试工作中,不仅可以得到器件或电路随不同工作电压的变化特性,而且可以观察它们随工作电压跳变的瞬时规律。  相似文献   

19.
文华  陈毅  侯炼 《河南科技》2015,(1):124-126
传统的高密度钻井液采用膨润土来配制,高温下膨润土含量过高会过度分散,导致钻井液黏度和切力增大,膨润土含量过低会导致膨润土聚集,破坏钻井液稳定性,导致加重剂沉降,引发钻井事故。本文通过室内研究,建立了一套抗高温无黏土相甲酸盐钻开液体系,该体系具有黏度切力适中、高温稳定、抗污染能力强,有良好的抑制性等特点,酸化完井后渗透率恢复值可达94%,储层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充流体裸眼井模型中的声场传播是声波测井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对流体一流体模型裸眼井声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了声场频散方程的根;通过对软地层和超软地层中各区域内计算结果的对比,发现根的实部随频率增大而增大,虚部随频率增大而减小;并且根的实部不会大于井内流体波数和井外纵波波数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